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适合当律师”。李忠民那狡辩的模样,倒让别人先乐起来
李忠民既不带山东大汉粗犷之原色,也不见北京人豪放之色彩一袭深色西服,配以海蓝色衬衫,再打上鹅黄碎花领带,他就那样精致温文儒雅地站在中旅大厦的lobby前,同样精致到每一个细节的酒店大堂,和谐温馨地环绕着他,把一份永恒的快乐传递放射出来
李忠民不像北京人,更不像他的祖籍山东人。权因了他,长得秀气。有关祖籍与出生地一说,中国人争论了许多年。老辈们秉承着“叶落归根“,“老本不能忘“的祖训,始终
把祖宗之地顽固套在子女身上,哪怕那晚辈儿出生在“东“,老家却在“西“。老辈的忠诚,总是苦了年青人。让他们最头痛的,就是填写各种表格时遇到“籍贯“那一栏。据说有关部门曾有过将个人籍贯定为出生地的说法,却终是听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没见具体法规,老辈的话就是旨意,中国人一代代的“籍贯“,就这样被流存下来。其实,如果说祖籍是一种基因,它通过遗传,把一方地域之原色,涂抹下来;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则更多的是后天的色彩。令人奇怪的是,李忠民既不带山东大汉粗犷之原色,也不见北京人豪放之色彩。一袭深色西服,配以海蓝色衬衫,再打上鹅黄碎花领带,他就那样精致温文儒雅地站在中旅大厦的lobby前,同样精致到每一个细节的酒店大堂,和谐温馨地环绕着他,把一份永恒的快乐传递放射出来。
“到一个相对差的企业,没什么不好,有时,反而更能体会出人生的价值”。李忠民这样诠释他到中旅大厦的选择2000年4月11日,在中外合资丽都假日饭店做了17年酒店业的李忠民,来到了一家国有酒店——北京中旅大厦。只不过,17年前他是刚出校门的服务员;17年后的今天,他已是这间中型酒店的新任总经理。北三环东边那灰色基调的建筑上,耸立着几簇指向空中、由黄色染上顶端的柱子,似乎强调着它与其他建筑的不同。弧形的廊桥,架设在正面,使它既成了这座建筑独特且稍有诗意的所在,又不可避免地让它成为一道屏障。这,便是中旅大厦。当年,高中刚毕业的李忠民踏进这丽都饭店,是不可能有今日之从容的,甚至对一些从建筑学角度,审美意义并不很高的酒店,也怀着无法解释的敬畏之心。毕竟那个年代,酒店还是一个需要仰视才能到达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了记忆犹新的这份过去,李忠民来到中旅大厦,仍怀着特殊的感情。酒店,是他成为职业酒店经理人的开始;也是他快乐着努力着的起点。选择“中旅“,带给李忠民更多的是挑战和冒险。此时,依托国际展览馆,离首都机场只有10分钟车程,地理位置绝佳的中旅大厦,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开房率仅只50%;员工的工资已不能足额发放,扣减额达到四分之一;为了节省每月电费上的开支,酒店大堂的外墙霓虹灯竟然日夜“瞎“着眼睛。效益不好,员工自然高兴不起来,不快乐的心情又直接影响着手中的每一桩活儿,客人怎愿住进来?恶性循环,像一个怪圈,就这样渐渐吞噬着一个企业的生命。放着好好的丽都酒店管理层不干,偏偏受命于危难,去拾一个很有些苍老与疲惫的摊子。李忠民为大多亲朋好友所不理解。先不说工作环境不如“丽都“,连起码的工资收入,也被远远抛在后面,你说他到底图个啥?李忠民也说不清自己图个啥。本着酒店职业经理人的直觉,他总认为“中旅“不应该是今天这个样子。不是讲究资源的重新配置吗?不是营销已与整合成为一门新兴学问吗?编这些理论的是人,做出这些理论的更是人。就让我们自己去做一个打造理论的人吧,中国的企业还得中国人的理论说了算,干嘛动不动就把国外的那一套搬来吓唬人。从本能到能动,李忠民开始了他在中旅大厦打造“管理理论“并付诸实践的征程。他以为,这样的征程,于自身更富挑战性,对价值更有增值率。他想在这样的征程中,重新证明自己。
“管理,一个是‘管’;一个谓‘理’。管是命令和强制;理是动情与喻理。两者巧妙结合,才能称之为‘管理’”。李忠民这样诠释他打造管理理论的基础李忠民记忆深处有一段人情味十足的往事。在“丽都“做服务员仅两年,就被提为经理,最直接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上的着装变成制服。是为了方便客人,还是为了明确职责,酒店统一而又区别明晰的着装,是等级最为严明和外化的表现。从进酒店的那一天起,李忠民就摹想着自己身着制服的样子,毕竟他是个秀气高挑而又理想色彩浓郁的青年。这天夜晚,担任值班经理的李忠民走出办公室去查夜,大堂里两个老太太清洁工正在擦地,刚打上蜡的地板亮光光的。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他,天性便格外尊重老人,他不忍踩坏那锃亮的地板,与老太太们打声招呼,特意绕个大圈子走开去。走了一半,突然想到办公室的门儿没有锁,只得往回返,恰好听到这俩老太太正在议论“李忠民“。一个说:李忠民这小伙子不错,年纪轻轻当了经理,却一点也不抬架子。另一个说:就是,那孩子办事挺礼貌,什么时候都先与服务员打招呼。仅只一分钟,俩人的话题转开了,却让李忠民心里暖和了好一阵。从此,无论他坐到什么职位,与每一位遇见的员工打招呼,成为他的职业习惯之一。这习惯一直保持着,直至今天,从未改变。两个职位级别最低员工的话,竟产生了无法预期的效果和影响,竟诞生了二十年未改的习性与准则,至今,李忠民仍惊叹这力量之伟大。然而,那时的他并没有思索太多。那颗年轻而跳跃的心啊,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舒适而温馨;在充满亲情的关爱下,熨贴而真诚;在朴实无华的称赞下,更向往善意和崇高。将心比心。老百姓最普通不过的话语,却包含着精辟的管理理论之核心。李忠民后来想,当年自己最舒服之处,不就是听到朴素真诚的一句赞扬吗?这赞扬把人性中善意的、渴望崇高的部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终于产生了一股力量。这力量是伟大的,是无可估量的,也是可以创造一切的。如果每一位员工在“中旅“,在我们自己的酒店里,都能获得当年与自己同样的感受,凝聚的将会是怎样一股力量?就给员工们提供这样一个空间,打造这样一个舞台吧。李忠民以情感人,以理喻人的管理方式“出笼“了。把关闭的酒店大堂顶灯、外墙霓虹灯开亮、给多年未发奖金的员工发钱,是他在“中旅“放出的第一枚重型炮弹。第一次员工大会,他讲话:一个企业要省钱,两个地方动不得脑筋。一是消费者身上不能省,你省他就省,他口袋里的钱怎么掏出来?二是员工的钱不能省,你省他在活上找“齐“,企业仍然得不偿失。大伙一听这话挺对味,忙问:没钱怎么办?李忠民接着说,每天我保证多开一间房,你们营销部也保证多开一间房,这点钱就出来了。大伙再一听,这话挺实在,没有大话空话,目标又明确,那就干吧。这边等着散会,那边却听总经理说大伙儿留一下。“今天酒店发钱,每人400元。“人群一下就炸了锅,新来的总经理好呵,一来就发钱。钱,满足了员工原始而又基本的需求,李忠民就想着怎样往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去推动。毕竟支撑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不是那不可能天天发的“钱“。也许是天赐机缘,各大酒店被通知参加统一组织的大型消防演练活动。那时的“中旅“,就像个久病初愈的病人,员工虽然来了积极性,但整体素质、基本技巧,都无法走在人前。李忠民找来人事部经理,吩咐道:给参加活动的员工每人买套衣服,着装整齐精神点;到体育场那天,记住带上几个大垃圾袋。一定要保持中旅大厦所坐的地方,干净整洁,不留一点儿垃圾杂物。员工出发前,他又特意集队提要求:参赛成绩好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保证你们每个人都完好无损地回到酒店来。李忠民说这话时的真诚,再配上他良好职业素质表现出的热忱细腻与关爱,让员工们获得被重视被尊重的最佳感受。结果,这一天“中旅“大出风头,员工的精神面貌、良好素质,第一次把中旅大厦推到北京酒店业的前台,人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同行不得不开始关注,关注这个一度被亏损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国有企业。当然,中旅大厦受关注,自有值得关注的理由。李忠民出任总经理的4月份,“中旅“客房出租率排在北京酒店第25位;一个月后,这个排名就上升到第18;到了7月份,直线窜到第8位;终于,短短四个月后,位居“第一“的座次,头一回落到了中旅大厦。7月11日,李忠民到“中旅“整整三个月,他又一次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公布业绩后,员工们瞪着眼睛不敢相信,整个冷了半天场。那场景,把李忠民也感动得一塌糊涂。良久,他轻声地说: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我们就为自己鼓鼓掌吧。掌声热烈而激越,把员工们的心都拍动了。会议之后,每个员工又领到600元奖金。这次,他们再没有第一次的不安与惊喜。总经理说了,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我们还可以干得更好。他们同时更加知道,“中旅“的春天来了,离秋天还会远吗?
“情理,打动的是人心,促动的是感情;管理,训练的是素质,培养的是技能。”李忠民这样诠释他升华管理品质的认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李忠民用这样的开始,获得了员工的认同。然而,酒店业流畅的服务、前后台紧密的衔接,都对酒店从业人员提出了高技能高素质的要求。仅仅说情喻理,是不能把人的素养和技术提高的。调配高品味高素质的部门经理、建立合理而严谨的规章制度,是李忠民上任之后,打出的第二记重拳。这时,中旅大厦国企的特色露了出来,它与现代管理体制最大的悖离,就是这儿的管理被牵扯在方方面面不可理喻也无法理清的关系里。它不那么单纯,不那么纯粹,甚至最时髦最精辟的理论,面对它也像自己把自己缚在了蚕丝里。所谓功夫在诗外,国企的改革与管理,最能体现一斑。李忠民同样要面对这个逃脱不了的命题。员工来源,很多为熟人介绍,关系安排,在一个最讲求规范的企业,却散漫着不规范的人事气息;部门之间,经常为小事摩擦吵闹,互不服气,在一个最需要协作精神的地方,却漂浮着不团结的紧张空气。扭转这种积习,李忠民从配置高品味高素质的专业部门经理人开始。几个月的实践,已让“中旅“的员工对新任总经理服了气,此时再来搭建企业之架构,时机已经成熟。“招兵买马“的过程简短而顺利,好几位共过事的专业经理人走来,与他再度携手,有的甚至是降了工资“跳槽“的。他们说:我们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受。简短的一句话,却让李忠民心存无限感激。人与人之间的感受,也正是他一直倡导和着力在企业培植的。人心相通,向往崇高,感受和谐,他对管理的诠释,在这儿再次得到验证。企业架构在合理和谐的位置,就像一台机器配置好全部零件,接着就是让机器在润滑的过程中高速运转。此时,他碰到一件看起来棘手的事。酒店每日早会,甲经理对乙经理管辖范围的事,指出了缺陷。当众让乙经理出丑,特别总经理也在场,乙经理当然不高兴,接着就针对甲经理的工作予以反击。散会后,李忠民分别找两个经理谈,他传导出的一条重要信息是:我并不关注这个问题出在哪,因为哪方面出了问题,管辖的经理必须去解决,这是你份内的事,你只需把解决好之后的情况,报告给我就行了。但是,我关注的是你用什么方式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以正确的方式接受别人意见的人,才可能更好更完善地去解决问题。哪怕别人的意见并不全对,不也同样提了个醒吗?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协作精神。几次谈话,李忠民的观点不断灌输给部门经理,他们渐渐明白了总经理真正在意的是什么。陈旧的一味以为被别人提了意见,在总经理面前脸上无光的狭隘概念,被为企业大目标而团结协作的精神所改变,认识问题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在这样的调节中,上升到新的层面。部门经理产生矛盾的方式,多种多样,面对它,李忠民颇有些“万变不离其宗“的大将风度。又是两位经理人,分别到他这儿来告状,气不顺,说的话儿当然也不好听。告完状,还硬逼着总经理表态。李忠民说:你想想,这个人有没有长处?告状的双方都没想到总经理会是这反映。两人也都不愿领导说自己是不客观的人,就想吧,两人把对方的好处优点想出一大堆。李忠民籍此分别传达的,也是他们互相表扬的信息。结果,双方达到理解,又快快乐乐地共事了。冲着这几个回合,李忠民为中旅大厦搭建的工作平台,已在平稳宽厚自然上进的线条上延伸。每个人该干什么,怎么干,再不用明说,自己感觉去吧,如果你不行,还敢不敢、能不能在“中旅“这块地儿上呆?风没动,水没动,云没动,是你的心在动。
“严格管理是通过喻情实现的。老百姓说:有理不在声高。说的就是管理上的道道。别看这话朴实,托起的却是一个生命的未来”李忠民这样诠释他对管理内涵的体认曾经,李忠民给所有员工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母亲去幼儿园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她想听听老师对她孩子的评价,恰恰老师的评价特差。老师说:咱班一共有20多个孩子,就您这个孩子最调皮,我们甚至怀疑这孩子有多动症。回家带他到医院去看看。这个母亲本来挺开心的,这是第一次参加宝宝的家长会,却听到老师一顿数落,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母亲回到家,孩子天真地问:老师说什么了?母亲对孩子说:老师表扬宝宝了。原来宝宝只能在板凳上坐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老师说全班20多个小老朋友,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孩子特别开心,一口气吃了两碗米饭,而且不要妈妈喂。孩子长得真快,转眼上小学了,这个母亲又去参加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个学生,您的孩子数学考了41名。母亲不开心地回家了,孩子还是在等着。母亲仍然没有批评孩子,只是说:老师跟我说你原本就不是一个笨孩子,如果你平时再努点力,做作业再细心一点,你会比同桌同学还要学得好。母亲知道,自己孩子的同桌这回考了第20名。拿了第41名的孩子本来以为会挨骂,两眼早没光了。可听妈妈这么一说,顿时双眼发亮,立马儿变得特别勤快,第二天还比妈妈早起了半小时。孩子初中快毕业了,母亲参加家长会时,一直等着老师点自己孩子的名。可直到家长会结束了,老师也没提。母亲沉不住气了,走到老师身边问。班主任把头一低,半天才吐口:您这孩子呀,这次要考市重点可能有点悬。母亲第一次带着老师没有责备的话回家了。走到校门口,孩子正等在那。母亲对孩子说:我问了你们班主任,他说你现在表现特别好,如果你能够再加把劲,这次还真有希望考上市重点。这段经历之后,孩子高中毕业了。高考结束没多久,学校突然往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让孩子去一趟。母亲在家就开始猜,似乎预感孩子高考不成了。结果儿子不到半小时就回来了,跑进家门就把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扔到了桌上,抱着妈妈就哭了。孩子说:我自已其实特有自知之明。我从小就调皮,给您添了很多麻烦。但我知道,从小到大,只有您支持我,鼓励我,所以我才有了今天。听到这儿,母亲也控制不住了,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故事讲完了,李忠民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散了会。人心的深处,都有那最容易被触动的一隅。好好善待周围的人,给他们一种赞美,他们会比你想像得更伟大。有点相似的事情,也出现在“中旅“。几个被降为副职的经理,依然干得特卖劲。有人听说了,禁不住夸赞李忠民:你真有本事。能上不能下,从来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服了气?李忠民回答道,不是我有本事。我只是告诉他们,也许坐在副职的位置上,对他们更合适。我希望通过调整,加强企业的推动力。他们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面对服从了调整,是他们自身内心深处高尚的东西起作用。他们真的让我很感动。理智和宽容的态度,继续努力的工作,让他们在我心中的形象特别高大。说这话时,李忠民的人格魅力,尽显无遗。把严格的要求,转化为情理,春风化雨般传导给员工,李忠民认为这已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要做正确的事,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做事,他对管理内涵的体认,用得是最普通的百姓平常心,结合的则是最高端的行为管理学。朴实精深的理论,托起一个生命的未来,李忠民为这未来奔忙。偌大酒店,开房率已从三年前的50%上升到85%,热销季节更达100%;三年前的150套客房,已增建到近300套,今后一到二年内,这个数字还将上升到400套;每间客房都可宽带上网;商务功能的区域更加扩大;健身房、中西餐厅强调特色和精品,价位区间更适合有强大消费潜力的国内商务旅游层……在李忠民的理想中,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大中型酒店,正是“中旅”的未来。适应北京商务圈的构建和环路的建设发展,李忠民在把酒店内部的各个细节都强调到精致极限时,又把眼光投向外部立面的改建。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三环京城商务圈内,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中旅大厦。职业特征,在李忠民身上很明显。可他说,他的最佳职业,并不是酒店管理经理人。那么,你的最佳职业是啥?“我更适宜做律师,因为我会狡辩,狡辩得还特让人信。“即使幽默,李忠民也那样温文儒雅,一点儿也不见“坏“模样。予人快乐,给人愉悦,李忠民,一个最好的酒店职业经理人,却偏偏欲擒故纵。这样的“狡辩“倒让别人先乐了起来。文/王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