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巨头:汤美娟的考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30日 11:24 经济观察报 | ||
汤美娟的考验 未来的竞争除了产品差异,还要拼成本,拼预算管理。 本报记者张宏北京报道 初见汤美娟,正值周五,平安保险公司的休闲着装日。她衣着朴素,语言简洁明快。一见面,她就直呼记者的名字。果然是个谈判高手,充满了活力与率直,却始终不失分寸,轻而易举地赢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 谈话气氛出奇的好,汤美娟总在放声地笑,不回避记者提出的任何尖锐问题,但却总是“狡猾”地用冠冕堂皇的语言敷衍而过。 “我最大的爱好是扮靓。”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汤美娟喜欢休闲、逛街、吃饭、看戏,尤其喜欢周星驰…… 初识平安 汤美娟的履历和她人一样看上去很美——从小在香港长大,80年代末毕业于香港大学商学院管理系,在安达信会计公司工作7年,最高职务任安达信中国区金融业务合伙人,统筹中国区金融企业的财务顾问工作,其后加盟平安任首席财务官(CFO)。 “大学时代已经是很久以前了,我现在都记不起来了。”她笑着说,“虽然大学里没有做过企业合并、谈判的事情,但系统的学习有助于训练你的头脑。我大学所学对现在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帮助。” 港大毕业后,加盟安达信使汤美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企业融资业务。她曾参与了中国最早一批A、B股企业的财务咨询,协助沈阳金杯等国内企业赴美国上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集团、君安证券等知名国内金融企业都曾是她的客户。也正是在此期间,汤美娟开始结识平安保险的高层人物。 “可以这样说,在安达信的这7年,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尤其是7年来深圳的改变,这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我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的前途十分看好”,这是汤美娟萌生加盟国内企业想法的最初动因。 而且,“几年来与平安保险高层的交往与合作,使我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具有国内企业家中少有的对新事物的渴望,对国际水准一以贯之的追求,同时也目睹了平安这几年的飞速成长。所以,对我来说,加盟平安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相信平安有更好的未来。” 2000年9月1日,在平安高层力邀下,汤美娟踏入了深圳八卦岭下中西风格合璧的平安保险总部,开始了另一段崭新的人生与事业旅程。 角色转变 加入平安后,汤美娟的视野开始收窄,落实到具体的公司营运。这时,她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由财务顾问转为身体力行的企业财务管理,从代表投资方转向代表引资方。 国内环境对于她并不陌生。担任安达信合伙人时,汤美娟就长期驻扎深圳,参与过许多国内企业的财务咨询。而且,平安数年来一直倾向于引进国际化的人才,企业内部早就形成了人才国际化的良好氛围。 上任之初,汤美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平安内部推行国际大企业通行的预算管理制度。 “以往财务部门的职能主要是管账,这很容易,买个电脑软件就可以了。未来的竞争除了产品差异,就是成本领先,就是拼成本,拼预算管理。”汤美娟说。 “这项工作推起来很快,各个部门,总、分公司全力配合。平安上下都很有决心去做这项改革,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也使我对自己的前途更有信心。” 获得了内部的广泛支持,汤美娟如鱼得水,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长项。“平安已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希望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预算管理提高到国际水准,逐步向美国国际集团(AIG,友邦保险的母公司)看齐。” 声名鹊起 而真正让汤美娟在业界声名鹊起是在2002年。10月8日,她写下了自己迄今职业生涯中最亮丽的一笔——推动汇丰控股以6亿美元的价格购买平安保险10%的股权。 “谈判之前我们对大原则就已经有了共识。汇丰将成为一个战略投资者,持有一定的股权份额。汇丰觉得入股平安是一项好的投资,我们也觉得汇丰是一个好的股东。” 基本原则已经认可,加上她本身就曾有过代表投资方谈判的经历,知己知彼,谈判自然也就十分顺利。“安达信的工作经历对这次谈判帮助很大。因为我事前已经预估到他们会怎么想、怎么问,需要看什么文件,提前做好了准备。” 这使双方的谈判在“同一个基础上”展开,进展得非常顺利。“我们之间的谈判没有所谓的Expectation Gap(期望差距),都是列在提纲上的东西。对方也是很专业的,我很享受整个谈判过程。”她说。 尽管收购完成后在媒体面前频频露面,汤美娟仍不改自己低调的本色,一再谦称“汇丰入股的工作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是很多同事协助我完成的,只是传媒见我多一些而已。汇丰不会因为汤美娟而入股,他们是因为平安入股的,看到平安以往的业绩、以往的发展、我们现有队伍、现有管理层等等一切东西”。 即使是事后的庆祝也显得有些过于简单,“只是请了几位同事到家里吃了顿饭”。 上市考验 整个采访过程中,汤美娟总是不停地抽空喝水,笑声过后很快就表情严肃,隐隐显露出“心有杂念”。毕竟,汇丰入股仅是平安融资计划的第一步,更艰巨的可能是未来的上市,她仍重任在肩。 “上市是个比较有弹性的融资渠道,除了第一次融资,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融资。作为一家国内企业,未来5-10年后,平安肯定会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上市。”汤美娟说。 毫无疑问,汇丰在平安上市前夕高价入股,有助于增强客户和投资者对平安的信心,为平安谋求海内外上市奠定坚实基础。而若上市成功,平安无异于如虎添翼,不仅增强了资本实力,还有利于提升平安的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知名度。 但上市绝非易事。国内上市,近期内呼声最高的当属新华人寿与太平洋人寿,平安抢先的可能性很小;而国外上市,则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盈利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现在问我先在哪儿上市,真的没有最后决定,也没有‘死’的时间表。至于融资额,100亿元也不算多。”汤美娟笑着说。 (本报记者张宏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