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初,我必须直面职业生涯中,迄今为止最困难的一篇文章——《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会授命我执笔中国加入WTO那期的社论。
这种信任让我备感荣幸也诚惶诚恐。一个13亿人口的国度,经过100多年的磨难与蹉跎,挣扎与反思,社会将诀别封闭,决意走向国际一体化的时刻,在立志成为中国最重要主流财经媒体的报纸上,执笔这样的一篇社论,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WTO已经近在咫尺,已经逼在所有中国人眼前,如果不作鸵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你不可能不看到,不可能不听到它逼近的隆隆脚步。加入WTO后,中国的未来是怎样的?是像悲观者危言耸听:WTO将导致农业和金融的双重危机,大量的农民流离失所;金融危机会像在东南亚那样,几个星期就能横扫中国,使经济倒退10年?还是像乐观者描绘的锦绣图画:进一步的开放必然推动改革深入,外资的追加投资将为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中国经济将长期一枝独秀?
所有的人必须直面,我更无可逃避。社论必须显示报社的媒体立场,表明自己的看法。悲观还是乐观,这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是充满悲观的恐惧,还是审慎保留的乐观,抑或是充满理性激情的乐观?最后我选择的词,就如很多人在2001年11月12日那天看到的——豁然开朗。
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你凭什么这样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