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75:43:01□本报记者张荣忠
解读张春来,就如同“解析水泥”,表面看上去很软很散,加上水和沙子以后,会变得很坚固,坚固得犹
如钢筋铁骨张春来生产的理论很多,公私论、水泥论、三商论、蜜蜂论、嫁接论、蜡烛论,这些理论朴素而深刻,引人注目,
被一些民营企业家们奉为生存和制胜的宝典印象中的张春来早就知道张春来。开始时对他并不了解。只是从报刊杂志或者
电视
中偶尔见到他的名字抑或他的身影。知道他是唐山的,搞水泥的,很有钱。印象中的张春来,应该是一个土里土气,不修边幅
的形象。之所以产生如此印象,基本上是出于想象。与其说是对他的想象,倒不如说是对水泥的想象更确切一点。就如同一提
到水泥,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那高高的烟筒,滚滚的浓烟,漫天的灰尘。由于不熟悉一个人,因而,靠臆测和想象对他的判断
可能不免片面一些,有时甚至有些偏差。事实证明,以前对张春来的印象印证了这一点。最近,有机会到唐山,得以接触张春
来和他的曙光集团,才发现,现实中的张春来和我印象中的张春来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张春来不仅不是一个靠投机钻营
,靠偷税漏税突然致富的农村个体暴发户,相反,他是一个勤劳智慧、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崇高奉献精神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解读张春来,能使人受到启发,尤其对于那些正在爬坡的民营企业家们。解读张春来,就如同解读水泥,表面看上去
很软很普通,加上水和沙子以后,会变得很硬,硬得犹如钢筋铁骨。让日本同行叹服的张春来日本企业界人士曾固执地认为中
国民营企业中没有制造业。胡德平同志在日本考察时听到这种议论,心里很不舒服,也很不服气。他向日方提出,欢迎日本企
业界与中方民营企业交流给予指导。1996年,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三菱材料公司派专家到中方选定的曙光实业集团进
行交流考察。曙光集团的发展速度、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让他们吃惊,他们认为立窑工艺能生产出质量这么好的水泥简直是个
奇迹,该厂的立窑技术达到了顶峰。从车间出来皮鞋仍然锃亮,曙光生产环境的洁净程度,同样让日本人感到惊讶。他们表示
,再来曙光厂不穿工作服,要穿着西服下车间。时值初冬,不是水泥的旺销季节。窗外,前来拉货的卡车排成长队,满载水泥
缓缓驶出厂门,曙光厂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而且曙光厂还有一条“牛气十足”的规矩:销售概不赊欠。据悉,我国生产第一
袋水泥的厂家———唐山启新水泥厂,曾是中国水泥的骄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启新就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
好、经营独成体系的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达30万吨,占当时国内总产销量的1/4。启新还向国内几个大城市三十几家
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成为我国近代大型的民族企业集团。建国后启新继续发展,年产水泥高达50万吨。进入20世纪90
年代,启新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翻船,被无情地淘汰。而曙光集团却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由一只单薄弱小的小舢板发展成
为一艘劈波斩浪的航空母舰。回顾当年的人生选择,张春来感慨万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的政治气候、经济气候多
冷啊,个人的命运那么脆弱,生存空间那么狭窄。我1969年初中毕业,‘光荣’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四年后招工
回城,当过工人、建筑队长、街办水泥厂车间主任,下海前的履历表十分平淡。一晃30多岁了,仍然是一颗永不生锈的镙丝
钉,死死地被拧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不想平庸地这样过一辈子,觉得浑身有劲儿使不出来,心里堵得难受。有时真想跑到
野地里,放声狂吼。所以,当第一次下海潮到来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就跳下去了,机遇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太重要了。如果
国家仍然是公有制经济的铁板一块,那么就不会有现在民营企业这个群体,也不会有我张春来的今天。如果过10年或者20
年再搞改革开放,我可能还在做那个街道办水泥厂的车间主任。”辞职前,张春来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最后选定在自己熟悉
的水泥行业。1984年冬天,张春来站在了唐山古冶区的一片废墟上。垃圾狼藉,蓑草凄迷,一片荒凉。张春来把曙光水泥
厂的厂址圈定在这里。唐山市是我国水泥生产的发祥地,也是我国的水泥建材重镇,冀东、启新等国有大企业“龙盘虎踞”,
乡镇、街道办、村办水泥企业星罗棋布。这是因为唐山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京、津及东北地区市场广阔。张春来用逆向思
维进行市场分析。唐山的许多水泥厂家,由于规模小,技术质量偏低,营销受到影响,不可能走得更远,这是一片很大的潜在
市场。做水泥似乎有风险,其实险中无险,看起来是一条夹缝,挤进去就是一条通路。“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
市场竞争的格言,即缘于张春来此时的参悟,选择“曙光”作为厂名,“强兴”作为产品品牌,蕴意深厚宏远。他希望他做的
实业,像冀东大地上的曙光,强大兴旺。张春来当初纂着空拳打天下,他身后跟随着8位“娘子军”,她们都是那个街道办水
泥厂的职工。最初的启动资金只有4000元,那是他们9个人的全部积蓄和变卖部分家产及借款的总和。为筹集资金,张春
来急得嘴上起了泡,不能吃饭。又加上患了痢疾,常常便血。就这样他还硬撑着身体四处借钱。筹措完资金后,张春来既是水
泥厂的总设计师,又是设备安装工程师,从基建、设备、材料购买都是他一手操持。谈到他创业的艰难时,张春来说,许多人
做事业不成是99度差1度。而他做成事业却是1度加上99度!唐山市曙光水泥厂的牌子大大方方地钉在大门口。他们自行
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个年产两万吨的水泥厂开始投产。“曙光”从此开始在冀东大地上闪耀。1984年到1992
年,是曙光厂站稳脚跟的创业时期。一位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张春来把这句话巧妙地引用到中国民
营企业身上,他说这个“支点”就是国家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拾遗补缺”取得
了“合法”地位,获得了生存机会,曙光厂从“七八个人,八九条枪”成长为“游击队”;张春来由赤手空拳打天下,升任为
“游击队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市场经济的大潮开始在中国涌起。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又一次来临。第
二次下海潮又一次涌动,比第一次规模更大、来势更猛。张春来意识到,这是曙光厂期盼已久的发展机遇。于是,张春来决定
把这一年作为他“攻城略地,扩展疆土”的攻坚之年。他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求发展、三年打好“三大战役
”的企业发展目标。第一战役“悲壮惨烈”,张春来被烧成一只“火鸡”,他的双手、全身烧伤累累,留下一片疤痕。张春来
经历了他人生中刻骨铭心的“炼狱”。1992年8月6日,在西赵各庄兴建的高层次、高技术节能型示范线试点点火。火点
着了,张春来突然听到窑里的声音不正常。他蹿上20多米高的窑房,一面指挥人们把易燃易爆的氧气瓶、乙炔罐迅速搬出来
,一面亲自打开窑门捅火,排除故障。一种直觉告诉他,要喷窑了。当他关闭最后一个窑门时,烈焰喷射而出,张春来奋不顾
身地推倒三个看火工,自己却被烈焰吞噬,40%以上二度烧伤,他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18天。苏醒没几天,他就咬牙下床
锻炼。为了减轻痛感,他一遍又一遍地放音乐,一盘贝多芬的交响乐磁带被磨得没了声音。伤未痊愈,张春来就提前出院赶到
西厂。一条年产1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只用了167天就投入生产。当年施工、当年见效,创造了我国水泥建材史上建设速
度最快的纪录,这条生产线,也被河北省作为范本向全省推广。1993年,曙光厂在遵化市投资兴建的一条水泥生产线投产
。1995年,在不停产的情况下,曙光厂投资2000万元,对老厂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实现了生料配制、熟料煅烧、水泥
粉磨全线自动化控制。3个厂生产水泥总量达30万吨。这一时期,曙光厂以神奇的曙光速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过了由
“游击队到八路军”的艰难历程,张春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界的“水泥之王”。曙光厂战略性的一跳跃过去了。十五大以后,
张春来开始二次创业,制订了1998年至2005年企业发展目标:1998年至1999年在西厂扩建两条年产10万吨
的旋转窑生产线,水泥产量由以前的30万吨扩大到50万吨,用15年时间,走完中国第一家水泥企业启新水泥厂100年
的发展历程;到2005年,年产突破100万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曙光实业“强兴”牌水泥成为驰名商标,张春来
也将成为中国真正的“水泥大王”。“曙光不怕远征难,排除千难和万险。”张春来语出惊人,“我要做水泥行业的龙头老大
。”“妙论横生”的张春来生产水泥与生产理论相隔遥远,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张春来却把它们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从
唐山大地震的废墟中爬出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张春来,在生产出一袋袋水泥的同时,从他口中也迸发出了一串串奇妙的理
论。这些理论让首都经济界、新闻界等知名人士叹服的同时,也被一些民营企业家们奉为生存和制胜的宝典。张春来的生产理
论很多,什么公私论、水泥论、三商论,什么蜜蜂论、嫁接论、蜡烛论,这些理论结成了一本小册子,被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捧着这本精致高雅、散发着墨香的小册子,读着里面那闪着智慧和哲理的词句,让人很难想象到它竟出自一个整天和水泥打
交道的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之手。最让人折服和最让张春来出名的是他的野鸡论。它是在全国工商联八大上“
出炉”的,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发言,张春来嗓门洪亮,颇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发言不时被笑声和掌声打断:“民营企
业是什么?没有绑在国家身上,不占据国民经济的中心地带,走的是边缘地角,打个比方,是不是像一群在荒山野岭找食吃的
‘野鸡?不用给垒窝,不用喂饲料、喂添加剂,更不必为多下蛋往鸡窝里塞电灯炮,省时省力。只要有了阳光、空气、水这
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能顽强生存。草籽、野果、昆虫比玉米、小米有营养,吃饱肚子,在岩石上蹭蹭嘴,接下来就是生蛋。
“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都是从‘野生环境’中冲杀出来的强者,自然产蛋率要高,国家采取放养政策,宽松环境、保
护扶持是最好的投资。如何回报?就是让国家和政府来捡蛋。“十五大的召开,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同时也
是民营企业整体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民营企业现在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挑战,这是一个大分化、大裂变的重要时期。内力不足
的企业可能被淘汰,其中的佼佼者经过艰难蜕变,最终会变成产蛋能力更强的‘野凤凰’。”张春来的“野鸡理论”野味怪味
十足,确实精彩。据悉,在全国工商联八大期间,张春来这番“鸡论”引人注目。艾丰、胡德平等国内经济界、新闻界知名人
士在座谈会上多次引用“鸡论”观点,张春来成为该次会议的新闻人物。“鸡论”朴素而又深刻。它实际展现的是一条路,一
条中国民营企业走过艰难坎坷踏出来的生存发展之路,一条不断壮大中国经济的生机勃勃的希望之路。“想到、说到、写到、
做到”成为张春来的座右铭,也是他要求部下的口头禅。随着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积淀、交往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境界的升
华,一个个通俗而又深刻的“妙论”出笼了,而且,他把这些“妙论”融人曙光的企业文化中,落实在企业实践中。“水泥论
”:“躺下是大路,竖起是高楼”,这是张春来倡导的曙光水泥精神,单纯的水泥只是一堆散灰,只有水泥标号高,只有同钢
筋、砖石结合,才能铺就大路,才能垒起高楼。他把“水泥论”在事业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认为企业的发展,除了自身过硬外
,要注意同世界趋势、国家政局、政府政策结合,要同社会小环境结合,要同方方面面的人才结合。“走路论”:知道往哪儿
走是高明,知道怎么走是聪明,能够马上走并坚持走到底才能成功。世上高明人多,聪明人多,但成功者少,其因在此。为什
么政策和经营环境越来越好,而企业却越来越难搞?张春来一语解惑:改革初期,当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往哪儿走和怎么走的时
候,只要有敢走的胆量就够了。今天和明天的较量,知道往哪儿走的高明,知道怎么走的聪明,能够马上走的果敢,坚持走下
去的毅力,能够走到底的实力,几者缺一不可。“一度加九十九度论”:牟其中有个著名的论点:“成功就是九十九度加一度
”,张春来与他正好相反,他认为成功应该是“一度加九十九度”。如果加一度就能成功,也太容易了,还用你干嘛?世界上
也就不需要艰苦创业了,聪明的工作不能代替艰苦的工作。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政策仅仅是成功的“一度”,要想成功,还需
要自己“九十九度”的奋斗。没有实践基础的理论是苍白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的突破,常常需要
有异常人的眼光。张春来从实践原野上收割的这些“怪论”,散发着稻花的香味儿,虽不规范,也不系统,但具有深刻的哲理
和鲜活的生命力。坚决跟党走的张春来走进曙光集团的大门,许多人会感到惊奇:在大厅的正中央,面对大门的墙上,端端正
正地悬挂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画像。据张春来介绍,曙光集团的职工每天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三代领导
人面前宣誓。他认为,曙光集团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完全是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曙光集团的
今天。因而,无论任何时候,民营企业都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跟共产党走。早在1987年,张春来就把党支部、工会
、青年团组织请进了曙光,作为企业管理的“硬件”。他们借鉴国有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长处,与民营企业的优势相结合,探索
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张春来重新叫响了“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口号。在实践中,提出“党政工
团一条心,同唱一台戏,不说两家话,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共守,关系上合作”的工作原
则。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党政工团组织在曙光集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组织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盲点和
误区,确保了办厂的正确方向。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全体员工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爱国、敬业、守法、奉献”,“创
意、思维、开拓、发展”已经成为曙光人的共识。为了将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曙光制定了“三优先政策”:一是在招聘员
工时,共产党员优先进入;二是提拔企业各层管理人员时,共产党员优先上岗;三是企业遇有培训、学习机会时,共产党员优
先参加。目前,曙光集团公司13名班子成员有7名党员,职工中有100多人也是党员,党组织已成为企业的核心和中坚力
量,确保了曙光发展的正确方向。2000年7月,当党政机关大力开展“三讲”教育时,张春来率先把“三讲”教育引进民
营企业,在他的“理要求真、事要求是、言要守信、行要踏实”的理念指导下,在曙光开展了为期两个月既规范又实在的“三
讲”教育活动。张春来说,曙光要讲学习,讲学习就是不断丰富、深化弘扬曙光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和技术水平,
做到思想上听党的话,行动上跟党走,绝不能有半点儿偏差;曙光要讲政治,讲政治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曙光最大
的政治就是为国家多纳税,为社会多捐赠,为员工增加个人收入,为企业增加持续发展的实力;曙光要讲正气,讲正气就是教
育员工遵纪守法,并积极营造学习伟人、争当能人、启用智人、帮助常人、教育小人、打击坏人的良好氛围,在企业以正气压
倒邪气,不让好人受气,吃亏,不让小人得势占便宜,使企业员工成为一个群体向上的优秀团体。曙光搞“三讲”不是讲虚的
,而是讲实的,学实的,看实的,干实的。通过“三讲”把曙光讲出了一个新面貌。“三讲教育”重点解决了企业中高层管理
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价值观中的突出问题,从领导讲起,从领导做起才真正讲出了奉献精神,讲出了企业
领导者“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不染尘”的实际效果。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刚一发表,张春来在曙光立即掀起
了学习的高潮。公司动员大会、各分公司动员大会,他都亲自作动员报告,教育员工共同用“三个结合”联系自己,用“三看
”对照自己,用“三个代表”来激励自己。职工们形象地说:“张总就是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书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发表以后,张春来与时俱进,号召企业员工深入学习并认真领会。他说,衡量我们民营企业和老板是不是先进的
标准,就是看你是不是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不是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不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民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文化底蕴,不断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站
稳脚跟,才能成为符合标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张春来说,曙光集团18年的发展,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40
00元起家到资产两亿多元,由创业初期的作坊式小水泥厂,发展成为以水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山庄旅游农
业生态科技园区为经济增长点的多领域发展的全国民企500强之一的大型企业集团证明: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的改革开放
政策和民营经济政策,没有安定团结的大环境,就没有民营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也没有曙光的今天。回顾曙光走过的18年历
程,探索曙光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我的切身体会可以概括为:领导曙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就是党的
领导);指导曙光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支撑曙光前进方向的行动纲领是“与时俱进”争做无
愧于时代的建设者。曙光是靠党的政策领导,靠“三个代表”思想指导,靠“与时俱进”的行动纲领,结合自身发展的不同阶
段,练就强化企业内功而持续发展起来的。私企不私的张春来1995年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揭榜之际,经济日报评论员
曾撰写了题为《民族企业家的使命》的文章,在中国民营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说,新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应该是在最
早到市场找饭吃的人群中产生的。其中虽然不乏觉悟较早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但更多的则是民营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在党的富
民政策感召下,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滚雪球”,经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终于在成千上万的“小鲤鱼”中脱颖
而出,成为市场风云中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蛟龙。可以说,世界各国都在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民营经济的崛起,是中国十几
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指出:奇怪的是,至今仍有一些人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审视民
营经济,审视民营企业家。似乎只有国有企业能为国分忧、为社会解难,民营经济的发展则只能导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安定
。其实,二者殊途同归,即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只要是成功的企业,它们都在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缴纳着越来越多
的税金,创造着越来越丰厚的利润……一句话,它们都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着越来越大的贡献。张春来非常欣赏这位评论
员看问题的高度和对民营企业家心理的透彻分析。感觉到此文似乎是为曙光而做。经过十几年艰苦创业,曙光正在加速蜕变为
展翅高飞的“野凤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评价曙光创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曙光“国税不漏、社会
不丢”的社会回报,不是憋红了脸硬挤出来的“软皮蛋”,而是一枚沉甸甸、亮闪闪的“金蛋”。追寻曙光发展十余年的足迹
,更是一条向上延伸的“野鸡不野、私企不私”的闪光曲线:1988年,受全国王商联和民建委员会委托,张春来带领本厂
技术骨干,两下广西百色地区,无偿对靖西水泥厂进行技术支边。靖西水泥厂当年扭亏为盈,起死回生,受到高度评价。广西
地区来信说:“春天来了,欢迎春来再来。”张春来作为私营企业唯一代表,出席了1993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智力
支持扶贫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张春来还对迁安县“长城水泥厂”、“大庄水泥厂”,迁西县“燕山水泥厂”、“太平寨水泥厂
”等水泥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帮助他们改善管理,科学治厂,使之扭亏为盈。张春来是中国光彩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光
彩事业最早的实践者之一。1991年曙光为亚运会捐赠水泥500吨;捐赠第二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水泥500吨;捐助河南
灾区120吨,捐助遵化姚各庄满族小学200吨。1993年2月,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特大火灾,张春来带头捐资3万元,
用于抢险救灾。1994年,第三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在唐山市举行。在企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曙光在唐山市
率先捐赠水泥500吨。同年,捐赠天津第43届世乒赛水泥1000吨。1996年8月,河北省遭遇特大洪水灾害,曙光
立即向灾区人民捐赠面粉5000公斤、水泥2000吨。几年来,曙光为后水峪村交付引水上山的水电费和人工费已经超过
70万元。张春来还拿出688万元,捐献给企业所在地区政府,用来扶贫解困,而且不搞隆重的交接仪式。张春来平静地说
:“我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地想为政府做点事,不想带有功利色彩,那样反而显得做作、小气。”张春来生活简朴,戒掉了
白酒,不沾赌桌,不进舞厅,只有抽烟这点不良嗜好。有人戏称他为“张捐献”,是疯子,是傻瓜,张春来这样回答:“野鸡
羽翼丰满、吃饱肚子以后干什么?接下来就是生蛋。”张春来说:“野鸡不野,私企不私,曙光集团实际上属于国家,我是在
为国家和社会打工!”从1984年开始创办企业起,张春来就把依法纳税作为从事经营活动的一条准则认真遵守。他公开宣
布:“不能漏一分钱的税,曙光的账欢迎任何部门审查。”这也是他给集团各级财务人员下的一道死命令。18年来,曙光集
团累计纳税3400多万元,成为唐山市民营企业的第一纳税大户和河北省十大私营企业纳税大户之一。对此,有人说他傻,
张春来却无怨无悔,仍然以求“阳光下的利润”为荣,对于企业依法纳税,他有这样一个说法:“赡养老人是儿女的天职,依
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人们痛斥不孝的子女,社会也不能原谅偷税漏税的企业。”背景链接曙光集团简介唐山曙光实业集
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张春来独资创建的全国最大的私营水泥企业集团。曙光集团创建18年来,发展速度
令人瞩目。用18年的时间走完国内同行老企业百年走过的路程,资产由4000元发展至2.6亿元,水泥年产量由2万吨
增加至80万吨,员工由8人增至千余人。从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人均纳税超万元。1994年获国家产品质
量认证,1995年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和河北省百强私营企业的行列;1997年获河北省名牌免检产品和中
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1999年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多年来,强兴牌水泥畅
销京、津、唐及东北等地,曾用于北京亚运村村长楼、天津广电中心大楼、北京动物园熊猫馆、中南海湖底修治等国家重点工
程,赢得普遍赞誉。21世纪,曙光正以“高境界、大视野、新思路”应对中国入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曙光以水泥产业为基
础,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旅游农业为增长点的三大目标已经启动。张春来简介张春来,民建会员,唐山曙光实业集团有限公
司董事长兼总裁、全国工商联执委。河北省工商联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民营企业
公会会长、唐山市政协常委。他曾作为唯一的私营企业家,出席了1992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智力支边扶贫表彰会”
,被评为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民营水泥大王、中国民建优秀委员。18年来,资产从4000元发展
到两亿多元。张春来有一套令新闻界、文化界拍案叫绝的理论。他提出的“野鸡论”、“公私论”、“蜜蜂论”、“负位论”
、“纳银论”等都是从实践中收割的理论,在经济界和文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的文章曾被国内多家报刊转摘。张春来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十几年来他带领曙光员工先后为社会无偿捐赠(救灾扶贫、光彩事业、公益事业)款物合计达2200余
万元,安排就业1000余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所获荣誉:1995年获得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称号中国民建会优秀
会员全国智力支边扶贫先进个人河北省非公有制代表人士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的“先进代表”河北省优秀政协委员唐山市劳
动模范唐山市优秀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