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富人为什么没心情花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06日 16:43 北京晚报

  原始新闻

  高收入家庭消费意愿下滑

  刺激百姓的有效消费,是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按道理,高收入群体应是高消费的一族。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近年对总体消费影响较大的高收入家庭消
费意愿并不强烈甚至呈下降趋势。鉴于目前我国不足20%的高收入群体掌握着超过80%的居民储蓄,其消费潜力可观,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尽快改善消费供给,营造良好消费和投资环境,引导“富人”群体发挥扩大内需的主导作用。

  广东南海市盐步镇私企老板何炳祥年纯收入几百万元,但他家的年消费支出这几年没有太大的增长。他对记者说,现在他家里除了旅游、子女教育和寻找投资,确实不知道钱往哪里花。

  据广东省城调队介绍,广东省20%左右的城镇居民生活相对富裕,支付能力强,消费结构已经或正在升级,但消费倾向相对较低。江西省城调队的调查也表明,城镇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倾向低于中等收入阶层5.4个百分点,低于低收入阶层19个百分点。记者在部分省市采访时发现,近年各地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但“有钱的不消费、想消费的又没钱”,这种消费格局抑制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新华社

  主持人:鲍朋今日播报

  新闻关键词

  富人

  有多少钱算富人?

  在20世纪80年代,富人的代名词是“万元户”。对于当时许多月收入不足百元的人来说,一万元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文数字”。90年代,富人改名换姓叫“大款”:“一万不算富,十万刚起步,百万才是真正富”,生动体现着当时人们对富人标准的理解。而今,富人的官方称谓是“高收入人群”。它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政府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在国际上也没有“高收入标准”的先例。不同的群体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

  2000年7月,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进行了第一次高收入专项调查,样本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广东、云南、陕西、湖北、辽宁10个省市的9956户城市高收入家庭。这次高收入群体调查最后得出的中国“富人标准”是: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拥有商品房或者拥有私人汽车;虽没有商品房和汽车,但户均年收入远远高于3万元的家庭。调查还显示,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而不再是过去的地区、行业与工龄等。这是目前由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惟一的高收入群体收入调查数据。

  相对国家统计局而言,在税务部门眼里,高收入人群则是另一种标准。去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个人所得税座谈会上,根据相关部门对广州、上海等城市所作的调查,税务专家们初步拟定了“高收入人群”标准: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

  富人的钱为何花不出去?

  有关专家指出,消费倾向偏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的积蓄准备期,供需之间产生了断层。

  来自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带有明显的享受性、发展性,而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个性化消费品种出现脱节。目前能满足这批人“享受”的消费产品太少、上市太慢。

  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孙学工博士认为,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显著,例如,国家虽然鼓励大力发展家用轿车,但轿车消费政策并没有相应作出实质性调整,传统的以限制公车消费为主的消费政策维持了较高的轿车市场价格。目前私人购置、使用轿车需缴纳的税费种类太多,使他们难以承受。

  对高收入者来说,物质消费处于相对收缩状态,而文化教育产业的空间很大,但这部分的消费产品供给层次还很低,享受性消费的供给水平跟不上需求。当然,许多以不正常因素甚至非法因素形成的高收入者,他们不敢放开消费,也影响到这些预期消费的最终实现。

  主持人:婉雯今日播报

  新闻观点

  捐出去也是花钱的好渠道

  怎样才能掏出富人的钱?

  当前,城乡居民的家庭平均消费支出中,用于食物、衣饰、耐用品和日杂品的比重逐渐减少,而用于交通、保健、文化、旅游的消费支出比重却逐年上升。但是,温饱型消费仍在继续,富裕型消费处于与其交错的状态。先富起来的人由于积极效应变得越来越富,在社会财富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他们的消费倾向转向了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和服务消费,消费比例也随着财富的增长而不断下降。

  消费市场缺乏现代营销观念,缺少市场细分。现代社会消费者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行为更成熟、更理性,个性消费的倾向也更突出,对商品的特别要求越来越高。在消费层次上越来越倾向于精神层面,而符合他们消费需求的市场实在太过狭窄了,消费环境也不够宽松,因此对高收入人群缺乏吸引力,难以形成消费热点,导致了这种“高收入,低消费”的现象。消费市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利用这一时机调整策略,发挥优势,找准目标市场,做好充分准备以迎接新热点的到来。

  学学邵逸夫?

  今年11月15日,以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名字命名的“邵逸夫奖”在香港宣告创立,用以表彰世界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筹委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杨汝万教授介绍说,“邵逸夫奖”的颁奖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且该成果对人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要旨。“邵逸夫奖”将每年颁奖一次,奖金金额100万美元。目前设有天文学、数学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这三个奖项也是“诺贝尔奖”所没有的。

  除了邵逸夫奖,北京很多高校中的“邵逸夫”楼,还有位于复兴门的逸夫会议中心都让更多的人熟悉了邵逸夫。赚钱何为?可能不仅在满足口腹之欲,更在于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把部分财富贡献出去,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也是用财富实现和证明自我的另一种最佳方式。另一方面,捐款用于公益事业,也是改善自己和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的手段。

  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富们捐巨款于公益和慈善事业,这其中有税制等原因,但当这种制度使巨富大款不得不变成慈善家的时候,制度同时也在改变着这些人的胸襟、眼光和气度,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也会渐渐成为他们的自觉意识。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既然钱是富人自己的,他就有支配自己金钱的自由。愿意效法邵逸夫,是他的自由;不愿学习邵逸夫,也是他的权利。他只要按章纳税,遵纪守法,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