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认为非政府投资和外贸出口成为主要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近日提出,2002年是中国经济从1997、1998年的低谷全面复苏的一年,是真正实现正常增长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高增长主要是由非政府投资和外贸出口带动的。
樊纲说,2002年经济最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今年1至10月,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4%,比去年全年13.3%的增长率高了10个多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投资总额增长很快,但政府投资并没有增长,以特别国债来支付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在1500亿元的水平上。2002年的投资增长主要是由非政府投资的增长构成的。其中外资的增长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外贸的增长。樊纲认为,这种情况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直接相关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产品成本低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因素,但也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密切联系。他说,在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出口1至10月份增长了20%。而净出口外贸顺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以上。到10月底外贸顺差已经达到250亿美元。估计全年的外贸顺差能超过3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以上。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一年,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过去有人预期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出口会受到打击,是由于没有全面地理解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
樊纲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开放后外资会进来与我们竞争,在提高国内服务业效率的同时,对原有的服务业企业产生冲击。但服务业主要是要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就地销售的产业,与进出口没有直接关系,中国过去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而制造业目前大部分已经是中国的强项。可能在有些产业中,还不是一些原有国内企业的强项,但是来中国投资、在中国生产、也计入中国GDP的跨国公司的强项,因而也成了中国出口的强项。因此,加入WTO后,贸易空间大了,对我们的制造业出口,会有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影响。今后,中国的外贸还会继续增长。
樊纲指出,2002年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8%,与此同时,没有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紧缩也基本消除,估计今后一二年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他认为,这个8%大概就是我们当前合理的潜在增长率。太慢了有通货紧缩,就业机会增长太少;但我们不需要也不应该追求再快,因为那样可能出现过热和泡沫。
樊纲说,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在民间投资已经有了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宏观政策应该怎样调整?24%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该说已经高于正常水平。如果这种势头在2003年继续保持下去,就应该开始考虑适当减少政府投资,以抵消非政府投资过快增长的效应,至少明年政府安排的投资总量不应该在200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保持相同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逐步地减少政府投资的比重。宏观政策的作用永远都应该是“拾遗补缺”,永远都应该作为一种短期的调节政策,不断地进行相机抉择,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实现“微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