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进与退之三:一场关于民间银行的江湖与庙堂之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9日 2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从年初的“国有股减持”的空前论战到岁尾愈演愈烈的“民间银行”交锋,2002年中国经济界好不热闹。这种百家争鸣、社会各阶层充分搏弈的热烈景象,在开明进步的十六大的大背景下,尤其彰显这个东方古国焕发出的青春朝气。 民间主将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徐滇庆和带官方色彩的王自力(货币银行学博士,人行广州分行副行长),迄今虽素未谋面,却交锋数回合,现在再把《21世纪经济报道》当作新擂 论战越深入,共识越来越多,而分歧也越集中,突显在民营银行的路径上。如王自力所言,民营银行当主要从现有银行股权转让私人而来,稳定危房和发展民营应两全其美。而徐滇庆则认为医治重病者谈何容易,建新房才现实有效。 表象似乎是中国工商改革“盘活存量”与“发展增量”争论的翻版,背后却是官方和民间金融博弈的序曲。官方希望拿金灿灿的“准入”换取民营企业对昔日金融坏账的买单,而民间则更愿意从一张白纸画起。 江湖与庙堂之争绝非坏事,孰是孰非市场决定。但不能让两种“极端”浪费改革时间:一是类似股市“国有股减持”被束之高阁的冷场,二是对民营银行的疯狂投机的悲剧。 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利益在于,尽快建立抗拒金融开放压力的支撑性结构。覆巢之下无完卵,为什么不多几个柱子一起撑起来?时不我待,为什么不能两条腿一起跑起来?(庭宾) 徐滇庆:“垄断是块冰马上就化没了” 本报记者 范君 北京报道 民营银行:没有别的选择 《21世纪》:徐教授,你为什么力推“民营银行”? 徐滇庆(以下简称徐):民营银行不是简单的所有制问题。它应该是一种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金融机构,有良好的监管机构和内部治理机构。全世界85%的银行都是民营银行,大多数在发达国家;15%是国有银行,主要在贫穷、落后国家。从这个比例,你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我们要办民营银行。 现在,国有银行的弊病太多,内部形成官僚体制很难改革。民营银行当然不能完全解决金融界的问题,但是它可以催生法规和市场监管机制。带动整个金融环境好转。 中国现在的经济形势很好,是块肥肉,外汇储备达到2600亿美元。国际金融投机商早就盯上了我们。恰恰我们的金融领域最烂最差改革最不见效。如果遭遇袭击,中国就会发生金融风暴,亡党亡国亦未可知。改革的最终动因是危机意识,路很难、很艰辛,还会出事。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21世纪》:那谁更适合成为民营银行的主体?是新办“纯”民营银行;还是希望民间资本参股并改造现有金融机构?官方似乎倾向后者。 徐:究竟谁来做民营银行的主体,要根据当地经济环境和经济形态来决定。我提倡适合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还要呼吁:一定要相信群众的创造力,中国改革成功的大政策都不是官员、学者关起门来在办公室里设计的。真正的创新源泉在于基层。政府只要做好监管工作保持稳定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放开手脚让人民自下而上摸索。 至于政府希望外资和民间资本买单的心理,我很体谅。戴相龙曾说过2001年中国有25.7%的呆坏账,5.7%自有资本。这已经远远超过了金融经营底线。如果外资和民间资本愿意买单当然好,但是平心静气地说,这纯属一厢情愿。现在,民间企业家还希望能重新设立银行。 《21世纪》:那你更倾向于民营企业家自建民营银行? 徐:有人说滇庆呀,你只想建新房,但是现在老板的旧房都着火了,不能不救火呀。别人认为我倡导新建反对改组。错了,我从来没这样说。只要朝着金融改革这个方向走,我建议能改组就改组,不能改组就新建。 要害问题在于是制度创新,我们需要一套好的法规。 人大常委会不能忽略 《21世纪》:那么应该由谁来制定监管民营银行的游戏规则? 徐:你所说“游戏规则”其实就是立法,通过法律来规定准入、监管、退出三个机制。这都需要到实践中探索。学者们只是做了纸面的研究,接下来还需要选择成熟地区进行沙盘操作。 真正的规则绝对不是学者说了算的。这是一个建设法规的系统工程。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中国人民银行监管司、研究局、货币政策委员会都要参加制定规则,要形成专门办公室负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大家都忽略了,那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我几次呼吁他们参与这件事,因为立法权在他们手里。目前我们的《商业银行法》太滞后了。 《21世纪》:你多次提到“制度创新”。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制度创新遇到了什么障碍? 徐:阻碍制度创新的是今天中国金融体系内部有的人头脑中还认为“垄断是好的”。他们没有任何动力改革。事实上最终还是逃不过激进改革或渐进改革。 推进民营银行是渐进改革。民营银行创立初期资本金很小,只有1-5亿。他们需要时间成长,慢慢挑战金融体制;而外资银行个个是巨无霸,放他们进来垄断一下就没有了,是激进改革。与其被人家打破垄断还不如自己打破。不要迷恋于现有的垄断。我们应该先练练兵,立好竞争的规矩。垄断是手里的一块冰,马上就要化没了。 《21世纪》:据说在台湾对民间资本开放金融业后,目前民营银行的经营状况都比较差,规模也偏小,这有何借鉴? 徐:台湾的教训就是,如果没有法规,出来的一定是混蛋。我现在正在写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台湾银行的教训》。台湾的民营银行在1990年代由中央银行总裁谢森中组织开放的。当时没有做好准入和退出法规。现在谢老80多岁,拍着我的手说如果能从头再来,台湾的金融不会这么差。没有法规的教训太深刻了。 《21世纪》:1980年代中期,内地曾开放农村信用社,结果造成金融混乱的惨痛局面,如何防范民营银行开放再次成为贪婪者的盛宴? 徐:1980年代完全是搞运动的方式搞信用社,缺乏专业金融人才和法规,开放本身没有做好准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做好法规,加强监管,就有防范的可能。最大的风险,就是因为畏惧风险裹足不前。 全世界各国在开放金融界过程中都伴随着各种弊病。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一旦放开,一定会有大批投机分子乘机进来捞一笔,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怎么防范都会发生问题。如何区别投机分子和金融家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需要很长时间摸索。肯定还会有部分政府官员因为金融开放而踉跄入狱,甚至杀头。因为这个领域的利润太高了。 《21世纪》:现在相当多想进军民营银行的企业家,抱着把民营银行当作自己发展实业的一种金融工具的想法。 徐:国际惯例有规定,企业家不能在自己参股的民营银行中为关联业务进行借贷。民营银行的最终作用是增强企业知名度,获取金融业务利润。很多企业家的确存在着偏差认识。除了制定法规、完善监管机制,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个工作我来做最合适。 王自力:“不能乱铺新一轮金融摊子” 本报记者 孙莹 广州报道 《21世纪》:你曾强调“民营银行应当缓行”不是你的完整观点? 王自力(以下简称王):我多次声明那篇文章不是我的原文,我的观点是根据现阶段的条件,民营银行“准入”应当缓行。不是反对,而是缓行。可能二十年以后我国私有经济占了相当大比重,也许会有为数不少的私有银行存在,但现在还不能搞。 徐滇庆和我一再商榷,他说最后跟我的差异是:应不应该搞研究。我们从来都不反对搞研究。我反对把“研究”和“试点”混淆起来,误导人们对试点的理解。前两年媒体报道全国有10多家民营银行试点,其中广州有一家,作为主管机关都不知道,难道搞试点不需主管当局批准吗?这是不是在炒作?徐在辩论的时候总在变换概念。他就是想达到一个目的——新办民营银行。 《21世纪》:那你只是反对民营银行“目前”的新“准入”? 王:是的。也许以后我们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改造成了民营银行呢?难道只有新搞的才算民营银行吗?国有银行万一以后上市,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公众私人持有大部分股份,难道它就不是民营的吗?只要达到条件,新开办商业银行也是可以的.人民银行在9月份已经有个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的研究报告.我认为金融管理当局要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有重点有次序推进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现有的银行风险大,重点决不是搞新银行,是要消除金融隐患。 《21世纪》:盘活和改造现有银行是你认为的金融改革主战线?改造危楼比建新楼更迫切? 王:因为金融体系是高负债经营,高负债决定了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其风险发生具有快速传染和扩散性,如果你是现有银行有有“危房”就要赶快扶正它,不能让它倒了就完了,因为它倒了可能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一场浩劫。 我的观点首先是扶正它,然后巩固它,进行制度创新。难道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是制度创新吗?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完成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制度创新吗?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不是制度创新吗?难道只有搞新的民营银行才是制度创新吗? 不能乱铺新一轮银行摊子 《21世纪》:搞新的民营银行,你觉得风险何在? 王:要把目前最急切的问题解决后,不能乱铺新的一轮金融摊子,这个教训我们已经非常深刻了,1980-1990年代大上信用社,到现在遗留问题都没有解决。 我要问为什么一个民营企业家会有那么大的冲动要去办银行?动机是什么?一是可能感觉金融业有垄断利润;二是可能是方便为自己融资;三当然也有职业的银行家,但真正的银行家是没有这个资本金来办银行的。 《21世纪》:假如产权明晰的新民营银行出现,它会有竞争力吗? 王:现在金融的供给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竞争很激烈,如果放开,不得了。徐滇庆说美国有9000多家银行,可我们光农村信用社就有4万多家。新开银行怎么竞争?要想把存款拉到自己的新办银行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如果工商银行给客户送一把雨伞,你得送一个手机做纪念品。徐不明白,如果现在在中国搞新银行,恐怕得采取“非常手段”,才有所谓的竞争力。但这些“非常手段”就是“违规”手段,你只有给有关人员明显的好处,才能把别的银行的存款搬过来。 《21世纪》:徐认为可以通过监管来控制风险,比如10亿本金,坏账到8亿,关门清算。 王:银行退出果真这样痛快淋漓,那当今世界各国行业管理费花费极高的金融监管,岂不失却存在的意义?实际上,银行的经营监管,要看的东西很多,不只是资本充足率。同样,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考虑的因素也很综合,还不至于抽象或“创新”到“只看资本充足率,别的不看”的程度。 《21世纪》:有些学者希望办几家民营银行成功示范,就可以大量吸引金融家。 王:现在这么多搞银行的同事,难道就没有银行家?一个银行家是不断在市场上摸爬滚打锻炼出来的,因为他们是国有银行的行长,就不是银行家了? 现在国内从事银行业的行长们,1990年代以来大多数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经过一代代的大浪淘沙,大家对道德风险意识都有很大提高。国外回来的同志也许不错,但没有国内市场的实践经验.恐怕还得走一段弯路。 《21世纪》:民营银行的准入标准由谁制定?学者们有建议权吗? 王:肯定是监管部门来定,当然学者们都有建议权。 草根金融的谨慎实验:“中国第一民营银行雏形”探秘 本报记者 李小宁 实习记者刘明娟 台州报道 2002年对台州″草根金融″一族来说是在高开低走的震荡中度过的。 台州银座城市信用社,这个与泰隆城市信用社被誉为“双龙”的“民营银行”,今年3月合并其他七家城信社成立了台州市商业银行;随后金融高层频频光临浙江,但是临近年底,董事长挪用存款的“林芊案”在台州市黄岩区法院开庭。 “林芊案”给台州金融圈高涨的民间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这一切都让被誉为“中国第一民营银行雏形”的泰隆城市信用社的董事长王钧谨小慎微。 被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徐滇庆认为是“给民营银行信心”的泰隆将会怎样?记者到台州进行了实地调查。 十年生聚:“捡干净垃圾” 在泰隆城市信用社21层的大厦里,董事长秘书尤定海向记者介绍情况:“截至2002年6月底存款余额达到18.1亿,贷款余额11.1亿,不良资产率只有2.33%。”而资料显示,1993年6月泰隆刚刚成立时在当地糖烟酒公司租赁了两间小屋,注册资金只有100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关于泰隆的发展和定位,董事长王均说,“我们是靠捡干净垃圾发展起来的。” 据统计:台州有10万家民营企业,自然人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占台州企业数的95%以上。泰隆的所在地路桥即义乌、绍兴后的全国第三大日用品市场,此外,路桥还有60多个如钢材之类的专业市场。 “如果没有台州这方得天独厚的水土,泰隆只能是‘无水之鱼,无土之木’,难以有如此令人侧目的发展。”台州市经营管理研究会的副秘书长陈力如是说。他进一步分析了泰隆等台州准民间银行的定位。中小企业借贷难是各方关心、却久拖未决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特点:“短、频、小”,即周期短、频率高、数额小。对于国有大银行来说,做这样的小额贷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力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和1笔1万元的贷款,假设回报率都是10%,那么前者的利润是100万元,后者只有1000元,相差1000倍,但对银行来说,两笔业务的经营管理却没有多大差异。国有大银行只好把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当作“垃圾”扫地出门。而泰隆的定位就是这些别人不要的“垃圾”。 但是“捡垃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董事长秘书尤定海说,为了给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泰隆一年365天全年无休,而且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半。 不过泰隆捡垃圾也形成了自己的口碑。记者拿到台州市人民银行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泰隆已拥有占路桥人口四分之一的客户群,其中90%以上的贷款是投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中小企业,1万至50万元的小额贷款占85%,而且一年期以下短期贷款占87.3%。 记者在泰隆大厦的大厅里遇到一个正在结算的做卖糖生意的张姓小老板。他说:“零票太多,以前国有银行跑了一个又一个,都说钞票面额太小,不要!但泰隆就很客气,而且还不用等。” 台州市经营管理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金志刚为记者讲了他所了解的一件事:“南洋化工的顾老板,因为有急事晚上6点想开汇票,别的银行都已经下班了,但是一个电话打给泰隆,6点10分就办好了。” 为了更好地捡垃圾,王均和泰隆在十年磨剑的同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建设。在泰隆的职工食堂里,张贴了一张正负激励榜,每月按照业绩、资产质量和出错率列出正、负激励人员。 用人制度一直是泰隆被媒体夸赞的地方,而数字也显示了这一点:每年人员淘汰率达10%。1998年度,泰隆共组织了三次招工,招收了60名职工,淘汰了24人。目前,泰隆从业务第一线职工中选拔上来的中层干部所占比重达60%。 2000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检查组到台州巡检,对泰隆的市场准入及成立以来的变化,各项业务开展的合法合规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进行现场全面检查。结果在产权结构、信贷管理、内部治理、内控制度建设、财务收支管理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检查组全部打了优。 回首十年磨剑,37岁的王钧说,“台州市路桥历来是商贸重镇,个体、私营、股份合作企业相当发达,而当时的金融政策,却对中、小、个体私营企业及个体私营工商户缺乏必要的支持,我们就瞄准这一空当。” 风险控制 2000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检查组对泰隆内部稽核制度的评价是一行字:“严格程度堪与美国花旗银行媲美。” 但是对泰隆2.33%的不良资产率,,徐滇庆认为泰隆不止是内部稽核制度好,更重要的是泰隆的客户经理制度和客户信用档案系统。 按照尤定海的说法,信贷运作的中心环节是客户经理,他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所负信贷责任也是完全的。 目前泰隆有127名客户经理,占了全部员工的36%,而当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经理总数仅62人。泰隆的客户经理有五级:见习、初级、中级、高级和资深,一名优秀的客户经理需要多年磨练才能造就,现有最优秀客户经理月收入可达万元,客户经理的选拔、培养和有效激励是泰隆发展的工作重点:客户经理的收入是与业绩挂钩的,平均相当于柜员的3倍。但如果发生不良贷款,就要扣奖金、降级。不过据尤定海讲,泰隆很多客户经理都是“三无”客户经理,有的甚至自从业以来,从未发生过一笔逾期贷款。 台州市路桥区法院执行庭庭长罗永胜很奇怪为什么泰隆对客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实际上泰隆有自己的完善的客户信用档案系统。 王钧如是评价他的客户信用档案:“我们对客户信用关心的不仅是他的企业、摊位、经营状况,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客户的服务对象、家庭结构、人品、社会信誉、不良嗜好等等,并对其发生的每一笔贷款都做信用记录,从而形成信用等级体系。” 据罗永胜讲,泰隆一旦出现逾期贷款,一定会到法院立案追索,而且泰隆方面有专人负责。台州政府、法院成立了“打击逃债办公室”,一有银行报案,就会进入执行程序,如果债务人拒绝还款或无力偿还,法院将通过拘留、封存、拍卖资产等形式强制执行。 参与过打债的一位姓元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说了执行的过程:“了解到债务人的详细情况后,在半夜12点到1点之间,打债小组一起出发,将债务人拘留。” 而罗永胜为记者提供了一个泰隆最大的打债案例。一位姓殷的女士欠泰隆300万左右的贷款,到期后称无力偿还。法院执行庭在接到消息后查封了殷女士在当地的两处房产,并拍卖抵债。但是还有200多万的欠款。法院经过调查发现,殷女士在杭州还有几处房产,马上到杭州予以执行查封,并准备拍卖。走投无路的殷女士只能选择还款。 泰隆前景 泰隆目前发展显然遇到瓶颈。 面对记者,王钧表现相当谨慎:民营银行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说得太多会把正常的事变成不正常。 现在的泰隆规模上已近天花板,王钧曾说:如果局限在路桥一隅,不能向区外发展,以后路很难走。由于贷款规模有限,一些泰隆伴随成长的大客户开始另攀高技。陈力评价说,台州双龙的银座走的是弯路,而泰隆走的是直路,但很难说谁会更快一些。 台州双龙之一的银座走了一条另外的道路——“招安”。据称,以银座为主组建的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存款余额今年11月是48.49亿,规模已经上了一个档次。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它的经营触角可以延伸至整个台州市,它有40多个网点,而泰隆作为信用社,只能在台州的路桥地区经营,只有10个网点。2003年1月1日,台商的信用卡——大唐卡正式启用、全国联网,而泰隆却没有这样的政策条件。 泰隆目前只能眼睛向内。龙定海说:以前泰隆的银行结算就自动化,现在还要完成办公业务信息一体化。泰隆还在考虑开发自己拥有的客户信用资料的潜在价值。 泰隆和银座各自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民营这出中国金融大戏将怎样唱? 2002年12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23版 新浪编者注:“激情燃烧的财经岁月-《21世纪经济报道》岁末专辑”专题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与新浪财经联袂制作。本文为《21世纪经济报道》2002年终特刊(1-60版)系列文章之一,该年终特刊(完全版)为《21世纪经济报道》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欲转载本专题相关内容、或对本专题有任何建议,请来信finance@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361联系。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在本年度对新浪财经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