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华晨资产贱卖 仰融汽车梦破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6日 14:13 新浪财经 | ||
记者李俊发自上海 华晨的魅力在于它是个常读常新的故事。旧华晨的问题还没最后了解,新华晨又浮出水面。 成立才一个多月的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晨)展开收购大手笔。 华晨资产花落辽宁 12月20日,香港华晨中国(1114.HK)发布公告,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每股0.1港元的价格,向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收购其所持全部华晨中国汽车股份,共计14.46亿股,占华晨中国汽车总股本的9.446%。这个价格较华晨中国汽车停牌前的收市价1.45港元,折让达93%。此次收购涉及资金仅1.44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晨中国汽车管理层董事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订立了认购期权协议,包括吴小安、洪星、苏强及何涛在内,华晨中国汽车管理层董事可按行使价每股0.95港元认购3.46亿股华晨中国汽车,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446%。认股权有效期为3年。 与此同时,上海申华控股(600653)也公告称,持有申华控股13.75%股权的深圳正国原股东宁波正运实业有限公司,将所持深圳正国75%股权中的51%股权转让给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有限公司,24%股权转让给沈阳汽车工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此次股权变更后,宁波正运不再持有深圳正国股权,而加上原有25%持股,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持有深圳正国76%股权,沈阳汽车工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深圳正国24%股权,沈阳两公司合计持有深圳正国100%的股权,间接持有申华控股13.75%的股权。 两则公告不仅意味着华晨资产花落辽宁,收归国有,华晨前董事长仰融的汽车帝国之梦也被彻底粉碎。 仰融汽车梦碎 自12月18日开始停牌以等待大股东最终变更消息的华晨中国汽车,停牌前的价格为每股1?45港元。而辽宁省政府此次仅以1?446亿港元,即市值的7%,取得了华晨中国汽车的控制权,同时也控制了华晨中国汽车旗下的金杯客车这一华晨系的核心资产。 1992年10月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公司是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 以后华晨还斥资40亿元开发出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轿车,然而在这漫长的10年中,产权归属这一核心问题一直没有及时解决。于是便有了仰融与华晨的资产之争。 经仰融通过系列股权运作,在表面上已脱离大华晨的申华控股也成为辽宁省的囊中之物。接手申华控股13.75%股份并拥有控股权的深圳正国投资的两家公司皆为辽宁省所属企业,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都是何国华,他同时也是上市公司金杯汽车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 台湾商人秦荣华作为正国投资的原幕后老板,同时也作为仰融的私交密友,为仰融在申华控股充当了多时的影子内阁。如今秦荣华也自知与时俱进,申华控股投入辽宁省的怀抱。 仰融在国内的律师王海认为,此次收购仅仅只是象征性的,已在早前被划拨给辽宁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基金会向新华晨出让股权,只等于是在国有资产部门的两个机构间进行的资产划拨而已,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这意味国内法律的大门已经对仰融关上了。 “红帽子”引发思考 辽宁省给上述4人的认股权数,除激励他们之外,是否也包含他们对华晨的贡献的一种认可,如果是这样,作为华晨创始人的仰融是否也应该享有? 若应该,那意味着承认仰融在华晨的权益,这就涉及到华博案中的确权问题,该给多少?而现实情况是,华晨收归国有,仰融出局,仰融的成绩已经被完全否定,而上述4人还是仰融的弟子,难道仅仅因为仰融争夺资产就否定仰融的贡献。 再说一下子给上述4人高达9.446%的认股权,是否也意味着国有资产的流失呢? 华东政法大学有关专家认为,华晨之所以能够起家,客观地讲,仰融还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智慧,理应有合适的回报,但很多情况下此类回报的合法性始终存在问题。有时个人资产,也不得不打上国有旗号,戴上“红帽子”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如今中国公民私有财产的概念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承认,“红帽子”留下来的问题看来是应该清理了。 中国政法大学有关教授认为,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省份,改制和MBO正成为企业管理层的流行语。毫无疑问,通过这些手段,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私人财产将会有一个合适的“名份”。在浙江,由于历史原因,当时戴“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很多,因为政策对民营企业有种种限制,不戴“红帽子”不能生存、发展。后来政策放宽了,他们在浙江各级政府鼓励下都摘了“红帽子”,结果:企业发展、百姓就业、老板发财、税收增加。这也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