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只最烂股票排行榜(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1月15日 13:29 《新青年*财富》

  No.11 ST郑百文(郑州百文)代码:600898

  郑百文在上市申请文件中称,1986年至1996年10年间,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1996年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这些显赫的数据在当时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而实际上,公司上市之前就开始了赤裸裸的造假活动,专门组建了几个做假账的班子,把各种财务报表、指标做得一应俱全,把亏损做成盈利。共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
手段,虚增利润1908万元。

  好戏还没演完,上市前两年,郑百文穿着绩优股的时髦外衣出现在投资者面前。1997年,公司净利润为8129万元,每股收益0.46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0.7%。作为一面旗帜,它和建行、长虹创造的合作模式得到国内贸易局的首肯;作为数字英雄,这一年郑百文进入国内上市企业100强,这一年郑百文成了四大候选百元股之一。可是,到1998年年报公布之后,投资者发现,郑州百文已经亏得精光,成为证券市场大舞台一丝不挂的丑角。这一年每股收益-2.54元,创出沪深两市该年度每股收益亏损之最。其股票于1999年4月27日起实行特别处理,股价也由1998年初的最高每股17.32元惨跌到4元左右。步入1999年,郑百文经营及财务状况继续恶化,1年亏空9.8亿元,再创沪深股市亏损之最。其债权人中国建设银行眼看郑州百文朝不保夕,于1999年12月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193558.4万元的郑州百文债权悉数予以转让,并于2000年3月启动申请破产清算程序。

  正在郑百文走投无路的时候,"活菩萨"山东三联集团突然跳了出来,重组方案独树一帜,全体股东要将所持股份的50%过户给三联集团,不同意过户的股东所持股份则由公司按照所谓"公平价格"收回。

  换句话说,股东要么卖掉手中股票,要么接受三联集团的条件,别无它法。最近听说,重组方三联集团已经注入了部分资产。最近还听说,郑百文要变成"物流"百文。

  点评:一个以弄虚作假树起来的虚假典型,一个因为挥霍腐败而败了家的国有企业,一个靠欺诈包装上市的股份公司,被人以政治的代价、拯救国有资产的名义、践越法律的方式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这么一个败类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的语言已经无法对其评论。

  伤害程度:★★★★★(附加★)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2 ST银广夏(银广夏)代码:000557

  1984年曾经是银川话剧团编剧的陈川下海经商,先后创建深圳广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6年之后,陈川回到宁夏,与宁夏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注册了广夏银川磁技术公司,不久后获得上市额度,在证券市场上捞到了第一桶金,但是上市公司的收益却始终不理想,每次都仅是维持在10%净资产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线上方而已。这让陈川心中十分着急。

  一切在1998年之后,发生了逆转。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突然成了1.58亿元,每股盈利0.51元,并实行公司历史上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从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广夏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2000年度创造的利润达到4.7亿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更恢宏的利润前景还在前头。今年3月,银广夏再度公告,德国诚信公司已经和银广夏签下了连续3年、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总协议。以此推算,2001年银广夏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至3元,这将使银广夏成为"两市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股票"。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94年成立的子公司天津广夏,1999年7月,第一条500立升×3的生产线在银广夏在天津的子公司天津广夏试车并投入生产。根据银广夏公告,天津广夏在1999年度、2000年度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萃取产品达5610万马克(约2.2亿元人民币)、1.8亿马克(约7.2亿元人民币)。天津广夏因此在1999年创造的利润占银广夏的75%以上,2000年更几乎囊括了银广夏的全部利润。这个陌生拗口而又起到了点石成金作用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是个什么东西?简单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根据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质进行天然原料萃取的技术。

  经查实确知:银广夏从1999年开始在市场上散布的"利润神话"全系子虚乌有的编造,其出口额据公司自称在2000年达1.8亿马克,而事实上仅为3万美元;其签下60亿合同的德国买家据称为一家百年老店,但事实上是注册资金仅5万马克的小型贸易公司;其据称出口创汇创利的"超临界萃取产品",在产量产品和价格上均被专家证实是根本不可能的。

  天津广夏1999年度出口额仅480万美元,2000年度更是只有3万美元。这表明其所宣称的1999年出口5610万马克、2000年出口1.8亿马克的说法纯为编造。7.71亿元的巨大利润"气球",就这样通过中报、年报在股市升空,打造出银广夏"中国大蓝筹股"的形象,让众多投资者怦然心动,掉进陷阱。

  2001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正式立案稽查……

  点评:一号蓝筹差点一步退市。银广夏的恶劣在于打破了国人对绩优股残存的朴素而简单的幻想。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3 ST麦科特(麦科特)代码: 000150

  1999年1月中旬,在麦科特酒店会议室里,由历任惠州海关办公室副主任、惠州市经委副主任等职的麦科特集团的主要创始人钟伟贤召集,开了一次麦科特集团筹备上市的中介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麦科特集团公司、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和广东资产评估公司的人员,也就是所谓的"三师一商"加上准上市公司。

  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宏伟的目标:先将麦科特集团光学工业总公司虚假变更为麦科特集团光学有限公司,再改制为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并确定通过虚增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麦科特(惠州)光学机电有限公司的资产和利润的方法,使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前的净资产达到1.1亿元人民币。

  1个亿的净资产规模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对于聪明人侪侪一堂的"三师一商"这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乎,一条"伪造进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为达到上市规模,将虚构利润9000多万港元转为实收资本,以及倒制会计凭证、会计报表、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的流水线造假工程完成了。人们看到的是麦科特年主营业务收入从1995年到2000年提高了5.2倍;净利润增长了14倍;出口创汇增长了近6倍;公司总资产由1.5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7.67亿元。业绩足以骄人,如果它们不是被严重注水的话。这其中,深圳华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广东大正联合资产评估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广东明大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书,南方证券参与编制发行申报文件均"功不可没"。

  2000年8月7日,披着高成长的高科技股外衣的麦科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1.1亿元净资产闪亮登场了,成功地募集到资金5.376亿元。或许是做贼心虚吧,5个多亿的募集资金直至2001年中期,只用去7158.96万元。因为麦科特也明白,这笔钱就算吞下去了,迟早也要吐出来。至于暂未使用的资金,买国债用了19320万元,2000年归还银行流动资金借款7711万元,剩余的17810.04万元则乖乖地躺在银行生利息。最搞笑的是,公司中报还显示,744万元的投资收益几乎占到公司中期净利润的一半。

  好戏并未就此完结。在2000年8月中旬举行的2000年广东名优产品展示暨经贸洽谈会上,麦科特集团称与香港启帆集团、北京中集集团、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信息产业部机关第二服务局等多家大企业签订了四大合作项目,涉及金额达32.8亿元。其时正值公司股票上市,股价从8月7日上市首日的17.87元,迅速拉高至8月28日的26.95元,涨幅达50.81%。然而,1年过去了,这近33亿元的大合作项目不见有任何的动静。如法炮制,2001年4月16日,在惠州国际数码节上,公司称与香港祥实国际有限公司签署了《中欧地区销售总代理合同》,涉及金额达2.1亿元,但却并未执行。另外,公司明明知道主业缺乏盈利能力,却在上市后半年就推出了十分奢侈的10股转增8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并不是所以人都看不出麦科特的真嘴脸。早在上市之初麦科特就被举报,深圳证券监管办等有关方面在2001年上半年开始介入调查。2001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麦科特的问题定性为"欺诈发行上市"。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就已对麦科特利润虚假问题进行立案调查,但直到2001年8月24日,投资者才从公告中得知此事。

  在证监会查出问题之后仅一周,麦科特就以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大股东注资将虚构的利润总额补足,真让人觉得麦科特的那些发起人股东已比得上美国的快速反应部队了。

  点评:好个麦科特,瞒天过海毫不马虎,改正态度又无比端正,也实在"难得"。想来,若是麦科特的老板能把这份认真态度用在经营企业上,也该是好的吧。中国不缺商人,只缺企业家,真的!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4 ST高斯达(东北华联、ST北华联)代码:600670

  1993年8月,"东北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一举募集到资金1.6亿元,股价由每股1元跃升为最高时达18元,许多购买了华联股票的人一夜之间腰缠万贯。"东北华联"的主体"华联商厦"更是生意兴隆。"东北华联"一度成为吉林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领跑者"。

  实力骤增后,"东北华联"觉得腰杆子粗了,雄心勃勃地宣称要科、工、贸全方位发展,立足吉林,放眼全国,走向世界!在省内一口气兼并"辽源一百"、四平金龙集团等三家企业,设立了第二华联商厦、华联实业总公司等16家全资企业;迅速扩张地盘,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也买房购地;将触角伸出国境,在美国、泰国、俄罗斯等国设立境外企业。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东北华联"便由一个商业大厦摇身变成了一个拥有55个全资子公司,6个控股和参股企业,资产5.6亿元的集商业、实业、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区域综合性"巨无霸"。

  企业虽然"长"大了,新上马的项目却无一成功:第二华联商厦很快停业整顿,6000万元白白扔掉;白山华联总公司和白山五交化公司创立后毫无收益,5700多万元打了水漂;投入982万元的江山木业公司成立之日就成了亏损之时;在泰国建了一个大酒店,投多少赔多少……就在一两年时间内,公司损失了近两亿元,资金被挥霍一空。

  恰在此时,1994年10月,民营企业上海万通实业悄悄运作,购买了华联16%的法人股,成为第一大股东。

  "万通"入主后,盲目扩张的"东北华联"转而进行全线调整。而企业的局面越来越糟糕。在万通"掌朝"时,由第一大股东出任的董事长也并不常驻公司,平常基本上是通过电话、传真"遥控"管理。一些人存着私心的人就开始合伙编造情况,欺骗远在外地的董事长,造成了一些决策的不切实际,遥控开始失控了。从1995年开始,盲目扩张的"后遗症"集中爆发,企业经济效益连续三年以平均50%以上的速度负增长。1996年亏损额达到1.18亿元,在沪深两地商业板块"力拔头筹"。

  危机时刻,"万通"想要退出。急于卖个好价钱的"万通"与急于找"壳"上市的长春高斯达生化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拍即合,以每股1.97元的高价成交。1998年2月,长春高斯达正式成为"东北华联"的第一大股东。1年后,已经沦入ST阵营的"东北华联"被更名为"ST高斯达"。

  与1993年的繁华相比,1998年末的华联商厦透出悲伤的气息。一则告示贴在商厦门口:企业已被转让,店内所有商品大甩卖。长春人奔走相告:"快到华联去吧,那儿东西便宜得吓人。"在吉林省股份制改革中充当"领跑"角色的"王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乞丐":到1997年底,连续两年累计亏损2.5亿元。企业资产大多都成了虚值,资产使用状况更糟,因企业停产、公司歇业造成近1.7亿元的资产闲置。

  而作为第一大股东的高斯达玩了一个"高明"的手法: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向上市公司投入了两种药品的无形资产及相关药品生产线。转而又让上市公司把这两种药的无形资产及相关生产线"托管"给自己经营。条件是:1999年向上市公司上缴1500万元"托管利润",2000年上缴2900万元。实际上,第一大股东不但两年内分文未缴,还欠了总股本只有1.4亿的上市公司1.34亿元。但在当年的公告上,这些尚未上缴的利润却成了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一个"数字游戏"就这样计算完成。而其目的就是想"摘帽"后配股,用圈来的钱弥补欠银行的贷款和各类亏损。

  为了甩掉包袱,"ST高斯达"还把负债累累的子公司长春华联商厦转让给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的长春金河五交化有限责任公司。但就是这样一家小企业竟同意花1.8亿元接收长春华联商厦。然而时至今日,这些钱分文没有兑现。国家从去年开始不准上市公司再进行托管经营。羸弱的"ST高斯达"在2001年第三季度公布亏损,亏损额为309万元。同年9月,"ST高斯达"宣布公司本部放假,至今仍未上班。

  点评:懵懵懂懂上市,圈得钱来就遍地开花,盲目扩张,实是做企业的硬伤,更是广大股民之不幸。证监会不相信眼泪,股市里看的不是花哨的招式,而是最终的业绩。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5 ST猴王(猴王A)代码:000535

  做为迄今为止焊材行业仅有的一家上市公司猴王股份于1993年11月30日上市。在上市初期,经营得虎虎有生气的猴王股份的业绩也颇为抢眼。猴王股份资产状况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业绩成长突出,连续几年综合经济效益居全国之首。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猴王的管理者感到过分惊喜。看着自家的孩子日渐丰盈,只拿得点资本利得怎么过瘾。

  眼看猴王股份高企的股价,猴王集团手中的股票却不能流通。情急之下,尝过资本运营甜头的猴王集团另辟蹊径,要求下属各单位和企业抽出专门人马,司职"地下"炒股。同时,从1994年起,猴王集团以追求企业规模为最高发展目标,以收购、兼并和联营为主要方式,制定并迅速实施"三百"方针,即工厂100家、公司100家、经营部100家。集团按照既定计划将自己推入了快车道。

  控股股东逐渐将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越放越大。从1994年,猴王股份的财务报表中"其他应收款"一项开始有了明显增长。当年年末数为4.05亿,比上年增加2.73亿,对此的股份公司的解释是"应收关联公司往来增加"。我们来翻译一下,就是母公司猴王集团提走了猴王股份好大一笔钱,并从未做归还打算。自此猴王集团的上市公司牌"提款机"研制完成。

  在随后几年里,猴王集团拿着这笔和白捡差不多的巨额资金风风光光地将势力散播至全国24个省市,在香港、叙利亚等地均有分公司,最多时企业数目达300多个,横跨机械制造、房地产、水陆运输、广告装饰、纸箱包装、酒店旅游、电脑开发、证券等几十个行业。在猴王集团自以为是生财妙道的股市中,从1994年到1996年,集团共投入10亿元进行炒作。

  猴王集团哪来这么多钱,资金多是来自猴王股份或由猴王股份作担保进行贷款。在短短几年里,猴王集团共"借"了6亿多资金,担保达两亿。(据内部人士讲,总额已接近12亿。)

  2001年3月1日,猴王A (0535)突然跌停,人们在当日公告中找到原因: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破产了。破产前的猴王集团惨不忍睹,截至2000年12月底,累计亏损25.08亿元,涉案金额高达14亿元。被掏空了的猴王股份总资产为9.34亿,给集团公司的借款为8.9亿元,担保为2.44亿,合计达到11.3亿。换言之,猴王股份所有资产不仅一下被"洗白",还凭白欠下了2亿债务。猴王股份直面覆巢之危。同月6日起,猴王A变身成"ST猴王"。

  病入膏肓的ST猴王终是遇到了现世华佗,上海国策对猴王给予了细心的呵护。不论上海国策回天有术与否,从2001年8月初开始,猴王股份的股价在稳步攀升。

  点评:按理来说,大股东破产与上市公司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被"暂借"和"担保"了近12亿的上市公司,又怎堪重负?在这次假破产真逃债游戏中,第一次不见了扮演"救世主"角色的地方政府。是当地政府明白了"舍得,无舍无得"的道理,还是它们就是逃债之人,就不得而知了。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6 ST生态(生态农业、蓝田股份)代码:600709

  以创始人瞿兆玉乳名命名的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于10年前成立,它的前身是由三家隶属于沈阳行政学院的校办企业改制而成。1993年,公司将产业结构转变为经营农副水产品种养、加工和销售。1994年8月,蓝田的1828万国家股划归农业部持有,农业部成为蓝田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凭借农业部背景这个行政杠杆,蓝田最终撬开资本市场的大门。农业部将3000万股上市额度给了蓝田,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

  正因为如此,在蓝田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董事长瞿兆玉抛出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4年后,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年税利超过2亿元。而此时的蓝田,年销售额仅3亿元,年税利仅3200万元。众所周知,农业不可能快速增长,需要较长的发展周期。要想在4年内销售收入增长300%,税利增长600%,必须走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从蓝田股份成功上市融资,瞿兆玉领悟到资本市场的力量。依仗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上市刚满1年的蓝田股份再次获得融资资格,按照每10股配1.5股的比例进行配股,共募集资金1.1亿元。再次融资的成功,使瞿兆玉意识到只要把资产规模做得越大,把"中国农业第一股"的金字招牌做得越响,融资机会就大,规模扩张也就越快。

  大规模的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蓝田当然寄希望于通过配股进行直接融资。但按照规定,每次配股与上次配股至少间隔1个财年。当配股融资无法支撑扩张时,瞿兆玉启动另一个融资杠杆--向银行伸手。凭借金字招牌和上市公司的信用,蓝田开始大肆举债。仅农行一家就给蓝田贷款9亿元。鉴于农业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高额负债增大财务成本。蓝田股份对配股融资渴求越来越强烈。但是按规定想要多配股多融资只有将总股本做大。截止1999年,蓝田的总股本由上市时的9696万股猛增到4.46亿股,上市公司最珍惜的资源--股本被快速稀释,随之而来的是公司业绩的稀释。但是业绩的下降同样会影响到公司的配股资格。申请配股的公司,最近3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必须保持在平均10%以上。盲目增大股本对上市公司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多配股来减轻债务压力,以送股方式猛增股本,业绩被摊薄有可能使配股受阻,这是一个无法规避的循环结。但是人们却看到1997年蓝田股份以1:1的比例送股后,每股收益还为0.64元,比1996年高出0.03元;这就意味着1997年蓝田股份的收益比上年增长1倍多。1998年蓝田股份再次以1:1的比例送股后,每股收益竟高达0.81元,比上年又增长1倍多。

  假如蓝田股份的配股能够如愿进行,蓝田神话还会继续下去。可是当蓝田再次提出配股申请时,一桩陈年旧案成为蓝田的滑铁卢。

  1999年5月,蓝田股份再次向证监会提出配股申请,这次的融资额将高达7.19亿元。此次融资若获成功,银行负债将大为减轻。但此时,证监会正在对蓝田上市时虚增资产的违规事实进行调查。10月26日,蓝田股份接到中国证监会证《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查明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证明虚增资产3870万元。受此事件的影响,蓝田的配股申请没有获得批准。配股资格的丧失,使蓝田的财务链条骤然绷紧。红了眼的蓝田股份于2000年4月、2001年3月20日两度上呈配股方案,证监会屡报屡驳。"2000年1月,遭到重创的蓝田股份悄然南下,更名为"湖北蓝田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供各银行行长阅读的《金融内参》上,发表题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文章。此后,几乎各家银行均停止贷款。2002年1月12日,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蓝田股份公司现任董事长保田、总会计师、董秘及7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至此,各界对于蓝田制造虚假业绩的种种质疑,终于得到证实。

  点评:很多人至今搞不清楚这蓝田究竟是何方神圣。蓝田老总瞿兆玉说企业为什么不能摸着石头过河?这话没错。可是如果以信誉为代价,朝令夕改,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怎么能摸得着石头过河?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7 ST沈新开(ST黎明、黎明股份)代码:600167

  黎明股份的前身本是一家只有800多名员工的集体企业--沈阳黎明高级服装厂,在厂长王宏明等带领下,与30多家服装厂结为松散型联合体,加工出口服装,逐渐发展壮大,1992年后,连续几年出口额都在400万美元以上,多次被地方政府评为"小巨人企业",每年盈利700多万元。

  1995年黎明成立了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实业集团,之后酝酿上市,希望借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企业。为此,企业先后斥资收购了破产的沈阳第一毛纺织厂、市衬衫厂、市第二毛纺织厂,企业职工一下子猛增至1万多人。黎明又相继成立了国际运输公司、广告公司、名牌服装城商场、房地产公司等企业,把收购的沈阳二毛、一毛作为原料基地,按照服装牵动面料、科工贸一体化经营战略全面出击。在财政部专员办日后对黎明股份及所属企业会计报告抽查发现,1999年度该公司为了粉饰其经营业绩,年报公布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一系列重要财务指标,竟然全都作了假!净利润公布盈利5231万元,实际亏损3348万元。造假要从"源头"做起。单据、核算"一条龙"无不"认认真真"造假炮制,也算造假史上一"奇迹"。

  至此,业绩注水的黎明通过内部挖"钱",外部支持,顺利过关上市。集团拿出1.6亿元资产折成1.2亿元的国家股,发起设立黎明股份,募集资金近3.6亿元,1999年1月在沪交所上市交易。然而由于企业扩张速度太快,战线太长,投资分散,原来效益日上的几个企业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本是小马硬要拉大车。上市当年年终决算时发现,距预计利润目标差距过大,尽管竭力大做假帐,还是未能完成预测利润指标的80%,因而当年就受到沪交所的批评。2001年1月8日,财政部驻辽宁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就对黎明股份1999年虚假年报事件向有关部门出具了处理意见。按照规定,黎明股份应当在15日内及时将这一可能影响股价的信息如实披露。然而,迟至4月21日,黎明股份才在媒体上姗姗发表1999年度会计报告有关数据调整的公告,并发出了2000年预亏公告,广大黎明股民惊叹又踩上了一颗"地雷"。

  2001年4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黎明股份股票交易实施ST特别处理。2001年4月下旬,沈阳黎明股份老总王宏明逃匿。2001年5月26日,上交所对黎明股份未及时披露预亏公告的严重违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

  点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造假要从"源头"做起。深喑上层路线的黎明老总偏遇到有缝的蛋,王慕二人一拍即合亲自给这条造假流水线剪彩。虚假上市也就罢了,偏是上市之后又不争气,圈到钱就亏损。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8 ST春都(春都集团)代码:000885

  1998年12月,当时由于投资战线过长,项目过于分散滑入亏损境地的春都集团,决定剥离集团公司部分尚好的资产重组上市。集团为独家发起人,以资产折合1亿股,向公众发行6000万股,集团占62.5%的股份以绝对控股地位匆匆地把春都A推上市。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春都集团董事长身兼上市公司董事长,上市公司董事会集团人选占去五席之三。显然上市公司是任由集团摆布的"玩偶",其经营管理身不由己。春都A上市后的第三个月,集团就从上市公司抽走募集资金1.9亿元,此后又陆续签订借款协议,"有偿占用"数笔资金,并通过关联交易占用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两项合计高达3.3亿元,而春都上市募集资金是4.09亿元。巨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春都A失血衰竭。"假设当时能将募集资金都投入到项目中去,现在的情形会完全不一样",春都A如是说。

  2001年,春都集团上百条生产线几乎全面告停,亏损高达近70亿元,并欠下13亿元的巨额债务。2001年年报显示,春都经营难以为继,加上追溯调整,净利润巨亏2.27亿元,每股亏损1.4元。2002年4月17日,上市三年连亏两年的春都A戴上了ST的帽子。而同属国有企业、同是中国名牌、同处中原腹地、同做肉类加工的双汇发展先后配股和增发新股,企业规模越做越大。

  对此,无论是洛阳市政府,还是春都集团、ST春都自己都有清醒的认识:在现有体制和经营管理框架内根本无法拯救ST春都,只有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行重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企业资金奇缺、管理体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ST春都重组拉开帷幕,最先浮出水面的是洛阳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港兴1992年成立,作为洛阳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商之一,曾受到国家建设部表彰,是洛阳目前为数不多的效益较好的企业集团。2001年7月,港兴方案摆在洛阳市政府和春都集团的案头。把ST春都之壳交给本地企业,对政府和春都集团来说当然是个好的选择。港兴提出的是资产全置换方案,入主ST春都即置入房地产经营相关资产,只要有效发挥上市公司优势,很快就能发展成洛阳建设市场的巨头。但事态变化难遂人愿。由于港兴没有按照原来的承诺履行付款义务,致使春都集团占用资金问题没有得到实质解决。至此,重组ST春都的"港兴行动"宣告破产。港兴撤退1个月后,正筹谋在香港上市西安海拓普(集团)有限公司粉墨登场。2002年4月8日,春都集团与一上来就高举"现金主义"及"振兴主业"宣言的海拓普签定了《股权转让与资产重组框架协议》。春都集团明码标价的股权出让金不到1亿元,但这回他们要到的不只是"付款承诺",还有5000万元叮铛作响的现钱拿给上市公司。

  新近听闻,春都不再做火腿了,而变身成了春都制药了。

  点评:贪大求全的春都集团在负债累累时想通过子公司的上市"赌明天",到最后只落得旧账未了新债又添,双双陷入困境。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19 ST海洋(海洋集团)代码:000658

  在中国股市中,这ST海洋似乎注定是一家经常吸引公众的公司。话说,早在1996年上市伊始,这家公司一度因数以亿计的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了无踪影"而让广大股民领教了厉害。

  继而是由有牛津、剑桥背景的福州牛津-剑桥公司主导的重组。2000年7月,这家以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为主投资组建的公司与ST海洋签署了3133.9万元的法人股转让协议,牛津剑桥为此付出了仅两个亿的代价。

  获得了ST海洋的净壳之后,现实状况并不是沿着牛津剑桥预定的方向发展,首先,ST海洋确实太深太脏,复杂的人员安置闹得不可终日,虚报的利润和已完全抵押的资产简直是填不完的无底洞;加之牛津剑桥后续项目盈利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汇合,牛津剑桥开始意识到这一系列资产重组只能是艰难而无果的。ST海洋变成了烫手山芋。

  2001年3月,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受让西安飞天持有的ST海洋2166万股法人股,又于2001年5月28日受让了去意已定的牛津-剑桥所持股份。清华科技园实质上开始主导ST海洋的重组。

  在此期间,ST海洋的股价从5元多起步,疯涨到15元,涨幅接近200%;在2001年的上半年,ST海洋的股价也从11元左右上涨到20元,涨幅接近100%。由于有了清华这样的概念,ST海洋被誉为"名校之花"。然而,清华的这些资产还来不及注入进去,担保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1996年间,ST海洋与ST九州互为对方向银行的贷款担保,其中ST九州为ST海洋4800万元的贷款担保,ST海洋为ST九州6300万元、350万美元的贷款担保。"当时九州的形势很红火,哪会想到有这一天?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贷款追着给你,都认为上市公司的贷款最安全有保障。"ST海洋如是说。

  天有不测风云,九州很快就因大举兼并过度扩张而负债累累,加上卷入走私等重大诉讼,公司的净资产为-7亿多元。现双方的贷款均已逾期,已判决生效的要ST海洋偿付有连带责任的ST九州债务本息合计已达1.1亿。由于ST九州早已没有"油水",于是各大债权银行纷纷要求法院执行担保人财产。最麻烦的是,ST海洋除了给ST九州担保的1亿多元外,自身债务也有3亿多元。所以,当ST九州的债务危机很快就传导给了ST海洋后,引发的后果不仅是ST九州的债主找上门来,而且导致自身的债主纷纷上门。ST海洋在2001年12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01年度的盈亏将主要取决于为ST九州所提供担保事项的处理情况;几天过后,ST九州表示年内仍无还款能力,九州的态度对ST海洋来说意味着灾难。由于公司1999年度和2000年度均为亏损,公司股票将在2001年度报告公布后被暂停上市。ST海洋成为迄今两市唯一因担保事发而被暂停上市的上市公司。

  点评:把一只ST股炒到风生水起,中国股民也实在是很够意思。有句老话说,记吃不记打。中国股民还很少被打到骨髓处,所以还只记得吃,所以也怨不得大家追捧死到临头还连续涨停的"T"族。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No.20通海高科(暂停上市)代码:曾经拥有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中国股市又一椿奇案"吉林通海高科股票上市欺诈案"在搁置整整两年后终于有了答案。2002年9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决定:通海高科股票发行申请及公开募集文件含有虚假记载。根据《公司法》之规定,通海高科不符合股票发行上市的条件并依法撤销对通海高科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决定。至此,通海高科"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先河--已经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被执行"突然死亡"。

  1995年,原国家电子工业部计划把投资金额为50亿元的彩色液晶显示器(TFT-LCD)项目定点企业放在东北。不知经过怎么一番努力,吉林终于拿到了这个技术水平超越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项目,自然"弹冠庆功",并被省委省政府视为"一号工程"。吉林省政府调集大量资源向"一号工程"倾斜。先是划拨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又从财政手里抠出2.5个亿,并将吉林省1997年的6个上市指标之一配给了TFT项目,目的是在20世纪末建成中国的液晶产业基地。经过估算,TFT项目投资总额大约需要15亿元资本金,由于资金不足,吉电计划采取项目融资和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募集资金,通过边建设边融资的方式尽快启动先导工程,融资的主要渠道"当然"是发行股票。

  1998年9月,通海高科趁亚洲金融危机造成日本各大电机公司普遍亏损的机会,以较为实惠的价格购进了日本东芝公司、IBM公司的TFT生产线和技术。1998年9月28日,TFT项目破土动工;1999年12月28日,中国大陆第一块彩色液晶显示屏产生;2000年7月13日,日方签字,工程验收正式投产。与此同时,股票发行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2000年7月3日通海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发行人民币100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16.88元,全面摊薄发行市盈率61.83倍,其发行市盈率创下当时发行市盈率之最。网上超额认购高达98倍,足见申购之踊跃。各路战略投资者八仙过海抢购为数75%的新股,为此甚至还引发了战略投资人的内讧。结果证监会一纸公文将战略投资人一律改为法人股配售。发行结束后,16.88亿元现金被通海高科收于囊中。此时的通海高科,或许正在为自己制造的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而骗得巨额资金庆幸,一切只等7月10日的一声上市锣响了。

  通海高科的股票发行速度之快应为中国股市之罕有。原计划7月10日挂牌的股票,7月8日却被证监会紧急叫停,原因是发行募集结束后,有人举报通海高科的公开募集文件含有重大虚假内容,中国证监会旋即对通海高科股票做出了暂缓上市流通的决定,并展开立案调查。在此期间,中国证监会要求通海高科在群众举报的问题查清之前不得动用募股资金,必须全数存入银行。然而,通海高科却"霸王硬上弓",早已将大部分募股资金投入了使用。

  证监会进驻通海高科后调查得知,并入通海高科的江门电视机厂和江门销售公司均隶属通海高科大股东高路华集团,于1998、1999两年合计虚构电视机生产销售146万余台,合计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近35亿元,合计虚构主营业务利润5亿多元,并虚开的增值税发票一千多张,合计金额近16亿元,以及伪造、变造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进账单、银行对账单等金融票证。此外还涉嫌偷漏税金2亿多元。

  在证监会保持沉默加紧调查的同时,通海高科的重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调查过程中涉嫌转移募集资金和虚报利润的江门高路华被踢出局,而下嫁对象又由龙华热电换成了吉林电力。方法是先填窟窿,把通海高科通海高科发行1亿股所筹集到的资金总额补足。资产注入后,吉林电力再以所持有的股份按一定比例与通海高科流通股股东进行换股。最后,通海高科流通股股东变为吉电股东。吉电股票再次申请发行上市,通海高科将从证券市场上消失,此谓三十六计之李代桃僵。

  9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处理通海高科资产清退领导小组发布了以"返还原募股资金"或"换购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为核心内容的公告。根据方案,原通海高科社会公众股股东可按13.8的比例,换购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换购方式为网上换购与网下换购相结合。方案表明,不愿换购的通海高科原社会公众股股东可从9月12日起,按照原发行价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开始办理退款。

  历史总在我们眼前重复,在被突然叫停两年后的今天,吉电股份象中关村一样大模大样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通海高科于世间蒸发不见了。

  点评:通海高科上市胎死腹中整整两年,投资者在满足了公司融资的欲望后,却老老实实当了把冤大头!好在我们的证监会,在群众眼睛的指引下及时于危难之处显身手。

  欺诈和反欺诈将会是我国股市战线上一项长期而卓绝的斗争,股民同志务必小心谨慎,擦亮眼睛。与大家共勉之!

  伤害程度:★★

  波及范围:★★

  影响深远:★★

  蒸发市值:

  ⊙编辑/李睿

20只最烂股票排行榜(上)


( 新浪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其中细节未经新浪证实,特此声明。)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相关链接
中国电信股票香港上市第一天下跌6.1% (2002/11/15 11:43)
在实践中确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标准 (2002/11/15 10:57)
v组合:谁说中国股票价格高 (2002/11/15 09:20)
山庄:股票下跌我们关注什么? (2002/11/14 08:42)
股海心得:股票与彩票 (2002/11/14 08:21)
热点较难维系 ST股票将继续分化 (2002/11/12 09:30)
外国投资者大举撤离日本 纷纷抛售日本股票 (2002/11/12 07:22)
商业周刊:全美年度星级股票榜上微软升为五星级 (2002/11/09 10:30)
世嘉销售计划被EA拦路 股票大跌20% (2002/11/08 09:26)
QFII会青睐哪些股票 (2002/11/08 09:16)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你想让你的爱情开花结果吗?短信宝贝,让你们体验爱情的甜蜜,儿女的可爱,家庭的温馨。发送0到888808,即可注册!
· 下载鸟啼铃语 获彩屏手机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赚钱多多!新浪短信联盟全新升级
· 给你一次艳遇的机会
· 情圣秘籍--饮食男女系列短信
· 丰富多彩的韩国卡通PUCCA专区
· 每月5元 乐趣无限!图片铃声换换换
· 精彩有趣 “非常笑话”每日惊喜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下鸟叫铃声获手机
每月5元铃图随心换
[张学友] 他在那里
[许茹芸] 爱是
[张柏芝] 河东狮吼
[许志安] 玫瑰凋谢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云网数字卡
  • 铁通Webphone大赠送
  • 联通冬季卡上网不限时
  •   挑逗他的激情
  • 妒嫉女士香水
  • 透明蕾丝娃娃装
  •   炒股票好帮手
  • 电脑远程炒股方案
  • 手机实时大盘讯息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