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可以预见,随着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与德国安联集团喜结连理,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券商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与各自的外资伙伴"登记结婚"。我们乐观地预期,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将在管理经验、专业技能、投资理念、规范模式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为我国基金业带来一股"源头活水",但与此同时,有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市场各界的深入探讨和思辨。
1、是竞争效应还是互补效应?一般而言,外资机构进入对基金公司具有两方面的影响:竞争效应和互补效应。实践表明,股东在公司中的股权比重与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并不成比例。如果中外实力相当,则在竞争的过程中双方会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主要矛盾由竞争效应转化为互补效应。反之,如果中外实力悬殊,或中方的竞争力不能很快提高,则结局很可能是"赢家通吃",外方成为公司的主导,中方沦为配角。实际上,影响的程度主要决定于现有基金管理公司在操作理念和水平、人才素质和能力、公司治理结构等诸方面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升中方的能力,是互补效应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首要条件。
2、是"鲶鱼效应"还是"鲨鱼效应"?我国基金业毕竟历史较短,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外资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对外资进入我国基金业的各项要求并不高,因此,如何把握外资进入的节奏,防止"鲶鱼效应"变成"鲨鱼效应",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外资进入我国基金业实行审批制,外资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基金产品也需要审批。用好这前后两道"阀门",既能有效促进我国基金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又能防止外资进入的过度冲击,的确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3、是"入乡随俗"还是"特立独行"?外资进入中国后,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否会水土不服?显然,如果不了解国情、适应国情,生搬硬套原有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很可能是刻舟求剑,不能给投资者以满意的回报。反之,如果一概"入乡随俗",则无助于我国基金业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凸现其应有的水平。从其他行业外资进入中国后的表现看,估计将来外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策略将是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疏忽大意;对于投资者而言,亦不能盲目崇拜外资基金管理公司。
4、是"举手发言"还是"沉默不语"?从表面上看,在未来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中,中方有绝对的决定权。其实,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探讨:一是股权的大小与实际影响力的大小并不成正比。具有较小股权的股东由于掌握某些核心技术,可能在决策中具有实际上的控制权。二是中方存在多个股东,每个股东的股权小于外方的股权,这时外方反而成为相对控股,具有真正的决策权。即使外方不是相对控股,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中方的意见未必一致,外方完全有可能联合某些中方股东对其他中方股东施加影响。三是外方未必愿意在初始阶段就居于控股地位。因为外方对中国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不熟悉,因而倾向于采取"搭便车"的策略,利用中方对市场的了解,在决策中沉默不语,由中方承担其学习成本。而当学习和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则逐步举手发言,对公司决策进行影响,同时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增大股权的比重。这种现象在很多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屡见不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5、是创造利润还是分享租金?我国对外开放基金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市场换服务",即通过允许外资进入基金业,为投资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应忽视的前提,就是该行业竞争比较充分,外资只有通过提供较高的服务增加值才能为整个行业创造边际利润。而目前我国基金业还享受
着某些制度优惠带来的超额利润。如基金管理费率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1.5%提取,而国外一般是1%-1.2%左右,前者比后者高出25%-50%。外资进入后,即使不付出额外的努力也可以坐享这部分"租金"。因此,伴随基金业的对外开放,应该考虑取消行业性的政策优惠。此外,在推出"出生"机制的同时,还要健全退出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整个基金行业的效率。
6、是封闭式为主还是开放式为主?外方一般在管理开放式基金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开放式基金具有可以按契约规定赎回的特点,使其面临比封闭式基金更大的风险。由于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没有较大的把握,因此,预计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成立初期将倾向于先推出封闭式基金,在积累一定经验和对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再利用已经产生的市场影响,推出开放式基金。或许这才是对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真正形成威胁的时候。
7、是"美满婚姻"还是"同床异梦"?"俊男靓女"的结合未必就一定是幸福家庭,何况还是"跨国婚姻"。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合资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的整合、管理的协同以及文化的融合等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合并的"增值"就无从产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券商大多是以国有券商为主,所面临的体制、日常经营的机制与纯粹市场环境下成长的外资伙伴有很大的不同。能否顺利跨越隐藏在技术层面下的"软壁垒"障碍,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和对接,的确是合资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