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危与机之三:在赚钱效应示范之后QFII的高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9日 22:1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熊毅 上海报道 赚钱是关键 “QFII真正发挥作用尚需时日。”港交所中国发展及上市推广交易市场业务单位高级总监彭如川近日就QFII作如此评价。 现有的细则中对外资还存在一些限制性的规定,因为金融市场的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境外机构投资者也一定明白这一点。正如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要经过几年才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一样。 “目前关键是要有人先做起来,只要有人做,就会有人跟。其他的外资机构都要看看这些先入者是否能赚到钱,赚到钱后能不能装进口袋。因为规则中有许多需要解释的,一些国外投资银行也不一定能理解,终释权在证监会,等完全明白后就会有人先进去,做得不错大家才会进来。”彭如川分析指出。 “吸引QFII们入场的最终吸引力在于良好收益预期。”秦曦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秦曦认为,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同时又是一个转轨市场。他认为,在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机会时,首先要看证券市场的发展根基——经济发展的趋势。据预测,中国今后二十年仍能保持较强的增长速度。秦曦还指出,市盈率高低并不是决定市场投资价值的绝对标准,良好的赢利预期才是外资选择是否战略进入的关键因素。 该研究所预测,QFII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方式将会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基本面分析选择行业和公司以控制政策或市场风险;二是通过定量化投资或组合等形式参与中国国内市场投资;三是进行长期投资,获取上市公司成长增值的收益,并回避政策变动的短期风险;四是通过外资并购、重组产业模式,或者通过参与国有股、法人股及流通股股权的运作,进行多市场的套利交易,或谋求长期的战略投资收益。 换句话讲,QFII催生中国资本市场新盈利模式。 催生新盈利模式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许立军提出,QFII制度是在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方位开放时代的大背景下出台的,该制度的实施并不是简单地引入一些增量资金,更重要的是会促使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而投资理念的转变直接导致了股价的结构性调整,并由此催生新盈利模式。 他认为,过去的投资理念是以挖掘投机价值为主,其特征表现为挖掘所谓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及壳资源的重组价值,但由于业绩无法同步跟上,使操作理念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动摇。同时,由于盛行资金推动方式也致使市场的流动性趋弱,特别是在股市处于低迷时期。在新的开放时代,这种挖掘投机价值为主的理念并不一定完全消失,但QFII基于开放时代的投资理念必然也会逐渐兴起。QFII作为有着相对成熟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会更多地关注和控制风险,因而会特别关注大盘蓝筹股,以实现长期投资和控制流动性风险。毫无疑问,QFII注重基本面的投资方法将在市场上带来较强的示范作用,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理念向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投资方面逐步转移。 由于全新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市场投资理念的变化,直接导致了“6.24”以来国内A股上市公司股价结构的调整。就目前而言,股价结构性调整的脉络正逐渐清晰,其趋势是A股市场的股价以蓝筹股为价格中枢,以开放市场中的股价结构为参考,重新自发进行定位。 自“6.24”以来,绩劣股(亏损股)的累计跌幅远远大于蓝筹股的跌幅,绩优股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通过比较既有A股又有H股的25家上市公司股价可以发现,内地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股价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在香港市场,华能国际等蓝筹股的价格远高于小盘股如南京熊猫、绩差股如吉林化工的价格,而在A股市场它们的价格差异却相反。申万报告认为,由于香港市场的股价结构与全球其它开放社会中的股价结构比较一致,即崇尚绩优、股本大小对业绩影响小,所以在内地A股市场逐步开放以及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时代,预计蓝筹股的价格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小盘股和绩劣股价将可能回落,股价与业绩的相关度增加。当然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种持续的股价结构性调整也揭示了未来可能的盈利模式。在结构性调整中可以发现,过去封闭市场中集中资金重仓操纵中小盘股票价格来牟利的盈利模式正在淡出,大批庄股纷纷破位跳水,显然不能用基本面出问题来解释,更可能是运作这些股票的资金在不约而同地出局。这意味着原有的盈利方式已经步入穷途末路。而与此同时,以中国联通、上海汽车、中国石化为首的蓝筹股却非常抗跌,也昭示有大量资金介入到具有较好流动性、收益稳定的蓝筹股之中。 全方位开放政策推动了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而QFII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使得这一转变进一步提速。遵循股价结构性调整的脉络,可以预见,机构投资者将趋向合理分散、长期投资、注重流动性的组合投资方式,这一新盈利模式将逐步兴起。 2002年12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29版 新浪编者注:“激情燃烧的财经岁月-《21世纪经济报道》岁末专辑”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终特刊(1-60版)系列文章之一,该年终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361联系。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在本年度对新浪财经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