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城已经有3047年的历史,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京城遍地是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光的古迹。在亟待挖掘、整理、修复的文化古迹中,会馆的命运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会馆“这样注解:“会馆,是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
,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北京史学家王灿炽先生认为,会馆大体可分为进京同乡和赶考的举子落脚休息、听榜的试馆;为做买卖的本乡人相互保护照应的行馆。后来行业会馆打破了地区界限,如:正乙祠就属于银钱业会馆,用来供奉正乙天君——财神爷的地方。还有玉器行的会馆、梨园会馆等。由于北京长期以来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甚至府、县几乎都曾在京设立过会馆。会馆实际上成了政治、社会活动的场所,近代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与会馆有关。表面上看,会馆都是一些破旧的小平房,里面却积淀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会馆在南城扎堆儿据考证,京城最老的会馆建于明永乐年间的江西南昌会馆。最后出现的一所会馆是1936年建的湖北大冶会馆。历史上,京城的南部会馆林立。最早调查和记录京城会馆的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会馆有182处。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北京大小会馆有414个。据《京师坊巷志稿》、《都门纪略》、《实用北京指南》等书记载,清末北京的举子会馆约有425处,工商会馆约有32处,两种会馆合为457所。到1949年11月,北京市民政局调查尚存的会馆,其修建于明代的有33处,清代的有341处,民国的有17处,合计391处。这些会馆大部分位于现在的宣武区,崇文区约有38处。缘何京城会馆都集中在宣南?京味作家、《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认为,由于清代实行“满汉分居”,内城,即现在的东城、西城都住着皇族和八旗,汉人不得入住内城,即使像大学士纪晓岚这样的官,也只能住在城外。清朝北京的城圈儿很小,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外就是城外的郊区了。当时的崇文区是漕运码头,做买卖的地界儿,在明朝中叶已成为全城各门的总税关,文人历来轻商,不愿意与商人为伍。而宣南文化又源远流长,文人自然愿意在这儿安营扎寨。当然,文人住会馆不但节省食宿费,还方便读书交流,做学问。乾隆盛世集中了全国一流的学者360人,编纂《四库全书》。为了编这部书,还得有人誊抄、校对,因此参与编辑《四库全书》的就有3000多人,他们中的多数人也住在会馆。
明清建筑统领地域风格巧附京城会馆的建设没有规范标准,不像皇城内的宫殿巍峨、楼阁辉煌,也没有西郊外的水木清幽、园林秀色。大部分为购买的民宅,建筑上都不太讲究。有些会馆人气渐旺,拥挤不堪,就顺便在空地上盖几间平房,并不像王府或大宅门那样根据定制建造,基本上是因财力而定规模。几百所会馆中,以小会馆居多。南横街一带的中山会馆、潮州会馆、绍兴会馆等都是几十间平房的四合院。会馆的建设费用,全部来自民间捐款,官员带头掏钱,财大气粗的多出,囊中羞涩的少拿,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安徽会馆当年是孙承泽的万卷楼,在李鸿章势力最大的时候由他操持修建的,所以比一般王府都豪华,仅占地就9000多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也有徽派的特征。单从建筑上看,会馆的整体布局和室内装潢沿袭了明清的风格,但民俗乡情和地方特色在有经济实力的大会馆中都很突出,加之会馆经常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使会馆的作用已远远大于其原有的功效。比如湖广会馆从嘉靖中期起,历经几次修建,从原来不起眼的一套三进院,成为北京建有戏楼的著名会馆之一,建筑风格体现了两湖建筑讲究主楼高敞,偏院曲折,厅堂隐蔽,亭景精雅的建筑文化特色。特别是道光20年,曾国藩亲自改定设计修建该馆时,在亭榭假山的安置和“风雨丽人馆”斜廊的处理上,完全采用了《周易》“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南派堪舆风格。对北京南城会馆周围的建筑有明显的影响。李鸿章主持修建的安徽会馆则另有“平衡”的韵味,整个建筑的围合空间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讲求形神兼备、聚气藏风、左平右安、避煞通幽的特色。岭南地区的建筑风水讲究对“水”的利用。北京缺水,没有纵横交错的河泊,东莞会馆和粤东新馆采用岭南建筑风水中“借路为水”的办法,把路当做水用,讲求“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饶。”让人不得不佩服前人在建筑文化发展上的独具匠心。
小平房里有“大戏”京城会馆成了为同乡服务的场所,为进京人士提供了理想的公共空间,为士人的集结、交往,形成社会能量提供了特殊的环境。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住在高家寨的蒲阳会馆,他和黄爵滋发动的禁烟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人们一般都知道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虎门销烟,后爆发了鸦片战争,但虎门销烟的“策划”是在北京,却鲜为人知。林则徐当时是湖广总督,他带着禁烟的药方来到京城,与有识之士黄爵滋一道,向朝廷上书,提出禁烟,8天与道光皇帝长谈了8次,最终说动了皇帝。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廷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全国的举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闻耗痛哭。康有为等多名举人拍案而起,冲破封建政府的禁令,起草上皇帝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即著名的“公车上书”。当年,康有为兄弟就住在南海会馆,梁启超住在新会驿馆,而谭嗣同就出生并居住在浏阳会馆,杨深秀曾住闻喜会馆。当年“公车上书“所开大会在达智桥松筠庵,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鼓吹改革的政治团体,其会址设在孙公馆的安徽会馆,立保国会于南横街的粤东新馆。“戊戌变法”其谋划自始至终都是在宣南的这些会馆里。“戊戌变法”是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是中国近代改革史上最悲壮的一页,今天的改革是历史的继承与延续。现今保存最完好的湖广会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热地”。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邀,赴京共商国事,于8月24日下午5时抵京,9月17日离京。期间曾五次到北京湖广会馆,在这里改组了同盟会,建立了国民党。第一次是8月25日上午参加同盟会的欢迎会。第二次是8月25日下午参加国民党成立同盟会,据当时的报纸记载,出席大会的有2000多人,孙中山先生以1300多票被推举为理事长。第三次是8月30日下午参加北京学界欢迎大会。第四次是9月4日下午参加共和党本部的欢迎会。第五次是9月15日参加国民党的欢迎大会。绍兴会馆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路西,其规模不大,只有84间房屋。原来是山阴县会馆和会嵇县会馆,后合并叫山会邑馆,又改名为绍兴会馆。清道光年间,以章学诚为首的两县在京官员,为方便同乡进京应试或官员到京候补,出资建起的会馆。鲁迅在北京一共住了15年,其中7年半的时间住在绍兴会馆,是他一生中除了老家绍兴外,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1912年鲁迅到了北京就住在绍兴会馆,在此写了大量的抨击社会的杂文,并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以后,鲁迅一发不可收,继续创作了《药》、《孔乙己》、《明天》等著名小说和杂文《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及多篇随感录。可以说,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是在绍兴会馆诞生的。绍兴会馆现在是大杂院,仍住着80多户居民。
北京历史的活化石京城历史上的会馆,很多早已星移物换,湮没无闻,难觅其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却不可忽视地存在。京城会馆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更有展现历史名城风韵与魅力的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湖广会馆总经理霍建庆介绍说,京城会馆是逐渐衰亡的。废除科举制,到会馆来的人越来越少,活动也逐渐减少,经营入不敷出,这便是举子会馆走向衰落的原因。民国初期,湖广会馆曾租给中华书局,当时租赁的契约至今还保留着。其它会馆也因寄寓的人少,经营困难,后来成为年久失修的大杂院。行业会馆则逐渐被同业工会等组织代替。“卢沟桥事变”后,京城会馆已经基本关闭。直到1984年,个别有影响的会馆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才有幸被留存下来。京城会馆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特有的风貌遗存,为首都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宽广的人文视野和迷人的京城韵味,也为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北京提供了难得的优势资源。京城会馆与现在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为经济服务有所不同,它们留下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回忆。京城会馆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驿站”,将来只能从史料和记忆中寻觅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京城拔地而起的各省市驻京办事处的豪华大厦,已经承担了部分会馆的功能。文/黄建中摄影/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