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连大豆市场价格同时冲上每吨2380元的次历史高位;现货交割量放出10倍于以往——76万吨的交割天
量;多空双方没有赢家
本报记者孙绍林
2002年5月21日,5月期大连大豆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时,该合约最终于以15
3174手(每手10吨
)的持仓量终盘,而其相应市场价格也冲上了每吨2380元的次历史高位,与2001年7月创下的每吨2388元仅一步
之遥,与2001年12月的每吨1902元相差478元。令业界更加瞠目结舌的是,5月28日该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
5月大连大豆现货交割量竟放出了10倍于以往——76万吨的交割天量。
据《财经时报》了解,一笔20亿元资金,在完全不懂期货市场特点的情况下,突然进场是此重要因素。
天量交割考验交易所
5月28日,5月连豆交割最后一天,据有关人士透露,其合约实际交割量超过76万吨,履约率达到百分之百,大
豆总入库量近100万吨,多方为此动用资金约16亿多元。如此巨额交割量,在中国期货历史上是罕见的。相比而言,今年
1月和3月连豆合约的实际交割量都没有达到两位数。
大豆5月合约最后交割顺利结束后,业内人士评价说,这个以往极有可能导致崩盘的数字,使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管理
水平和交易规则得到了很好的检验。。
据悉,在大豆5月合约行情发展过程中,大商所密切关注着市场运行态势,严格按保证金追加制度控制结算风险,动
态跟踪货物入库,加大市场稽查力度,有力地防范和控制着市场风险。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交易所没有采取任何临时性调控措
施,市场按自身运行规律运行,直至交易结束。
幕后因果
事后,和合期货经纪公司总经理王红英及业内人士向《财经时报》细述了此次天量交割的幕后因果。
王红英分析说,由于2001年下半年以来股市走弱,而期货市场在多年的清理整顿之后开始恢复性发展,加上一些
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许多大机构将热情部分地转到了期货市场,而期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品种当数大豆。
他认为,另外一个直接背景是,2002年1月,农业部公布了有关转基因农产品进口的“管理办法”,要求转基因
农产品进口要持有安全证书。中国大豆年产量仅有1300万到1500万吨,另一半市场需要量来自进口。农业部限制进口
相关条例显然成为期货市场投资者看高连豆的“潜在题材”。更不用说中国使用“以豆克钢”对付美国钢铁贸易壁垒的战术,
更成为期货市场看高连豆的“重大题材”。
正是由于这两个直接诱因,四川一家加工企业将约20亿元规模的资金突然打入期货市场,具体操作品种就是大连大
豆。王红英介绍,在该巨额资金介入以前,中国期货市场整体的资金规模不过50多亿元。有业内人士评价说,这笔巨额资金
的“关照”实在太突然了。
辽宁中期分析人士刘日则向《财经时报》评价说,期货市场需要资金规模扩大,但这个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套期保值
和价格发现,多空之间可以双向操作。外来资金不了解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最基本区别,把“股市思路”照搬到期货市场,盲
目拉高期价。最后空方逼迫多方以现货交割,打得多方无法抽身而不得不吞下现货。这是一种把市场置于死地的做法。
对局中没有赢家
此次在连豆5月合约上的较量,多空双方总体两败俱伤,打了个平手。和合期货总经理王红英进一步分析说,其间,
空方较强的现货供应和组织能力是多方没有想到的。
他分析,从盘面上看,空方确有损失,但他可以通过现货收益进行弥补;而多方在理论上虽然有收益,但却以每吨2100
元左右平均价位接入了76万吨的现货,估计损失不小。因为从5月中旬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同一品质的大豆发货价看,大豆现
货市场价格仅为每吨1960元至1980元,而且这些现货压在多方手上风险很大。
在此次“多空平局”的较量之外,诸多业内人士也在对市场进行反思。辽宁中期的刘日评价说,就目前情况看,中国
期货市场缺乏资金,但更缺乏理性的资金。究竟中国期货市场需要多大的资金规模,刘表示“不好进行量上的估计”;但他认
为,如果合理的话,大机构有必要在规划投资结构时,分给期货投资工具5%-10%的份额。
但他并不支持大机构在期货市场上“孤注一掷”式的大手笔,因为期货市场毕竟是高风险的市场,而且有其特定的运
作规律。因此他认为,即使投资者暂时不参与期货市场,也应该多进行一些基本的自我教育。
王红英和刘日都向《财经时报》提到,如果目前中国期市的品种丰富活跃且发展均衡,出现此次天量交割事件的概率
就会小得多。期货市场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实质性改变的阶段。
据了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目前大连市场尚不许个人投资者进场交易。因为如果出现逼仓,个人投资者只有认
赔出局,而机构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实物交割以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