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专家把脉MBO:创新不应失规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5日 08:55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目前,MBO在中国已经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本报记者就MBO引发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股权激励咨询专家郑培敏, 希望能给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企业家:不要赶时髦

  郑培敏指出,任何制度和工具的应用都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操作MBO。在
中国现阶段,MBO比较 适合于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的公有制企业,其行业大多是竞争性行业,企业自身要具有管理效率空间和管理效率弹性,现金 流量充沛以及资产负债水平低等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只具有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本特征的企业家团队,这是MBO成功 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想实施MBO的企业和企业家,务必在操作前进行认真、深刻、冷静的自我审视。

  由于MBO是利用高负债的财务杠杆来实现企业购并,其风险是巨大的。这就需要企业家们对MBO要有清醒的认识 ,千万不要被一哄而起的MBO热潮冲昏了头脑,重蹈当年网络、VC热潮的覆辙。

  私募基金:不能急功近利

  私募MBO基金的热潮是伴随的MBO热而衍生出来的。因为MBO需要财务杠杆,而国内的金融体系中又没有有效 的工具可以支持。巨大的融资需求自然引来了国内外热钱的参与。私募MBO基金的赢利模式基本上是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 结合的复合结构。由于利益与经营者的捆绑,令作为战略投资人的私募基金的系统风险相对较小。

  话虽然这么说,郑培敏指出,但试图参与MBO的金融投资者也同样需要具备高度的风险意识,比如是否具有判断项 目赢利前景的能力,是否能与管理团队共同发展,以及是否有长期投资的理念等。国际上MBO基金从投资到套现的平均周期 为8年,而国内由于前几年资本市场的浮躁和泡沫,导致投资人大多是短线思维,将这种思维带到MBO投融资项目中是非常 有害的。规范的MBO基金和直接投资机构也切忌盲目投资MBO项目,造成类似风险投资的尴尬局面。特别值得警惕的是: 若干年前出现的假借风险投资之名圈钱炒股的"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在MBO热的过程中有重演的苗头,这种金融风险 要引起有关各方和当事人的高度重视。

  监管部门:尽快出台法规

  郑培敏指出,今年12月1日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员工持股和MBO是一种收购行为,是不禁 止的,但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要求进行规范,如必须要有独立财务顾问和独立董事的意见等,实施细则中还要求披露高管持 股情况、资金来源等。这些都是完善MBO法律环境过程中的巨大进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针对MBO的法律法规尚 未出台,在操作过程中仍然缺乏具体的法规指引。因此,有关部门应从保护新生事物的态度出发,大胆地试,不规范可以查、 罚,触犯刑律的要严厉地绳之以法。要用"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的思想高度来审视MBO涌动的现象,既不能戴有色 眼镜来看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也要防止有人打着MBO的旗号瓜分国有资产,特别要警惕过多过滥的关联交易可能造成的侵犯 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




财经论坛】【 小字】【打印】【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大奖!缤纷圣诞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流星花园II
[Twins] 百试不厌
[林志炫] 只为你唱
[和弦] 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云网数字卡
  • 铁通Webphone大赠送
  • 联通冬季卡上网不限时
  •   冬夜情正浓
  • 香奈儿女士香水
  • 性感密码小夜衣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