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巨头:单伟建/敲开中国银行业大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30日 11:14 经济观察报 | ||
如果是一家世界上最好的银行,或者被市场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银行,我们不会考虑收购。 本报记者李刚北京报道 “创造了历史”。2002年9月,当新桥投资的董事总经理单伟建率领包括他在内的8个 单伟建的管委会被赋予了对深发展“全面监督、控制风险、发展业务,并负责银行经营层的管理和管理机制的改善在内的各项管理职权”。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接管一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投资及管理团队。 2002年,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吐故纳新的一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埋头于自身的瘦身变革;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吸纳外资已呈蔓延之势;甚至银行业不再“防范”业已成长壮大的民营力量也在成为事实。而单伟建同样是无法小视的。因为他拿到的15%股权已经足以让他所在新桥投资控股具有全国影响甚至折射出中国银行业改革进程的深圳发展银行。 新桥投资入主深发展开创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一个时代,而单伟建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人物。 广泛人脉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单伟建身上,人们发现对这位受过中美高等教育的中年华人男子,掀起中国2002年最大一宗银行业购并案的他的了解是如此的贫乏。 而对他所在的新桥投资,在取得深发展大股东地位之前,国内也是知之甚少,尽管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新桥投资在亚洲已经频频开始其收购的举措。 已有的资料这样描述单伟建:早年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0年代初留学美国,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企业管理博士学位,随后在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任教,6年以后进入金融界,曾任JP摩根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JP摩根董事总经理,1998年进入新桥投资,任董事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单伟建是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元老,是在海外很有影响的经济学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Review》(《中国经济评论》)的创办者之一和首任执行主编,在留美学者中有很强的人脉,与很多“海归派”都是老朋友,再加上驻北京的经验,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也很了解。 1998年底到1999年底,单伟建领导的新桥投资因成功收购韩国第一银行,并使其起死回生而扬名。同时,中银香港也把单伟建聘请为独立董事。 除了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经典案例外,单伟建之所以能够操刀入主深发展,新桥投资显然还看重他有多年的驻京工作经验,在国内学者、官员间人脉广泛。 深发展幕后玩家 可横在所有人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新桥与深发展为何能彼此钟情? “出让深发展”从2002年年初以来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深发展接触了几十家外资金融机构,可以说世界顶尖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都和深发展有过接触。这其中包括了汇丰、花旗、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等世界顶尖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最终名声并不显赫的新桥脱颖而出。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周林称,由于这是国内银行向外资转让控制权的第一例,因此要求外方有收购、管理银行的经验,要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显然,新桥投资的母公司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在1994年成功收购美国储蓄银行、新桥投资1999年成功收购韩国第一银行并使其起死回生的经验正是深发展所看重的。目前新桥管理的资本金约16亿美元,具有收购的实力。 不选择银行机构的理由,周林主要列举了两条:其一,外资银行若入股中国的银行,目标往往是要把国内的银行变成自己的分行,但对深发展来说,这是不现实的;其二,外资银行存在在亚洲区转移坏账的可能性。据透露,在其它国家外资机构有过这样的先例——相互之间转移坏账。这样就把众多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排除在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新桥入围。 有一个不便明说的原因,那就是在新桥收购深发展中,单伟建的个人因素是无法小视的。除其有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经验,更主要的是单伟建有多年的驻京工作经验,在国内学者、官员间有广泛的人脉和强大的游说能力。 但对于新桥和单伟建来说,为何看中中国银行业,而且独独钟情深发展? 单伟建称,对中国银行业,“新桥观之有年矣”。在和本报记者的通话中,单伟建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新桥投资愿意参与国内银行的改造。而单伟建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又明确表示,新桥对投资金融机构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这既与它的股东背景、团队特长相关,又得益于新桥在这一领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单伟建说过,“如果是一家世界上最好的银行,或者被市场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银行,我们不会考虑收购”。言外之意,深发展目前属于并不太好的银行,而新桥能够从中发现价值。 在国内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深发展历史最悠久,但是到目前它的资本金最小,发展速度慢于其它几家银行。在1999年,深发展304亿总贷款中,逾期和呆滞贷款之和就有102亿元,如今深发展的不良资产还有94.5亿元。时至今日,深发展的诸多财务指标与同业相比尚有差距。 对于新桥来说,通过一定途径取得控制并改组被投资企业至关重要。而深发展的股权结构:第一大控股股东只拥有全部股权的8.96%,而全部国有法人股也只占到17.6%,流通股比例高达72%,这无疑增添了并购的想象空间。 诸多悬念 新桥与深发展具体的谈判细节无从得知。无疑,现在的结果是讨价还价的产物。2002年9月27日,深发展公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公司作为国外战略投资者进入该行。国庆后,新桥方面派出的过渡期管委会开始进驻深发展。 据了解,过渡期管委会进驻深发展是深发展方面强烈要求的结果。所签的过渡期管委会的授权协议期限是90天。过渡期结束后,将完全按国际惯例。新桥将从国际市场上聘请管理团队,现在已经开始物色人选了。今后深发展的管理架构、业务架构等等,都将按国际惯例来定,当然这里面也要结合中国国情。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属于创新的东西,该报批的报批。 单伟建介绍,作为一家专事收购的投资公司,新桥与风险基金有着明显的不同。就投资对象的选择而言,主要是一些成熟的公司,它们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亏损甚至破产,而新桥往往是在入主后向其注入知识、资本及经验,使之扭亏为盈,重新走上正轨。收购之后,新桥投资的做法包括:首先,在被收购企业建立一个健康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并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 他认为,国有企业不乏好的管理者,宝钢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但要保证一个管理团队长期优秀,就要看机制的好坏,能否有淘汰不合格管理者的能力。新桥一般会考察原有的团队,可能保留部分人员甚至整个团队,也可能重新聘请职业经理人,目的只有一个,选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团队。在韩国第一银行的收购案中,新桥重新组织的管理团队就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重整组织架构后,新桥和它所选择的团队还会调整企业战略,就银行而言,还将重点改善其资产状况和风险管理。 新桥到底会对深发展动什么手术?单伟建至今不愿公开表态。 但业内人士分析,新桥的想法是,争取3-5年,使深发展跃居中国银行业首位。当然,这不是规模意义上的第一名,而是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资产结构、法人治理等方面的第一。新桥对深发展的市场营销、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都有很多想法。他们比较看重零售市场,服务类的零售业务是今后深发展的发展重点之一,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的那一类。在国外,银行都希望少一点风险业务,多一些服务业务。 过渡期管委会授权协议期限的90天很快就要结束了,关注深发展、关注新桥的人士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新桥投资尽快拿出深发展下一步的方案,为深发展的发展进一步注入活力,重现韩国第一银行的奇迹。 (本报记者李利明、王延春、石朝格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