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有关上市公司进行MBO(管理层收购)的公告频频在媒体上露脸,有关MBO的研讨会接连不断,
中介咨询机构甚至是国外的专业机构纷纷争食MBO这块大"蛋糕"。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正是由于目前宏观政策环境的不断
变化和完善,导致国内MBO快速升温。中国的MBO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逐步由最初的实验阶段进入快步发展阶段。
管理层收购虽起源于国外,但近年来在国内早已"暗流涌动",从四通产权改革开始,中国
就揭开了MBO的序幕。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公开披露实施或拟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就达12起。但由于政策面对MBO一直不明朗,加之
实际运作中在融资等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规范甚至违法之处,使得国内MBO多呈"鸭子划水"之势。
目前,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明显加快,这无疑为国内管理
层收购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MBO也逐渐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近期,就有一些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关于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时,率先将管理层持股作为国企变革的突破口,如浙江将在全省范围内的上市公司
中推行股权激励试点工作,上海则将MBO列为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及加快金融创新的重点工作之一。
除了宏观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以外,今年6月24日财政部恢复了国有股权向非国有股单位转让的政策,令国有
企业实施经营者持股成为可能。而今年以来,有关MBO的具体制度安排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近期有关MBO的政策面
发生了突破性进展,MBO首次获得政策面的认可。在今年10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明确将管理
层收购列入其中,并强调独立董事和独立财务顾问等专业机构要在MBO的操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洞庭水殖成
为财政部恢复"国转非"后的首家获批单位,并由此迈出了实施MBO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此外,胜利股份、ST甬富邦
等上市公司的MBO已进入待批程序。
由此可见,基于MBO成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各方也越来越清楚认识到MBO在其中的
价值与作用。有关专家指出,MBO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虽然正逐步跨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相关规则仍不完备,如股权收购
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手段问题、如何确保股权收购的定价公允性以及如何协调各方利益达到平衡等,因此,规范仍是重中之重。
随着股权激励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相关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国有上市公司走上MBO的道路,并不断摸索出一套
符合中国特色的MBO策略,从而真正促进企业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国有资本的经营风险,为上市公司建立起现代企业法
人治理结构,调动广大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善资本总体素质发挥更大的作用。(记者徐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