基金业人物:范勇宏/宁愿慢慢扩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30日 11:28 经济观察报 | ||
范勇宏:宁愿慢慢扩张 整理基金一年中数场,海啸般的扩容,你可能会听到它奇怪的回音。 -本报记者孙健芳北京报道 “我们拿的是投资者的血汗钱,在对待投资上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华夏基金公司总裁范勇宏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属下重复这句话。 华夏以外的人听到这句话会说:“连范总这样的人也开始学做秀,这年头真是的!”但华夏内部的人听了却会觉得意味深长,因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范勇宏及他领导下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在2002年的基本表情。 正是在这种基本表情的指引下,华夏基金在基金业超常规发展和市场低迷的尴尬中,成功地穿越了自基金降世以来最危险的一年,跃升成为国内基金业的翘楚。可圈可点 “如果说基金公司也能够给予身份评价的话,那么华夏就是基金公司中的贵族。”基金业人士这么评价华夏基金公司。可以佐证的数据是,华夏公司旗下拥有7只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居国内之最,共计170亿元。更主要的是,华夏基金公司目前的大股东中有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两者总共持股达到50%,而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的大股东都是北京市政府。 1988年才参加工作的范勇宏不仅是这个“贵族”公司的核心人物,而且还是某种意义上的“红人”:他先后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和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工作过,并历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干部、华夏证券交易部总经理、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总经理、华夏证券公司总裁助理。先后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 这个某种意义上的“红人”确实有一系列可圈可点之处。1998年成立并发行基金兴华,2002年10月旗下的第7只基金华夏债券正式成立,2002年底成功地当选为社保理事会的理财人。范勇宏用四年的时间,将华夏基金构建成一个品种相对丰富、投资方向明确的涵盖中国证券市场众多品种的机构投资者。 华夏基金的员工这样评价他们的“头人”:“范的确有十分强的人格魄力,有一种大将风度。”更有对范强烈推崇的人还拿范的“当年勇”来诠释:范在担任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总经理期间,将该营业部搞成了全国知名品牌;到华夏基金公司后,范开始担任华夏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在管理华夏基金期间,使华夏基金公司旗下几只基金都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金,无论基金兴华的业绩,还是华夏基金公司总业绩都很说得过去。 逆境英雄 关于范的好话明显有些说过了,但大家还在继续说,圈内解惑:这些都有特殊的语言背景。 2002年是国内基金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年,54只基金已经有52只出现净值低于面值的状况,年终分红几乎已不用想了,首要任务不是盈利而是减亏。华夏也未能幸免,公司所统领的5只封闭式基金中,除了基金兴华净值还在1元以上,其他4只封闭式基金的净值都在1元以下。 虽然华夏基金公司管理了170亿的基金规模,按照固定费率1.5%的管理费(华夏债券是0.6%的管理费),每年不论盈亏,该公司都可获得1.5亿的管理费收入。但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对基金管理公司这种“坐地收钱”、“旱涝保收”的情况提出质疑,同时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费率问题不断地被讨论。 范勇宏面对的挑战史无前例。 逆境更显英雄本色,范勇宏将华夏基金的“赌注”下在了创新上。2002年10月,在南方宝元债券基金发行取得49亿元的佳绩后,范勇宏推出的华夏开放式债券基金在一个月后就以51亿元的最好发行成绩改写了前者创下的今年最高的发行记录。 “南方宝元是一只混合型基金,而我们是纯粹的债券基金,我们预测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在下半年会有很大的发展。”范身边的人不愿透露更多细节,话语轻描淡写地滑过这场惊心动魄的豪赌。 发人深省的是,据说范勇宏在“得胜回朝”后却忧心忡忡。“这并不是范总理想的状态,范总宁愿依靠基金的业绩慢慢扩张。”范的手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