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信息联播》播出“满月”凸显个性
从7月30日到8月31日,《经济信息联播》已经播出了整整29期节目。在该栏目“满月”之际,已经表现出了一些强烈的个性: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当日新闻比例高;权威性强,重要经济部门动态报道全面;实用性强,科技专利、供求信息每天不断;成就报道成为重要题材;特稿(头条)成为栏目核心竞争力;与地方台的合作全面启动,进入平稳
发展阶段;与兄弟频道大量交换节目;与本中心各栏目互动;积极利用驻外记者的力量。
一个月来,《经济信息联播》共播出新闻700多条(含要讯),平均每天播出24条;此外还播出“媒体速览”153条,平均每天5.3条。
信息量大这一特点,赢得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一致认可,一位观众在电子邮件中认为,这一条是《经济信息联播》最大的优势。它不仅填补了中央电视台经济新闻的空白,而且涉猎了宏观经济、财经、产经、科技等各个方面,能够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对播出节目的统计表明,《经济信息联播》中当日发生的新闻占到了每天播出量的72%,当日制作的新闻占到了95%以上。
目前,做当日新闻,做最新的新闻,已经成为所有采编人员的共识。只要其它频道头一天播过的新闻,在《经济信息联播》几乎没有播出的可能。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一些20:00之后甚至个别21:00点以后得到的重要消息,也能够送上播出线,及时播出。
《经济信息联播》基本不会漏掉权威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要消息。一个月来,在节目开始的“要讯”板块中,来自权威经济部门的信息占到了90%以上。
《经济信息联播》从开播第一期就将实用信息作为节目中的一个固定的内容,每天坚持播出。一个月来,共播出实用信息226条(含媒体速览部分),其中:科技和专利信息35条,每天平均1.2条;供求信息80条,每天平均2.8条。
此类节目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应,比如《安徽研制出彩色蚕茧》、《陕西韩城急需“采椒客”》、《奇妙的魔术商店》等,其中《奇妙的魔术商店》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有130多人次打来电话询问合作开店事宜。
《经济信息联播》把各地方、各领域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报道题材,要求此类报道一方面客观反映经济建设的最新进展,一方面要符合《经济信息联播》的新闻标准,将成就报道与新闻标准结合起来。
一个月来,《经济信息联播》在各个板块中共播出各类成就报道111条,平均每天3.8条。其中“安徽农村税费改革”、“河南小麦改良改出大市场”、“广东多种经济成分掀起林业投资热”、“西电东送”等还上了节目的头条,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肯定。
纵观一个月来的节目,每天的特稿(头条)已经成为整个节目中拉动性最大的板块,成为吸引眼球的主要亮点。主要原因是特稿节目关注的主题重大、市场味浓、新闻性越来越强,其中“牛奶价格战烽烟再起”、“中国挡风玻璃企业胜诉加拿大反倾销”、“中高级技工人才奇缺”、“个税起征点保持不变”等是典型的代表。此外,国际报道板块也正在摸索形成自己的头条风格。
《经济信息联播》与各地方台、与台内兄弟栏目都建立了比较稳固的节目交流关系。在与兄弟频道大量交换节目中,仅以8月13日之后的半个月为例,《经济信息联播》向其它中心各栏目提供节目193条次,最后播出了158条次,平均每天5.4条次,其中包括:1套:《早间新闻》、《新闻早6点》、《新闻早8点》共播出13条;4套:《今日播报》、《新闻60分》共播出94条;9套:CCTV NEWS共播出20条;12套:《新闻早报》共播出31条。
在此期间,《经济信息联播》也积极利用兄弟栏目的“资源”,共播出他们制作的节目20条,其中1套16条,4套4条。
作为一个龙头栏目,《经济信息联播》主动与本中心各兄弟栏目合作,在本栏目中预告他们的节目,对于重头深度节目,还可以改编成消息先在《经济信息联播》中播出,比如《经济半小时》关于湖南洪水的报道、《今日证券》关于A股公司中兴通讯整体上H股的报道等。《商务电视》也采用本栏目节目1个。
此外,《经济信息联播》已经与《经济半小时》、《商务电视》等栏目建立了日常“通气”制度,每天互传串联单以加强合作的力度。
积极利用驻外记者的力量,与本台驻外的3个记者站合作节目8个,主要涉及驻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记者。
开门办栏目,已经成为《经济信息联播》的一大特点和宗旨。
2.《经济信息联播》十六大宣传联合报道协调会在香山举行
9月17日,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十六大宣传联合报道协调会在香山举行。来自北京、天津、安徽、宁波等29个地方电视台和《扬子晚报》、《华商报》、《燕赵都市报》等3家地方报纸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广经中心副主任梁晓涛出席大会并总结了《经济信息联播》开播一月来运作的基本状况并通报了下一步的重点。《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制片人王利芬介绍了《经济信息联播》十六大报道的策划方案和选题标准。
同时,与会代表观摩了《经济信息联播》十六大报道的样片和与地方合作的特稿。会议就《经济信息联播》十六大报道方案、与地方台协调合作事宜和节目开播一个月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分组讨论,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
在分组讨论上,与会代表就在节目中应如何体现“大众化”展开了探讨。节目的落点应该在哪里?新闻的时效性与实用性关系如何处理?有的建议把视角放低,与生活接近,占有尽量大的观众群。
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与会代表对栏目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提供了新的选题,包括对“十六大”方案的充实,并对合作方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在建议方面,与会代表提出,栏目包装要改进。影响力和推介力度都应该加强。栏目可视性有待提高,语言避免虚、浮、躁;加强策划能够弥补新闻在短期制作方面的不足;建议希望中央台下去和兄弟台一起对新闻进行采访,进行录制。栏目要及时回馈地方台各种信息报题和播出情况。在传输问题方面,有很多台提出建议,能不能单建一个传输网络。
在“十六大”的节目的风格方面,与会代表认为要避免忆苦思甜式的宣传方式;要准确把握新闻和宣传的尺度等。
3.大手笔写小康——《经济信息联播》推出50集系列报道“小康中国”
在开播一个多月之后,《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从9月23日开始,隆重推出“迎接十六大,展示新成就”50集大型系列报道——“小康中国”。
系列报道“小康中国”分为6“篇”:收入篇、住房篇、交通篇、保障篇、环境篇、信息消费篇。每一篇由3—5个节目组成,每篇的第一个节目都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头条(约5分钟),在形式上力求形成若干次小高潮。这次报道将持续到十六大召开,是《经济信息联播》下半年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小康中国”是《经济信息联播》开播之后承担的第一次重大宣传任务,该栏目在创作上力求做到立意高、视角新、形式活、声势大、效果好,以效果来评价报道的成功与否。从整个策划和第一周的实施情况来看,“小康中国”的报道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并初见成效。
一.主题重大,切入自然
党的十六大关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经济信息联播》之所以选择“小康中国”这一报道主题,是出于以下考虑:
1、意在着重体现和生动展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伟大成就。
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二步,人民生活已经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目前已顺利地迈向第三步,也就是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梳理和总结伟大的成就,描绘宏伟蓝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意在着重体现江泽民同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江泽民同志“五三一”讲话的重要精神,正如8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的那样:“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此,对于《经济信息联播》来说,宣传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和生动实践,就是从经济角度对十六大历史意义的一次很好的理解。
3、意在动员全社会力量,与时俱进。
充分报道、诠释“小康社会”的成就和“三步走”的蓝图,将有助于引导亿万群众深入理解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动员各方力量,引导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4、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来反映中国人民建设小康的生动实践和发展前景,对于《经济信息联播》这样一个栏目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切入,符合栏目特点和身份,有利于观众的理解。
二.形式生动,注重效果
宣传的艺术,贵在深入人心,电视的艺术,贵在乐见喜闻。在这一点上,二者高度一致。“小康中国”的策划和采编工作强调做到以下三点: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这一点,在“小康中国”第一周播出的“收入篇”中就有了鲜明的体现。在9月23日播出的开篇节目——《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000美元中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不但讲了小康的概念,还通过北京街头放风筝的父女、上海街头散步的老人来讲述他们对小康的不同感受。9月24日到30日,“小康中国”连续播出了反映技术工人收入的《“蓝领”工人开上公务车》、反映农民生活方式变化的《宁波农民“揣”上工资卡》、反映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吉林打工族26亿挣回家》、反映百姓理财的《从一张老存折到个人金融资产多元化》和《两代人的帐本》、反映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超过小康水平》等。
一滴水中见太阳。通过小故事,小案例,体现时代的风采,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让小康看得见,摸得着,这是“小康中国”采访报道的一个基本手法。
2、讲究权威,生动而不随意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严肃的经济新闻栏目,《经济信息联播》在追求生动活泼的同时,也坚持着准确和权威的原则,在宏观经济问题上,要采访权威部门的高级官员,在经济数据上,要由权威部门的权威人士来发布。9月23日晚播出的“小康中国”开篇节目《我国人均GDP有望达到1000美元中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独家新闻。不但在表现手法上力求活泼,而且用主要篇幅提纲携领地解释了小康的由来,小康的标准。节目中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标准的故事,请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发布了我国目前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新情况和最新数据,解释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节目生动而权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构完整,讲究章法
经过反复论证,在报道内容上确定了收入、住房、交通、保障、环境和信息消费6篇,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①从收入、住房到环境和信息消费,这是一个不断上档次的过程,是一个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比重不断变化的过程;②在每一篇中,都有一个从过去的背景,到现在的成就,再到将来的蓝图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一横一纵,构成了点的交汇和面的结合,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历史方位,充满了前瞻性。
三.全新运作,形成声势
为了搞好这次系列报道,9月17日,《经济信息联播》专门召开了由30家地方电视台和5家报纸参加的“迎接十六大‘小康中国’报道协调会”,征求他们对于报道计划的意见,寻求各兄弟单位的合作。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些新闻单位表示将与《经济信息联播》携手打造“小康中国”。会后,《北京青年报》等6家地方报纸陆续刊登了与《经济信息联播》联合报道的启事,向全社会征集线索。
“小康中国”的运作,改变了以往成就报道独家策划、独家制作、独家播出的方式,探索了一些新的做法:
1、以我为主,充分整合各种传播力量,实现跨地域、跨媒体合作,讲究覆盖,讲究入户。这次的合作单位包括了省级电视台、市级电视台、青年报、晚报,包含了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受众群体。
2、双向合作。这次与兄弟新闻单位的合作不再是我做节目你配合的方式,而是双向交流,双向合作。合作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经济信息联播》进行策划和采访制作,节目完成后各合作媒体可以采用图像和文稿,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
3、这次报道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报道,也不再是简单的造势。由于这种新的合作方式,这次系列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次小康经验的推广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次社会动员活动,是媒体参与小康建设的一次实际行动。
四、播出一周,初见反响
“小康中国”策划伊始就强调要从宣传效果出发,取得最大的传播效益,不能只有报道,没有反响。从播出一周的效果来看,报道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就有一些地方报纸和新闻网站的编辑记者打来电话,询问怎样才能得到“小康中国”的稿件,希望能与《经济信息联播》搞新闻联动。第二第三天,央视国际、《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在头版头条刊出了第一期节目的文稿和图片,新浪网、和讯网和《北京晨报》也在显著位置刊出了节目的文字稿。紧接着,《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华商报》、《三湘都市报》和《燕赵都市报》等6家报纸也陆续转载“小康中国”系列节目的文字稿,并刊登“小康中国”征集线索的启事。开播第一周,《经济信息联播》“小康中国”节目组共收到来自地方电视台和观众提供的线索200多条,媒体联动正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
2002年9月26日
(《经济信息联播》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