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总编在线 > 正文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13日 21:08 新浪财经

  

图为《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先生

  视频由此进入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总编在线第四期嘉宾聊天室的现场。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新周刊》的执行总编封新城先生。封新城您好,坐在我身边的就是封新城先生,今天来参加聊天的有很多网友,不知道是否有《新周刊》的网友。也有一部分人没有看过《新周刊》,所以请您简单地介绍《新周刊》和您自己。

  封新城:各位网友大家好,我现在的感觉就好象回到了6年前,1996年《新周刊》创刊时之前我在广播电台工作,我也是坐在话筒前,旁边是我采访的嘉宾,现在的感觉很熟悉,现在我又被人采访。我的角色也转变了,现在有点紧张,不过会慢慢好的。我先介绍《新周刊》的创刊背景。《新周刊》是从1996年8月18日创刊,我从电台出来就是为了创办《新周刊》。《新周刊》在1996年至1997年的一年中,还不是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版面比较大一些,接近于八开,用的是新闻纸还没有现在用的纸张好、比较薄。发行的区域仅限于广东,到了1997年8月份有三九集团对《新周刊》进行投资,使《新周刊》有了质的飞跃。从1997年开始以后的《新周刊》就象中国期刊的缩影,《新周刊》对自己的定位要求是新锐的。《新周刊》很多报道的风格、版式、视角风格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话题的选择,给很多读者带来了很多阅读的乐趣。《新周刊》发展到今天,我引用传媒对我们的评介,《新周刊》不仅是对读者和业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是活动家比如说中国电视节目榜,马上在今年12月11日我们和新浪一起作的2002年年度中国大盘点榜。我们提出了四个“商”,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以及传媒运营商我们最终追求的境界是传媒供应商。

  网友问:《新周刊》是如何发展和应用传媒供应商这个角色的。

  《新周刊》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大家在杂志上可以看到在封面上有一个长长的话题来整合和包装。《新周刊》每期的专题简直就是一个社会的扎根。我们对电视的发言例如:“入世的电视,砸烂电视。城市的发言,城市的代理”。还有早期对足球的发言,足球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专题,例如“中国不踢球”。到了新世纪以后,《新周刊》对批判题材的把握转向对新生活和潮流的把握。转向了“新三十而立”等等的新题材。在这些题材中大家看到的是新观点和观念的提出。这是《新周刊》有史以来一脉相承的。很多人认为《新周刊》的专题不错,他们不会忘记《新周刊》的图片和版式也很好。对中国杂志及传媒的冲击是很多的。我们的传媒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图片,还包括了视觉和阅读的整体感。这是因为《新周刊》从创始开始就有了自己的专业人员和摄影师。用数据来说,在六年前一个摄影师的收入在当时是我们的五至十倍。这说明我们对摄影师的重视程度。还有三个方面是资金整合,《新周刊》开展了很多的报道模式。现在的大盘点是从1997年首先推出的。到了1998年全国各地都已刊点了,尤其是有了网络出现后。《新周刊》对新闻处理的方式要有别与报纸和电子宣传。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新锐。

  网友问:《新周刊》的盘点和排行榜有点象侃,《新周刊》的亲信力有多大。


左为新浪网主持人,右为《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

  封新城:大家认同的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新周刊》的。《新周刊》的报道可信力如何,首先要认可《新周刊》这个品牌。调侃只是一种方式,是与读者进行沟通,是表达我们所要表述的内容。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把握。有些读者认为过了,有些读者认为很好。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读者理解的程度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完成好或不好是一种很极端的情况。

  网友问:目前《新周刊》的定位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新锐”的新在哪里。“锐”在哪里。

  封新城:在六年里《新周刊》的每一期都可以看到。从传媒的操作手法上可以看到新锐。早期《新周刊》有大量的美女作封面。后期用体现我们理念的设计来作封面。要与题材相结合。举例:砸烂电视这个封面题材,我们在文革中可以看到的一个铁拳砸在电视上的冲击力是很大的。在杂志栏目的划分和内容中,很多图片的使用都有一种观念上向前的意识和鼓励。

  网友问:有人认为是另类的处理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和原则上。

  封新城:另类是对《新周刊》新锐风格某一方面的表述。如果另类和新锐划等号是不可以的。如果认为调侃是作秀我不这样认为。另类并不是反面的和负面的,我是走的比较前一点,这和我们《新周刊》的风格是一致的。我们是求新求变,因为我们叫《新周刊》我们要新锐,要给大家提供更多新的内容和感受。在做法上可能会过一点。但是意愿及我们所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网友问:“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是否得到业界的认同,或者读者也认同了。

  封新城:有一个例子,“盘点”。已经有很多的业界同事在使用。新锐这个词与“盘点”这个词一样了,已经被大家默认了,深入人心。这一点我非常的自信,在我们读者和同行中非常的认可。我以前在广东电台的时候,广东电台在中国国内是比较前卫的。有很多内地的同行来广东电台来参观学习。《新周刊》同样也是这样的,有很多同事来参观学习,对我们《新周刊》产生了很多浓厚的兴趣。在这些年里,其他刊物中的很多内容是来自《新周刊》的,转载的内容是相当多的。这是大家对《新周刊》的认同。

  网友问:《新周刊》广泛地谈了一些白领阶层,现代社会比较注重的是意见领袖,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你们眼中的这些人涉及到社会中的哪个层面。

  封新城:意见领袖是我们《新周刊》三年来着重描述的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社会调查学的一个专用词。我为了把这个词语解释地清楚,可以描述一些人群。例如,七、八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讲一些新的内容,吸引并影响到其他的人。影响到其他的人会成为业界的领袖。广告人、传媒人和经纪人都是这样的人。白领里面有一些人注重消费层面,有一些人在注意消费时还乐于表达和影响其他人就是我们关注的人。他们乐于与我们沟通,并且把这些观点、意见通过他们的生活再传播出去。

  网友问: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对《新周刊》的说法参差不齐,大家认为《新周刊》很会作秀。而且作秀的有一点套路了。

  封新城:我们理解作秀是将品牌最大化和延伸的一种手段。为什么《新周刊》被别人称为杂志中的活动家和秀哥,是因为《新周刊》作很多的活动,生活方式创意榜、电视榜、中国城市魅力指数排行榜等。这些活动都是延伸《新周刊》品牌的做法。我们在做电视时,最初是对电视现状的一个批判。对电视这个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一个批判,我们作了一个专门的栏目叫做“砸烂电视”。但电视对人的生活的影响太大了,息息相关。我们认为在电视这个话题上可以继续深入,所以在1999年我们第一次推出了中国电视节目版,在2000年又有了新的变化。最初是一个报道形式,接下来通过整合和推进,变成了一个颁奖的活动。在往前走,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论坛。这些都是品牌的延伸。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新周刊》下属的子品牌推向新的发展、新的延伸。

  网友问:有人说《新周刊》代表了一种潮流,但不是素养,或者说在炒作。

  封新城:很多网友和读者都提出过这样的话题。我们做的是否是即时的新闻。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杂志做的是观点、观念新闻,至于电视做新闻和报纸做新闻确实是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是做即时地报道。我们不会和报纸和电视争新闻。大家看杂志时并不是仅仅看新闻。由于周期的原因,《新周刊》是单周出版还是双周出版又让我们作出抉择。现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一些单周出版。《新周刊》现在是双周出版。单周出版的更接近新闻,而《新周刊》是双周出版。时间上决定了我们有意识地避开了新闻时效这个问题。

  网友问:《新周刊》是先时事还是先时尚。

  封新城:刚刚提到时尚这个问题,时尚是《新周刊》诸多特点中比较多的一个特点。这里面有我们的理念,我曾经回答记者的问题,《新周刊》可能是中国周刊当中时尚元素使用最好的一本杂志。我用大家非常熟悉的四个字来形容《新周刊》就是与时惧进。中国城市生活的变化,时尚的因素在生活中体现的相当地充分。《新周刊》在同类竞争中恰好需要对时尚元素要很好地把握,这是我们区分竞争对手的特点。

  网友问:《新周刊》当初的定位是好看,有人说《新周刊》非常地自恋。《新周刊》也曾经列举过其他媒体自恋,例如《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他们都称要办中国最好的报纸。而《新周刊》却称自己为中国最新锐、最时尚的杂志。为什么?

  封新城:我们只是说行业,但我们自己的好与坏不要自己说,要由读者来评论。《新周刊》是否自恋,如果说“自恋”是一个好词语我就接受,如果自恋是热爱工作我酒接受。但自恋并不是表示什么都好。事实上我们特别把不足地方面提出来,我们在不断地改进不足,我们是很谦虚的。

  网友问:《新周刊》是大家关注的一个刊物,但有人说《新周刊》叫好不叫座。

  封新城:有些读者认为《新周刊》的发行有些问题,在一个阶段由于发行商的经营和操作手段的原因使得《新周刊》的发行从很高峰到萎缩。现在《新周刊》的发行权已经完全在杂志社自己的手里,不会指受制于别人。我们已用很短的时间扭转了这个局面。就不会出现叫好不叫做座的情况。


图为《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

  网友问:您是说发行的思路还是办刊的思路。

  封新城:《新周刊》从批判还是从历史话题的回顾和整合。有些对社会趋势和生活方式的关注。这种变化也曾经引起读者的不满。这是比较正常的,一本杂志叫做《十七岁》是否会随着他的读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新周刊》定位的读者是25岁至35岁。这个人群在1996年至2002年的年龄会有变化的。但这个年龄段是我们的定位。我曾经与台湾的同行讲过我的看法。我认为要淘汰老读者、老同事,不能在新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把握最新的东西,可能就不适合继续作下去。对老读者也是这样的,他当初喜欢的内容和味道,在今天不一定会继续。尤其是现在由于网络的出现,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年轻人所喜欢、感兴趣的内容两年之间都差别很大。媒体对社会的发展和趋势的把握要非常的及时。

  网友问:《新周刊》是淘汰老读者,培养新读者,还是保留老读者,发展新读者。

  封新城:25岁这个数字不变,指的是人的岁数。他经过25岁,因为读者的年龄在增长,在变化。

  网友问:《新周刊》是永远把握25岁这群人吗?

  封新城:定位是不变的,这意味着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有变化的。换句话说,二十年前的时代与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感兴趣的话题也不同。

  主持人:现在我们休息一下,广告后我们再继续谈。

  主持人:网友问香港《东周刊》女照的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件事。

  封新城:我的意见同媒体同行的意见相同,非常的愤慨。也许在未来中国传媒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网友问:您以前是作《七天华讯》的,您认为《七天华讯》好还是《新周刊》好,对您的发展有何帮助。

  封新城:《七天华讯》是《新周刊》的前身,我与他们的合作,对我的图片和视觉的帮助很大。特别是我是广播出身,做文字的,对于图片、版式不熟悉,图片是什么,版式是什么。纸传媒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我在《七天华讯》学到了很多。没有直接的好与坏,那时是在1995年对我的帮助很大。

  网友问:《新周刊》在创刊时把刊号给了成都,引起了重庆的不满。您是如何看待这事件。

  封新城: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引起兴趣和话题。我们《新周刊》想作的就是这个,提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当时的背景是在西部大开发的前提下提出的。当时西南的记者问我,《新周刊》在此情况下有何作为。我当时的回答是《新周刊》会找到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最后我们拿出了“第四城”,找出了我的方法和角度,完成了对西部大开发的课题。

  网友问:六岁的《新周刊》已是中国最精良的杂志,但地处商业中心的广州,《新周刊》的封新城是否已从总编转变为职业经纪人的康庄大道。

  封新城:我现在所面对的是一个传媒机构,我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看稿,还要和传媒一起把《新周刊》的品牌最大化。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从纯粹的编辑记者完成传媒管理的转化,我是非常乐意的,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路,我还在路途中。

  网友问:《新周刊》引起很多人的争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大家对《新周刊》有一种很好看的感觉。《新周刊》本身的采编机制是什么,对记者的要求是什么。

  封新城:《新周刊》对记者的要求有一个特点,80%是来自读者,很多读者最后成为编辑记者。在读者时我们对其进行培训,因为他们很感兴趣,很认同,这才使他们到《新周刊》这个团队里面。一起发展这本杂志。所以《新周刊》的编辑记者,不会象其他的传媒记者是从头起步的。我想认同是一个最好的平台,这个平台省略了很多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比较快乐,使他们很容易适应《新周刊》的运行机制。首先编辑记者要有发现、创新的能力。其次在文字和稿件的把握上要有《新周刊》化。在很多媒体当中的主编和部门的负责人,他们今天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与《新周刊》的发展过程有关系的。

  网友问:《新周刊》人员的流动是非常的大是否属实。

  封新城:早期的流动是很大,当初创刊的记者到今天所剩无几。也验证了我前面说的话,淘汰了老同事。如果他们还记得在《新周刊》的经历,并且把《新周刊》的过程中认为是成长的阶段,我们就很高兴了。现在我和以前的老同事还是有往来的。他们在新的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我们是非常高兴的。

  网友问:《新周刊》如何留下新的人才,培养新的人才。

  封新城:找新的人是我们团队的要求,要创新。当初具有新锐眼光的人,已慢慢地变老,我们需要新的血液输入。所以我们经常引入新人,我们《新周刊》的团队中有一个年轻的主笔,是1978年出生的,来《新周刊》才一年,一年成为主笔说明他自己的努力和我们当初选他的眼光是没有错的。我当时是在网络浏览到他的一个“贴”字,后来我进入他的网站,看了他的内容,我认为很有兴趣,我就给他发邮件,后来他就被我挖到了《新周刊》。因为当初他已选择了其他的公司,他果然不负众望,成为我们的主力。新人的使用、新人的发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看,发现新人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人的作用是我们这个集体中可以提供的空间。

  网友问:您如何评价《新周刊》的团队。

  封新城:我们的团队分两个层面。1963年以前的都是老同志。我们在网站商发过一个图片,包括社长、我、总主笔、首席设计、人物总编、美术总编。我们的意思是现在《新周刊》一线的主体已经是七十年代为主的。这个团队是非常有朝气的。他们给《新周刊》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在《新周刊》创刊初期的目标是求新求变是非常有帮助的。

  网友问:《新周刊》目前的发行量是多少,在同行中处于什么位置。《三联周刊》与《新周刊》有何不同。

  封新城:《新周刊》发行量最高峰是35万份,常规是28万份左右。由于《新周刊》的选题的特点,比如说《新周刊》选题经常会因为特定的选题,某期会发生变化。例如“第四城”在成都热卖要加印。有时选题与社会热点不相符合,情况就不同。《新周刊》有自己的专门选题,这是我们自己的特点。《新周刊》早期的时候,一本书可以是一个话题,我们是利用作图书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任何一种因素来加以运用。

  网友问:《三联周刊》和《新周刊》有何不同。

  封新城:很多读者都乐于将我们和《三联周刊》相比较的。首先我要说我很尊敬三联周刊。如果两者相比较,有很多的不同,大家在发展方向不同,各自努力。大家没有直接地进行竞争,我认为三联周刊的新闻话题很多。尤其是记者的深入报道,比《新周刊》要深入。但《新周刊》的优势是比较年轻、新锐。这是我们的贯穿《新周刊》的线路,不断地延伸下去。我们《新周刊》乐于、也善于使用的元素。未来中国周刊的市场欢迎更多地竞争者。

  网友问:广告在众多地媒体中称之为新闻话的内容,《新周刊》是如何侧重的。

  封新城:《新周刊》的广告是拉来的。杂志广告的档次如何,我们只要看一下广告的封面就知道。我有一个比喻,杂志是两张脸,封面是自己,封底是市场的。如果你出门在外,偶尔翻开一本杂志,看一下广告就知道杂志的定位。有一次我在一个广告经营研讨会上,我认为广告是品牌经营,没有品牌经营的追求,广告只会停留在普通的层面上。《新周刊》的广告不是拉来的,因为广告商的眼睛是雪亮的,杂志的销量如何,他们搜集数据,会调查。《新周刊》现在很多广告都是大的广告公司下单,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市场的考察,说明我们的《新周刊》发行量被读者认同,或者说是我们这本杂志努力的结果。

  网友问:2002年即将结束了,2003年《新周刊》有何重大的举措。

  封新城:开一个玩笑,继续“作秀”。在2003年的架构中有一个比较明显地特点,一年四季我们会有不同的版本。年初有“中国电视节目版,中国城市魅力指数排行榜、生活方式创意榜、中国年底新锐榜”等几个版。贯穿一年四季。我同香港和台湾业界的同行探讨时说,台湾、香港的中文媒体的精英和经验,对中国传媒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内地培养一些专业的人才是非常有帮助的,对我们人才的成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新周刊》也将侧重于这些方面的发展。

  主持人:感谢封新城执行总编辑,感谢网友,本期聊天到此结束,下期再会。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总编在线专题
 相关链接
《新周刊》杂志介绍(13日10:56)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简介(13日10:55)
《北京娱乐信报》简介(13日10:53)
《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简介(13日10:50)
《三联生活周刊》杂志简介(13日10:48)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简介(13日10:46)
《北京晨报》总编何宁简介(13日10:43)
《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二)(12日18:22)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职业特工队 爱情快递
· 手机铃声:鸟啼铃语 疯狂铃声
· 疯狂拇指运动,决战短信擂台!
· 给你一次艳遇的机会
· 有大奖!新东方短信 美丽短信
· 百变铃声千变酷图 每月5元轻松拥有
· 养短信宝贝 赢取海南双飞浪漫之旅!
· 搞笑地带--最酷辣的每日传情!
· 每天学英语 轻轻松松掌握纯正英语!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搞笑地带
(0.5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美丽短信
(0.3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自写短信 越洋短信 精彩专题:短信宝贝可爱秀 诱惑的青春 生日祝福 韩国PUCCA卡通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图片铃声包月5元!
[F4] 流星花园II
[F4] 烟火的季节
[黄品源] 简单情歌
[和弦] 老公接电话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分 类 信 息
:在职硕士冬季热招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招聘资讯一网打尽
   神龙富康冬送温暖
   清凉盛景山间别墅
   美容美发瘦身减肥
   中关村最新IT情报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游山玩水赢大奖!
:项目管理资质认证
:十佳楼盘网上展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专题推荐
- 财经类杂志“封面秀”
- 机构及个人专栏
- 华晨仰融公开决裂
- 财经界人士纵论十六大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