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史上,每一次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都深深铭刻在民众的心里:
1978年,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中国社会生产力藉此获得空前解放和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
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又一次空前解放。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代表们指出,这次大会必将促进中国社会生产
力的大解放、大发展,必将迎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高潮。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财富”,一个曾经被曲解和歧视的词汇,如今浓墨重彩地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十六大报告指
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尽快富起来,放心地富起来,大胆地富起来,这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心愿,这是十六大报告传递出的响亮声音。
青海省政协主席桑结加代表说,人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原来被称为“体制外”的人员,今天明确了工作的性质。
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壮大了。
“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来自大寨的郭凤莲代表对记者说,“现在就是要提倡老百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致
富,因为他们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谈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自福建的苏增添代表说:“十六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这就为民营经
济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条件,必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来自青海的郎国清代表认为,资本、技术、管理,是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稀缺要素,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量。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承认了这些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将会使这些要素充分活跃起来,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积累。
“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变革期”
“十六大报告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改革创新的气息。”这是代表在讨论报告时多次提到的。“毫无疑问,改革是发展
的动力。”中国科协副主席旭日干代表说。
山西省企业工委书记阎爱英代表认为,世贸规则将对中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构成挑战和冲击,同时也为我们
加快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应该说改革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朱玉明代表亲身参与了农村税费改革。他说:“这项改革在安徽试点3年来,惠及几千万农民。初
步测算,全省农民每人每年减轻负担约200元,减负幅度超过30%。”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刚从邯钢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的王国兴代表说,眼下,国企就是要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改革方向,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快改革步伐,调整发展思路,尽快做大做强。
来自浙江、吉林、甘肃等省的代表在讨论中认为,要尽快采取措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鼓励竞争。要拆掉行业
和地方的“篱笆墙”,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崭新平台”
代表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踏上了两大崭新平台:一是自身经济增长的新平台。今年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将跨上1000美元的台阶,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起点。二是经济增长外部环境的新平台。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昂首
走向世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代表说,中国正处在经济迅速扩张时期。新的技术革命赋予工业化新的内容,以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科技的进步,都会造成新的经济
增长点。人民生活刚从温饱进入小康,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会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
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吴博达代表说,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要紧紧抓住难得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用好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机,利用好全球资本流动的良机,通过我们自身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推动社会
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代表们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也是开放要有新局面的重点。目前,中国综合国力
明显增强,一批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一些企业具备了抗击国际风浪、与强手搏击的能力。“走出去”,将大大拓展中
国经济发展新的空间。
王梦奎说:“中国经济已经具备持续增长的物质条件、体制基础和政治保证。只要发展平稳,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
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