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1世纪 > 正文
他国镜像之三:从“阿根廷奇迹”到拉美“永远的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9日 2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萧杨

  北京报道

  拉美金融动荡一年

  《21世纪》:阿根廷在1990年代曾因其经济快速增长,被称为“阿根廷奇迹”,为什么转眼就发生了金融危机?

  江时学:在经济层面上,僵硬的汇率制度、庞大的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三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阿根廷危机的根源。除经济危机以外,阿根廷还陷入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危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经济危机使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雪上加霜”,而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则使经济危机变得更为严重。

  大量外资的流入、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经济改革释放的能量,使阿根廷经济在进入1990年代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1991-1998年的8年时间内,只有1995年为负增长,因此这一阶段的平均增长率仍然达5. 8%,高于拉美的平均水平(3. 5%)。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一度使阿根廷成了国际社会褒扬的对象。但是,从1999年起,阿根廷经济却陷入了困境,财政收入每年减少20%,失业率高达18%,尽管通货膨胀率保持在1%-2%的低水平。

  1990年代末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由于美国奉行强势美元政策,而阿根廷的货币局汇率制度却又十分僵硬,因此,比索的币值被大大高估,从而打击了阿根廷的国际竞争力。其二,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债务负担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活力。其三,1999年初爆发的巴西金融动荡使阿根廷经济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阿根廷与巴西是邻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后,阿根廷对巴西的出口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其四,国际市场上一些初级产品价格的疲软使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收入得不到大幅度的增长。一般情况下,在国民经济陷入衰退时,政府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在阿根廷,货币局汇率制度仿佛“砍掉了阿根廷的货币政策这一条胳膊”,政府无法有效地运用降低利率或放松银根等手段来调控经济。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样,货币局汇率制度犹如一件“紧身衣”,使阿根廷不能对东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产生的“冲击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谭雅玲:此次阿根廷金融动荡连续出现与逐渐加重的重要外因在于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布什政府的国际金融政策做了重大修正。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上不再出手救助陷入偿债危机的国家,让债权人和债务国自行解决,债权人必须“自愿”与债务国谈判,降低利率,延长偿还期,即重新安排债务债券置换。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贷款给阿根廷,阿根廷已经资金匮乏的经济底线再受重创,国际投资更加谨慎,阿根廷很难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脱身而出。

  另一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投机。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政策效益的弱化和市场价格的急剧波动加大了投机空间和金融风险预期。同时,全球经济不景气使各国协调很困难,这也使投机机会大为增加。而阿根廷无论从经济氛围、金融表现或技术空间都难以防范国际投机。

  拉美金融希望还在

  《21世纪》:面对全球阴影加大的环境,拉美金融动荡的前景如何?

  江时学:1982年,以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巨额外债为先导,拉美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债务危机。这一危机后来又蔓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2001年12月,阿根廷已经“倒账”。如今,巴西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国际社会担心,一旦巴西宣布无力偿付外债,整个拉美地区将重蹈20年前债务危机的覆辙,因为拉美国家的外债已接近8000亿美元。

  就目前形势而言,这一担忧是多余的。首先,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与1980年代初相比,大多数拉美国家的出口能力大大增强,还本付息的能力也随之强化。与1980年相比,外债相当于出口收入的比重以及还本付息相当于出口收入的比重都有明显的下降。其次,国际金融界在规避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也有所改善。第三,虽然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陷入危机的阿根廷“见死不救”,但是,如果拉美国家真的陷入地区性的经济危机,可以预料,美国经济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拉美是美国的一个重要市场。这个时候不可能见死不救。

  2003年的拉美经济形势将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能否彻底复苏。如果复苏,将带动拉美经济的增长。其二,阿根廷能否尽快摆脱危机。阿根廷危机的“探戈效应”已使巴西、乌拉圭、智利和巴拉圭等南美洲国家受害匪浅。如果阿根廷不能尽快走出危机的阴影,“探戈效应”的波及面将进一步扩大。

  新兴市场国家的阿根廷教程

  《21世纪》:从阿根廷等国家的案例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如何规避风险,保护金融安全?

  江时学:将阿根廷危机的根源归咎于全球化或经济改革有失公允。然而,阿根廷危机的一些教训和启示,却是很值得吸取。

  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汇率是这一联系的“纽带”,因此,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实施恰当的汇率政策,已成为经济开放条件下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重要课题。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由汇率变动诱发的。阿根廷危机的原因之一也与货币局汇率制度有关。因此,采用一种适合本国国情、有利于提高本国竞争力的汇率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毫无疑问,浮动汇率制不是十全十美,货币局汇率制也并非一无是处。问题的关键是,在实施某一种汇率制度的过程中,如何采取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便使这种汇率制度在有利的环境中运转。例如,香港和爱沙尼亚在实施货币局汇率制度时,很注意改善微观经济层面上的基本要素。而在阿根廷,不仅企业效益增长缓慢,劳动力市场也具有很强的刚性。

  此外,国际经验还表明,为了使货币局制度顺利地运转,国内经济应该有较多的活力,金融体系健全,财政纪律严格,而且它所盯住的货币必须是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在阿根廷,由于流通领域中的现金在减少,政府遂允许省一级政府印制并发行自己命名的代用券,用于政府开支或支付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这些“准货币”虽然一时解决了流动性不足的难题,但对货币局汇率制度的破坏作用也很大。无怪乎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阿根廷的货币局汇率制度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那种货币局制度,因为政府允许1/3的货币基础(流通领域中的比索加上银行中的比索存款)可以用政府债券来支撑,以便使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其次,必须注意利用外债的规模。举借外债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利用外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积极地举借外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决策者的一个明智选择。然而,外债的规模必须与本国的偿付能力相适应。遗憾的是,阿根廷在1990年代初实现经济复苏后举借了大量外债。更为不利的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外债不是投入生产部门,而是被公共部门用于非生产性目的。

  阿根廷公共债务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50%。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这一比重似乎并不高。但公共债务相当于出口的比重却高达5倍。此其一。其二,阿根廷的债务结构不合理。一是还本付息集中在2001-2004年,二是大多数债务采用固定利率,一般都在10%以上,从而使还本付息负担进一步加重。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的那样,除非一个国家的经济飞速增长,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否则不应该使债务负担达到如此重的地步。无怪乎有人认为,阿根廷的“兑换计划”是“死在债务和经济衰退手里的”。

  此外,阿根廷的教训还表明,在外资流入源源不断的时候,阿根廷早就应该努力提高国内储蓄率,并在经济改革之初,就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

  第三,提高财政部门的稳健度也是维系经济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都与金融部门中的各种问题有关,因此,人们在谈论经济安全时,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金融问题上。但阿根廷危机则表明,庞大的财政赤字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不容否认,在1990年代前期,除1991年以外,阿根廷的财政状况还比较好。1993年的财政平衡甚至出现了盈余,其他年份虽然是赤字,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小。然而,从1996年起,一方面,1990年代前期急风暴雨式的私有化结束后,私有化收入大幅度减少,而政府开支却得不到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前总统梅内姆为了谋求第三次连任,不惜大幅度增加财政开支,对地方政府财政开支的增加也听之任之。如《金融时报》所说,阿根廷的政治家具有随意开动印钞票机器来满足政治需要的传统。其结果是,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曾经担任阿根廷经济部长的洛佩斯说过,在1990年代,阿根廷的政府开支增长了150%,而经济仅增长了50%。

  中国不是“亚洲的阿根廷”

  《21世纪》:阿根廷危机爆发后,国际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会是爆发危机的下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他们认为,中国与阿根廷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阿根廷在危机前奉行的是货币局汇率制度,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一种“准货币局”制度,同样比较僵硬,难以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如,阿根廷的财政赤字长期得不到控制,中国的财政赤字也比较大。再如,阿根廷的外债负担十分沉重,中国的外债规模虽然被控制在“警戒线”以内,但外债增长速度很快,令人担忧。此外,中国如同阿根廷一样,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公、国内企业效益差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不太快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经济目前形势良好,金融改革的步骤来也在加快,从拉美金融动荡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江时学: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中国不会成为“亚洲的阿根廷”:其一,人民币虽然盯住美元,但它与货币局汇率制度下的阿根廷比索有着很大的不同。换言之,人民币是一种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货币。其二,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对金融动荡。其三,虽然我国的财政赤字较大,但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很大。其四,从国际公认的外债“警戒线”来看,我国的外债负担是可持续的。其五,与阿根廷不同的是,我国的经济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其六,我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其七,阿根廷的“锅碗瓢盆力量”(the power of pots and pans)很强大,民众对政府极度不信任。我国的民众能在国家面临困难时经受考验,作出牺牲。当然,虽然中国不可能爆发像阿根廷危机这样的动荡,但作为一个经济转轨国家,中国应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充分吸取阿根廷的教训,未雨绸缪,将危机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江时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谭雅玲任职于中国银行研究室)

  2002年12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31版

  新浪编者注:“激情燃烧的财经岁月-《21世纪经济报道》岁末专辑”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终特刊(1-60版)系列文章之一,该年终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361联系。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在本年度对新浪财经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 小字】【打印】【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有大奖!缤纷新年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流星花园II
[Twins] 百试不厌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弦] 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云网数字卡
  • 铁通Webphone大赠送
  • 联通冬季卡上网不限时
  •   冬夜情正浓
  • 香奈儿女士香水
  • 性感密码小夜衣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