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寿根
南京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后(210093)
电邮:renshougen@sohu.com
内容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成立区域经贸组织以强化竞争优势已是国际潮流。本文一方面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几个国外的示范自由贸易区,另一方面从模仿经济学的角度,在理论层面对自由贸易区进行深刻剖析,提出模仿优势假说;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模仿优势,并提出了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这是我们进一步研究自由贸易区的税收问题的重要前提和必备参考。
注:该文在深圳国税局内部刊物《税收问题与对策》(2002年13期)发表时得到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的批示(深圳市政府办公厅有专门办文编号)
一、引言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发展本国经济、抵御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增强中国内地港澳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在亚洲、甚至在世界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增强中国内地港澳防御经济风险和经济波动的能力,有助于为中国进一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标准解释,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达成协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对自由贸易区的解释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一个对这些组成领土产品的贸易,实质上已取消关税和贸易限制的集团(关贸总协定其他条款规定者除外)。世界贸易组织把建立自由贸易区视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允许各成员国或各成员可连其领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相对依次递进的其他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货币联盟(Monetary Union)、经济—政治联盟(Economic-political Union),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形式。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合约方内部取消贸易障碍,实现自由贸易,但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二是通常采取原产地规则。
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均为独立的关税区,在其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既符合自由贸易区的一般理论要求,又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但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自由贸易区必须按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要求进行操作。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规则主要来自《1947年关贸总协定》第24条和《1994年关贸总协定关于解释第24条的谅解》。可以将其中有关的具体规定归纳为六点。第一,成立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为便利组成自由贸易区的各领土之间的贸易,不得提高壁垒,即大体上不得高于或严于未建立自由贸易区时各组成领土对未参加自由贸易区的各成员所实施的关税和贸易规章的一般限制水平。第二,任何成员决定加入自由贸易区,或签订成立自由贸易区的临时规定,应具有一个在合理期间内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和进程表。第三,任何成员决定加入自由贸易区,或签订成立自由贸易区的临时协定,应及时通知成员全体,并应向其提供有关拟议的自由贸易区的资料,以使成员全体得以斟酌向各成员提出报告和建议。如果成员全体发现参加协定各方在所拟议的期间内不可能组成自由贸易区,或认为所拟议的期间不够合理,成员全体应向参加协定各方提出建议,如参加协定各方不准备按照这些建议修改临时规定,则有关协定不得维持或付诸实施。第四,成立自由贸易区计划或进程表的任何重要修改,应通知成员全体。如果这一改变将危及或不适当地延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员全体可以要求同有关成员进行协商。第五,为达到自由贸易区的过渡性临时协议,合理期限在特殊情况下才允许超过10年,当一项协议的成员认为10年不够时,则须向货物理事会提供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完整解释。第六,成立自由贸易区要接受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的检查,并定期向世界贸易组织理事会作出协议执行情况的报告。
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的同时,模仿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做法。本文的第二部分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几个国外的示范自由贸易区。本文的第三部分从模仿经济学的角度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模仿优势假说。本文的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模仿优势。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
二、国外自由贸易区:案例分析
案例1:北美自由贸易区
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主要内容为经过10年的过渡期,双方逐步取消关税,实现投资自由化。1992年8月12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1993年7月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又签订了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补充规定,决定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降低和取消关税。从协定生效之日起取消美、加、墨三国间80%商品进口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其余20%商品进口关税在5-15年内分阶段取消;对区内生产的农产品在10-15年内取消进口关税和许可证。二是开放金融市场。墨西哥在7年内取消对美、加银行及保险公司的限制,在10内取消对证券公司的限制。成员国一致给予所有的北美金融公司“国民待遇”。三是采取原产地规则。为了防止非成员国商品通过转口方式进入区内享受关税优惠待遇,禁止成员国靠进口原料和零件进行简单加工或组装后形成的制造品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对来自区外商品采取原产地规则。四是保护知识产权。严格遵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规定,对成员国登记的产品及其他专利产品至少保护20年。五是公平招标。六是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美、加、墨三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至少获得了五个方面的利益:第一,扩大了对加、墨两国的出口;第二,进入墨西哥的能源、金融、电讯和服务等领域;第三,充分利用了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第四,扩大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如指掌产业结构升级;第五,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加拿大获得的利益主要包括扩大了对美、墨两国出口,促进了对美、墨两国投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等。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促进了经济增长。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墨西哥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大大增加,美、加国际金融组织还帮助墨西哥摆脱了金融危机。第二,吸引了大量外资。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美、加两国将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迁至墨西哥,加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扩大对墨西哥的投资,使墨西哥外资大量增加。第三,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导致三国不平等竞争,因经济结构产生的一定时期的失业增加等。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只是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吸引更多的合约方或主动与其他美洲国家共同建立规模更大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案例2:中欧自由贸易区
1992年12月21日波兰、原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国签订了“中欧自由贸易协定”(CEFTA),成立了中欧自由贸易区。中欧自由贸易区成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中欧内部贸易自由化的提高,为加入欧盟创造条件,最终溶于欧盟一体化。CEFTA要求合约方必须是WTO正式成员,必须是欧盟联系国。中欧自由贸易区由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解体演变成4个国家组成。波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于1996年1月吸收斯洛文尼亚加入中欧自由贸易区,并先后于1997年7月和1997年底正式吸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中欧自由贸易区。中欧自由贸易区合约方约定:一是从1996年1月起开放工业品贸易市场,取消农机、化工产品、木材、化妆品等产品的关税,将钢材、鞋、机电产品、部分纺织品等产品的关税减半,且从1997年起取消部分敏感产品的关税;二是从1996年起将农产品和食品的关税平均削减50%;三是实行原产地累加规则,即对取得原产地证明的,区内每一合约方商品中所包含的从另一合约方进口的产品,不视为进口;四是启动贸易协调机制。
案例3:欧盟——拉美自由贸易区
1998年7月,欧盟与墨西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谈判,于1999年11月24日达成协议,并于2000年3月23日正式签订欧盟—墨西哥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2000年7月1日生效,规定欧盟与墨西哥的双边贸易于2007年前发展成为完全的自由贸易关系。1999年6月,欧盟与拉美国家决定在欧盟和拉美南方共同市场的阿根延、巴西、巴拉达和乌拉圭,外加智利的20个国家中先实行自由贸易,为建立未来的欧盟——拉美自由贸易区提供示范,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就有关开放市场问题每年举行三次谈判。在2000年11月举行的谈判中,南方共同市场已同意从2001年7月开始逐步降低关税。这标志全球第一个洲际大自由贸易区欧盟——拉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另外,欧盟还推出并正在实施欧盟——地中海自由贸易区、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等洲际自由贸易区。
三、自由贸易区理论分析:模仿优势假说
(一)现有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假说
自由贸易区实质上是国家或地区层次意义上的贸易利益主体之间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障碍方面达成的一种合约。作为替代性的制度按排,自由贸易区是合约方相互之间博弈的结果,由此获得的均衡解在一定意义上是符合效率要求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其他制度安排,自由贸易区是优化选择的结果。
国际经济学关于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理论分析的一个标准模型是维纳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模型(Viner,1950)。①传统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导致的结果是世界福利最大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的建立符合自由贸易偏向,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即使没有实现福利最大化,但至少也提高了福利水平。维纳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他建立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模型的理论含义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不等同于向自由贸易靠拢,它一方面促进了合约方之间的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阻碍与非合约方之间的贸易。这种效果导致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同时并存。贸易创造是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合约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或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是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的合约方用从伙伴国进口的较贵的商品替代原先从非合约方进口的较为便宜的商品。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强度的对比。
巴拉萨(Balassa,1961)提出“动态效应”假说分析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的动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创造大市场效应,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二是加剧合约方之间企业竞争的激化;三是产生间接引向作用,吸引非合约方的直接投资;四是导致贸易创造的利益集中于某一合约方,引起收益分配不均;五是使企业的经济外部性对成本结构产生递减影响。
约翰森(Johnson,1965)提出“公共商品”假说对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进行了分析。约翰森分析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提出了四个假设条件。一是工业生产不是一个综合变量,而是由不同产品组成,其中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二是不同的国家与非工业生产相比,在工业生产中也具有不同的总体比较优势;三是不允许有出口补贴;四是没有一个国家具有卖方或买方垄断力量。约翰森指出,关税为贸易保护政策提供资金来源,受保护的工业生产具有边防额外成本(包括边际私人消费成本和边际生产成本),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在关税削减存在差别的情况下(从非歧视的情况开始),会出现两种有利情况:一是每个国家都能使其贸易伙伴增加工业产品出口,而不会因转向第三国进口,对它自己的工业生产造成损失(贸易转移);二是其贸易伙伴的工业品向本国出口的增长会等于在同一国家中工业生产的削减(贸易创造),从而使第三国无法获益。约翰森“公共商品”假说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会由于规模经济而提高效率;二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均会给合约方带来收益;三是对同意特惠的国家来说,贸易转移优于贸易创造。
(二)模仿优势假说
上述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理论假说对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的分析侧重于静态和动态效应分析,存在明显缺陷。它们对自由贸易区中的一些重要现象未予以解释。首先,现有理论假说几乎与发展中国家不相关,它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无法满足其理论假说条件(Brown,1961;Hazlewood,1967,1975;Robson,1980,1983),因此,现有理论无法解释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在逐渐增多,尽管发展速度较缓。其次,现有理论不能解释特定自由贸易区合约方数量动态递增的现象。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建立初期仅有美国和加拿大,后来才有墨西哥的加入。为什么墨西哥在建立初期不加入,而在美加自由贸易区运行一段时期加入。再次,据世界贸易组织估计,目前全球已出现135个自由贸易区(包括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协议,仅从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就有100多个自由贸易协议报送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世界自由贸易区总量如此之大,且从总体上看存在不断递增的趋势。现有理论未做出解释。最后,自由贸易区扩张的最终发展方向是什么,现有理论也未进行分析。
本文从模仿经济学角度提出模仿优势假说对上述现象予以解释。
发展经济学提出的后发优势,实质上就是模仿优势。后发优势的核心是通过模仿创新者的优质品(包括技术、组织形式、制度等)来获得发展的收益。与此相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后发劣势的概念(杨小凯,2002)。它指这样一种现象:经济发展中的后起者往往有更多空间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因为制度改革比模仿技术更痛苦,更触痛既得利益,更多模仿技术的空间反而使制度改革被延缓。这种用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的策略,短期效果不差,但长期代价极高。这种理论明显误入歧途。它没有正确理解后发优势的实质,也就是没有正确理解模仿优势。“后发劣势”持有论者,曲解了制度模仿,或者仅从狭义角度理解制度模仿,从而得出“后发劣势”理论。事实上,制度模仿是一种广泛的概念。比如,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中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对这种制度(组织形式)的模仿可以获得后发优势或模仿优势。此外,“后发劣势”持有论者混淆了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的差别,认为两者可以相互替代,而且忽略了模仿所需要的条件(制度模仿所需的条件比技术模仿更严格)。
从是否为理性角度划分,模仿可分为理性模仿与非理性模仿。理性模仿是一种博弈的结果,是优化选择的结果。当模仿预期边际收益低于模仿预期边际损失时,模仿行为就不会产生。从社会总体看,非理性模仿是指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这种行为源于模仿从众律。从是否为主动角度划分,模仿可分为主动模仿和被动模仿。相对创新而言,模仿可以节约所有的创新成本,由此可以获得模仿优势。比如,一项技术发明需要大量的开发成本、试制成本,且可能面临失败带来的风险成本等,而技术模仿可以节约这些成本,从而获得模仿收益。相比较,技术模仿所需的成本(比如学习费用)较低。熊彼特结合创新对技术模仿有精辟论述。再比如,商业领域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超市”(这种商业领域中的制度安排明显优于传统的售货员与顾客面对面的组织形式)出现后,商家纷纷模仿,使“超市”这样一种商业组织形式迅速蔓延开来。这种制度模仿可以带来收益,比如节约了市场调研费用、试行费用、开发费用等。而且模仿者可以通过二次创新,改进创新者发明的“超市”,比如改观超市布局,从而获得模仿优势。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充分说明了模仿优势。该理论指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既给被投资国或地区带来了资金,同时又带来了技术示范(技术扩散),被投资国或地区可以进行技术模仿,其结果是技术创新国的技术垄断优势逐渐丧失,且把这种优势转向给其他国家。这种转移可以理解为技术模仿国在模仿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创新(新的技术嫁接)改进了原生产技术。产品技术优势转移引起贸易结构变化,即起初为出口国的可能成为进口国,而技术模仿国由最初的进口国变成进口国。模仿优势动态轨迹表现为模仿优势递减。当模仿者越来越多时,模仿优势会逐渐耗散,即模仿优势随时间推移和模仿人数增多会逐渐减少。
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迅速发展与模仿行为密切相关。其中涉及四种模仿行为。一是主动模仿。当自由贸易区作为制度创新出现后,其产生的示范效应提供一种刺激,一些国家或地区受利益驱使,出于理性得失考虑,主动模仿,相继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主动模仿是模仿者权衡模仿边际得失作出的理性选择。二是被动模仿。当一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后,与他们存在国际贸易竞争的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被迫也建立或相继加入自由贸易区。因为如果他们不建立或不加入自由贸易区,在国际贸易领域必定处于劣势,最终遭受经济损失。被动模仿同样也是一种理性选择,是一种博弈的结果。三是非理性模仿(羊群行为)。当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后,一些国家采取从众行为,进行模仿,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四是上述三种模仿行为的加总或混合。有些国家或地区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既有主动模仿的因素,又有被动模仿或非理性模仿的因素。
模仿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是明显的。一方面,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存在大量的初始创新成本和费用,包括签约过程中的一系列费用(调研费、谈判费、会务费等等),另外还有风险成本、政策调整成本、技术设置成本等。通过模仿可以节约大量的初始创新成本和费用,同时还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并通过二次创新,改进现有做法,从而获得模仿优势(后发优势)。另一方面,自由贸易区为一合约方模仿其他合约方的创新品提供了便利,由此也可以获得模仿优势。一个自由贸易区建立,会遇到由此带来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问题,进而可以引起合约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即可能给合约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波动,同时,在运行初期,还可能存在磨合问题。通过对自由贸易区示范人的模仿,可以从中总结教训,设法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建立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优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虽然起初或相当一段时期内未见起色,但至少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自由贸易区模仿优势同样遵循模仿优势递减律。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安排中,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次优选择、权宜之计。相对其他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避免由贸易自由化进程过快导致的合约方的产业崩溃、经济剧烈波动、大量失业。比如,选择货币联盟,可能不利于合约方弱势产业的保护和发展,从而引起大量失业。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未建立或未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国家或地区感到一种外在压力,于是进行模仿,纷纷建立或加入自由贸易区。这样,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区会越来越多。其结果是自由贸易区的优势随着模仿者的增多而递减,最终趋于零,模仿优势最终也趋于零。自由贸易区模仿优势的丧失从另一方面看会刺激国际经济组织的递进和创新,共同市场、货币联盟、经济一改联盟会由模仿的作用相继出现,最终世界经济完成全球化进程。
四、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模仿优势
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可以模仿世界各地已经成立的自由贸易区的做法,从而可以获得模仿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通过模仿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促进中国内地港澳三地经济发展。推行贸易自由化有多种选择和途径,如建立共同市场、货币同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也是一种选择。当面临推行贸易自由化与保护弱势产业两难选择时,建立自由贸易区是理性选择。从国际实践提供的示范中可以发现建立自由贸易区一般都不同程度地推进合约方经贸发展,同时对弱势产业又不会产生大的冲击。比如,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初建立时,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的贸易额仅为1500亿美元,1998年12月三国贸易额增加至5200亿美元,比建立初期增加2.46倍,同时三国幼稚产业未受到大的冲击。即美加墨三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解决了推进贸易自由化与保护幼稚产业的两难问题。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就解决上述两难问题提供了示范。中国内地港澳进行模仿,采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同样有助于解决上述两难问题。这样便获得一种模仿优势。
其次,现有的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模仿示范样本,由此可以节约建立自由贸易区创新所需成本。选择建立自由贸易区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应注意哪些问题;自由贸易区运行中可能会遇哪些问题等等。如果没有示范,无法进行模仿时,就会发生大量的创新成本。而通过模仿,可以节约大量的创新成本。目前,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区成功的范例(示范)较多,他们有现成的操作方式、技术设置方式可供模仿。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可以通过模仿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创新,从而获得模仿优势。
最后,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可以产生示范效应,形成模仿“诱导”,扩大自由贸易区的规模。按照斯密、李嘉图的技术差异论和赫克歇尔、奥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由合约方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力。布兰德和克鲁格曼(Brander and Krugman,1983,布兰德和斯宾塞(Brander and Spencer,1984)以及奈文和菲利普斯(Neven and Phlips,1984)发现在一个只有一种完全相同产品的世界里,双向贸易也能发生,这源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因此,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既有助于两岸三地行业间贸易,也有助于行业内贸易。从长期来看,中国同更多的国家或地区建立自由贸易是理性选择,是符合国际经济运行规律的。而两岸三地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两种示范效应。一种是刺激示范效应,一些地区受到刺激会采取被迫模仿的方式申请加入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另一种是诱导示范效应,一些地区由利益诱导,由于理性得失考虑,会主动模仿,申请加入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两种示范效应的累积结果是以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为雏形的自由贸易区规模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形成亚洲自由贸易区,同时,当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模仿优势随合约方增多趋近于零时,新的递进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安排会出现,从而可能形成亚洲共同市场和亚洲货币联盟(亚元)。
五、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战略选择
(一)采取“速成式”战略,尽快创造示范效应
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目的是提升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使中国尽快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与建立自由贸易区。这种重要性和紧迫性源于三点。其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上掀起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浪潮,对中国构成了的巨大压力。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但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可享受的最惠国待遇,从而不利于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据WTO统计,目前,贸易量排在世界30名以内未签订任何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地区)或经济体只有中国内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从动态情况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逐步向外扩张,其最终目标是建立美洲自由区,日本分别与韩国、新加坡正在谋求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且日本还谋求与墨西哥、智利谋求建立太平洋5国自由贸易区。这些都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构成巨大压力。其二,优化贸易战略的需要。美国从2002年3月20日起正式启动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对来自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等国的钢铁制品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这是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美国是中国钢铁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美国201条款的实施对中国钢铁出口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此次贸易争端即使寻求世界贸易组织下的解决,至少也需要一年时间。这意味着中国钢铁出口面临的困境短期内不会消除。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贸易风险依然存在。克服此种风险的重要措施是优化贸易战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达到优化贸易格局的目的。其三,尽快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可以为中国进一步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创造谈判优势。
中国在短期内1-2年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首先,中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强,香港的转口贸易中相当一部分是内地进出口产品,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中心,在服务贸易方面有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港澳已经形成了互补互利、互相促进的经贸合作关系,为短期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创造了前提。20世纪80年代港澳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内地港澳经济的发展。其次,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中国已承诺开放法律服务(不包括中国法律的服务)、会计审计服务、零售服务(烟草除外)、证券服务、咨询中介服务、金融租赁、寿险、健康险服务等服务贸易领域,而港澳在这些服务贸易领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尽快建立中国内地港澳港澳自由贸易区有助于中国内地在5年后对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开放服务贸易积累经验,增强自身抗御能力,提高服务贸易运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使港澳获得进入内地市场的先机,先行占据内地市场一定的份额。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是一国两制原则下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关税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相对于不同国家之间组建自由贸易区更易操作和协调。
(二)充分发挥模仿优势,减少交易费用,趋利避害,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佳效果从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区运行状况看,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范例。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可以充分利用模仿优势,吸取正反两面的经验,尽量减少风险。从成功的范例看,其经验可归结为三点:一是合约方积极开展产业内贸易,实现各合约方的规模经济;二是合约方对内部市场的依赖性强,合约方合作意识较高;三是合约方经济制度、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基本相同。从失败的范例看,其原因为:一是合约方之间产业内贸易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二是合约方对共同市场的依赖性弱;三是存在离心偏向,即合约方存在与非合约方进行贸易的倾向。
世界各地自由贸易区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因此,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应进行模仿,坚持原产地原则。原产地产品有其判定标准。这个判定标准为成品价格50%以上是自由贸易区合约方生产的产品。世界贸易组织对原产地规则的解释为:各成员方为了确定贸易上的商品原产国而采用的法律、规章、普遍适用的行政命令或措施。世界贸易组织对原产国的定义为:完成整体产品制造的国家,或若有一个以上的国家参与了一个产品的创造,则是对产品进行实质性改变生产的最终国家即为原产国。坚持原产地原则主要是为了防止非合约方产品从关税低的成员方进入自由贸易市场后,再转到关税较高的成员方。
建立自由贸易区有不少具体细节问题。比如“一线”、“二线”的设置,港资(澳资)企业的认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等,有关这些技术性问题,现有自由贸易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借鉴并模仿,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获取模仿优势。
(三)确定步骤,形成强势,最终实现亚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
国际经济学奠基人、“欧元之父”芒德尔提出亚洲需要并且可能出现一种通用货币,这个货币体系应当以日本、韩国和中国为中心,中国应该保持现在的汇率政策,并且在国际货币市场有所作为。③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否则,会对亚太地区经济造成不稳定的影响。中国建立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形成强势后,应有步骤地吸纳更多的合约方。
首先,吸纳中国台湾加入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对中国内地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较高。尽管2000年以来,中国台湾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大幅锐减,但对中国大陆出口依存度依旧增强。目前,中国台湾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其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问题。而要解决解决结构问题,首选途径是进一步融入贸易自由化。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形成强势后,会对中国台湾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中国台湾加入中国内地港澳应是理性选择。
其次,吸纳日本、韩国加入中国内地港台自由贸易区。中国台湾加入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以后,这个自由贸易区的强势会进一步扩大,进而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吸引日本、韩国加入。中国、日本和韩国三方经济互补性强,建立自由贸易区具有天然的优势。日本和韩国一直是中国较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低。例如,1995-1999年期间,中国创造业每个劳动力年成本为729美元,日本为31687美元,韩国为10743美元。中国、韩国、日本都是世界贸易大国,区域内贸易与投资比重高。
最后,积极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吸纳南亚各国,最终建立亚洲自由贸易区。1987东盟提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1992年1月签订了《促进东盟经济合作和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决定从1993年起在15年内实现自由贸易区。1994年东盟又提出在5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中国已于2000年提议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因此,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可进一步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会“逼迫”南亚各国模仿,加入自由贸易区,最终建立亚洲自由贸易区。
注释:
①国际经济学关于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一般性理论分析几乎是一致的。虽然自由贸易区相对关税同盟而言,没有共同对外关税,但对非合约方的关税却是有差别的(一般高于合约方)。
②模仿经济学是以“模仿”为核心概念构建的一门经济学。它属于经济学与社会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③芒德尔于2002年3月23日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演讲阐述这些观点。
主要参考文献:
1、大卫·格林纳韦:《国际贸易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
2、佟家栋:《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胡鞍钢:《建立中国、中国香港特区、日本、韩国三国四方自由贸易区设想》,《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4、华晓红:《对内地与香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几点看法》,《特区经济》2000年第2期。
5、喇敏艺:《中欧自由贸易区的运行及其对我国的挑战》,《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黎国焜:《21世纪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7、杨小凯:《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和劣势》,2002年,http://forum.ccer.edu.cn
8、张灼华:《WTO框架下粤港澳合作模式的探讨》,《特区经济》2002年第1期。
9、郑先武:《欧盟—拉美自由贸易区现状及前景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1年第5期。
10、左连村:《关于建立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思考》,《特区经济》2002年第1期。11、Balassa,B.(1961),“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Homewood,Ⅱ:Irwin.
12、Brander,A.and Krugman,p.(1983),“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3,313-321.
13、Brander,A.and Spencer,B.J.(1984),“Tariff Protection and Imperfect Competition”,in Kierzkowski(1984).
14、Brown,A.(1961),“Economic Separatism Versus a Common Marke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13.
15、Cooper,C.A.and Massell,B.F.(1965a),“A New Look at Customs Union Theory”,Economic Journal,75.pp.742-747.
16、Corden,W.M.(1971),“Theory of Protection”,Oxford Clarendon Press.
17、Corden,W.M.(1972),“Economies of Scale and Customs Union Theo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0,pp.465-475.
18、Hayek,F.A.(1941),“The Pure Theory of Capital”,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Hazlewood,A.(1967),“Affican Integration and Kisintegr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Heckscher,E.F.(1995),Mercantilism,translated by M.Shapiro,revised edition,2nd inpression,edited by E.F.Sodelund,Vol II,London:Allen & Unwin.
21、Johnson,H.G.(1965),“An Economic Theory of Protectionism,Tariff Bargain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Customs Union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3.
22、Jones,K.(1989),“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Political Economy,History and the Role of the GATT”,Journal of World Trade,23,pp.125-140.
23、Nelson,Douglas R.(1988),“Endogenous Tariff Theory:A Critical Survey”,American,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2,pp.796-837.
24、Neven,D.and Phlips,L.(1984),“Discriminating Oligopolists and Common Markets”,CORE Discussion Paper,Universite Catolique de Louvain,Louvainla-Neuve.
25、Pasinetti,L.L.(1977),“Lectures on the Theory of Production”,London:Macmillan.
26、Robson P.(1980),“The E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London:Allen & Unwin.
27、Robson,P.(1983),“Integration,Development and Equity:Economic Integration in West Africa”,London:Allen & Unwin.
28、Viner,J.(1950),“The Customs Union Issue”,NewYork: Carnegie Endow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