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评家为什么总落马 ———中国股市10万个为什么之十七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3日 06:36 中华工商时报 |
|
2002-12-233:26:06水皮杂谈
股评家是相伴这个市场而生的,但是在这个市场走过10年的历程之后,人们却很奇怪的发现,股评家这
三个字已经从最初的褒义变成了最近的贬意,做股评的同志颇有点谁叫我股评家我跟谁急的味道。流传最广而又未经证实却极
具杀伤力的说法来自深圳。在这个中国最早的特区,改革开放观念最新的地方,有人作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发现在职业受
尊
敬程度的排名中,股评家作为一种职业的美誉度排在娼妓之后,属于三教九流的下三品,尽管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多少反映了
一点民意。其实职业是无所谓贵贱高低的,如果凭诚实劳动吃饭,那么职业也就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具体到股评家,不管你评
价如何,喜欢与否,这个工作却总要有人做,而且一般人还做不好,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做不了,怎么说这也是一份凭智力
,玩文字的文化工作,如果你要嫌名声不好,硬要叫什么证券分析师的大号,或者改叫个人理财分析师的雅号,也没关系,但
你不要认为你穿上马甲别人就认不出你来。股评家的存在并不会因为职业的毁誉而失去理论基础。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任何个
体在投资决策中都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的市场层面的信息和反馈,股评家的胡说八道能够满足投资者特别是信息相对闭塞的中
小投资者的心理需求,所以不光是在中国这样不成熟的市场需要股评家,就是像美国那样的成熟市场也需要股评家。从传媒的
角度看,没有所谓股评家的信口雌黄又哪来那么多的有效信息可以填充版面,又如何来吸引有此需求的读者?从机构的角度看
,所谓股评家也就是研发人员,这是大资金操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人才配置。所以,作为对股评家这一职业的官方认可,
中国证监会在1998年出台的一个规范条例,对从事证券咨询业务的专业人员实行凭证上岗制度,并且在1999年开始第
一次“科考”,据说考过的全国不过700人,考过的可以名正言顺的大放厥词,没考过的,对不起要么闭嘴,要么就成“黑
嘴”,就像在美国签证过期了,又不想回国,继签又签不了,就只好成了“黑户”。股评家的名声一半是被这种“黑嘴”毁掉
的。2002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连续三天,三大证券报都登出中国证监会上海稽查局的公告,要求一个叫唐能
通的人到该局接受调查,时限是10月31日之前。这是中国证监会第一次通过传媒公告的方式通知被调查人接受调查,这等
于无形之中宣布唐能通涉案,因为证监会的公告依据是《证券法》第168条,而对照168条所陈的四种情况,国务院证券
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对唐能通采取的措施是第二种,即: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查事件有
关的事项作出说明。唐能通也算是上海滩上的名嘴,著有《短线是银》系列炒股书,流行最广的广告语是:“从10万炒到百
万需要多少年,答案是两年。”不言而喻,对于广大的股民而言,10万和百万就是一个财富阶层的跨越,年盈利500%对
任何投资者都是极大的诱惑,唐能通当然知道广告归广告,他要真有这本事还用得着爬格子卖书卖光盘赚辛苦钱,他自己做不
就完了么,还有什么行业的年利水平能到500%?但是上当受骗者还是前赴后继不计其数,唐能通更是由此开办了上海广通
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短线图书有限公司,干起了“你挖金,我卖水”的勾当,而投资者却屡屡在他推荐的个股上大跌跟头
,最典型的“银河科技”几乎腰斩所有跟进者。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唐能通和他的咨询公司根本就没有证监会的从业资格证书
,根本无权从事证券咨询业务,是名副其实的“双料黑嘴”。唐能通会自己上证监会的门吗?当然不会。(23B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