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2全球工商领导人网上峰会 > 正文

2002CEO网上峰会嘉宾杨大明简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0月18日 13:27 财经时报

  总编杨大明披露《财经时报》改版内幕

  文/丁明杰

  一个合理的猜想:三十年或者五十年后,在杨大明同志告别仪式上,那段“盖棺定论”的文字怎么写?毫无疑问,《财经时报》作为一段历史——可能是很重要的一段历史——
会出现其中。它将作为一个骄傲,还是一种遗憾?答案不仅存在于现任总编杨大明的前途中,也存在于现在和将来每一个与它相关的内部或外部人的行为之中。(这段话是否用一个鼓舞人心的细节更好)

  大约一年前,在预测《财经时报》的命运时,“许多人认为它不会活过半年,言词激烈者认为大限是三个月”——这是一位知情人最近的感叹;不仅如此,他还判断:“《财经时报》不仅活下来,而且现在看,还可能活得越来越好。”

  刚刚过去的这个9月,恰逢杨大明接手时报整一年、也是时报改版整6个月。作为一个婴儿,《财经时报》的大脑中,有些“意识”已经形成了。

  《财经时报》是生死未卜?还是浴火重生?我采访了《财经时报》总编杨大明。

  “认了”

  杨大明的眉头皱了起来。你也可以认为,过去一年里,他的眉头一直皱着,现在是皱得更紧了。

  “我本人骨子里是没有兴趣、也不愿意做领导的。我更愿意做一个编辑,做一些文字的梳理工作。管人、管产品、搞经营,那不是我的长处。”杨大明说。

  但是还有一点。当这样一份差使摆在面前时,他也同样从“骨子里”不愿退缩。“那可能还是有一点要强的意思”。

  “《财经》杂志是一个光环。”作为《财经》曾经的“掌门”之一,杨大明走出《财经》,似乎也在身后拖曳着或短或长的阴影。

  时间是2001年6月,联办内部开始了一场名为“头脑风暴”的“运动”。背景之一是,新崛起的两家财经报纸也属于“新一代财经媒体”的报纸后来居上,而已经面世两年的《财经时报》面临着新的选择。

  在杨大明看来,1999年6月30日时报的创刊,可以说是“困惑中的选择”。“那里面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的成分”。其依据是,在《财经》杂志开始走向成功之际,“在那种炫目的光环下”,一个推论顺理成章:一份成功的月刊(《财经》),一份成功的周刊(《证券市场周刊》),当然还需要有一份成功的报纸——更大众化一些的,能引起普遍兴趣的。但是,后来两年的经历并不如意。有过来人说,那是在一个未必恰当的时机创办的一份很理想化的报纸。

  “头脑风暴”探讨的,主要是《财经时报》以后要走的路。“我当时的感觉是,《21世纪》和《经济观察》他们的方式,可能更加符合当时的现实。”杨大明回忆,“从我们对财经新闻的理解,从我们的操作能力,从读者的接受能力,包括我们对财经新闻资源的积累、梳理和判断,那时我觉得,周报可能是一个更现实的选择。”

  “毕竟,在一个理想和最终的产品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我们把提供财经新闻作为提供一种商品或服务,那么,推出这个商品决不应只看一朝一夕。必须有长远的、稳定的供给,要有长远打算,要有耐心。”杨大明字斟句酌地说。语气里特别强调了“耐心”两个字。

  这样一种理念,使杨大明走向了时报改版的前沿,然后是和时报的投资方商谈。杨大明自称,他“默认”了接手报纸这个事实。而我则听有人说过:“他其实并不是很自愿的”。毕竟在当时,《财经》杂志的模式和机制已基本成型,“你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平台,可以考虑进一步的发展”。《财经时报》则前途未卜。“很多人做了很多工作”之后,杨大明终于接手时报。于是有人说,杨大明的后半辈子“就这样了”——几乎没人能看清《财经时报》的前途。而这同时意味着,杨大明的前途也模糊起来——那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

  2001年8月14日,联办宣布“纸介媒体高层骨干变动决定”:杨大明出任《财经时报》总编辑。

  杨大明“认了”。9月1日,他正式接手。

  改版

  “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杨大明坦陈。改版势在必行,但如何去改,却一团乱麻。

  杨大明说,改版要考虑三个因素:对手,或者叫目标——那是指几乎所有财经类媒体,“我一直认为,中国的财经媒体远没有到竞争激烈的时候”;资源,或者说具备的条件——资本、人才以及新闻的来源,“你必须提供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产品”;想象,或者叫新闻的理想或追求——你还要明确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距离,“不能着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对这三个因素的把握,贯穿于并不顺利的改版过程。

  然后是“最痛苦的三个月”。从2001年9月开始,在保证一份周三刊的报纸正常出版的同时,为改版进行的前期筹备正式开始。“最要命的是人员的调整”,“裁员”以及随之而来的“苦口婆心的谈话”,原本八九十人的队伍逐个谈起。“我们要改版了,用不了这么多人”,“换个地方也许更适合您的发展”,如此等等。接下来是没走的每一个人“减薪”。这在后来被认为是一个错误的举措,虽然当时没引起太大震动,同时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那时在报社的记者,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

  一直到11月初瑞士“CASH”专家组出现之前,对《财经时报》未来定位——不管是内容还是市场——都还存在很大争议。杨大明回忆,在一次编辑部内部会议上,他提出“做《财经》的下游产品”的主张,得到的回应是“哗然一片”。对“下游”这个概念的某些理解,激起“强烈反对”的声音。杨大明表示可以“收回说过的话”,但并不打算放弃按自己理解的“下游”概念——更立足于动态、更着眼于普及、更注重操作性——去设计改版的方案。人们在期待一个新生儿落地的时候,兴奋和茫然总是同时存在,“产妇”因此更加紧张。

  “CASH”专家的培训,使争论暂时画了句号,虽然至今余音不断。未来的《财经时报》眉目初展。“一直到现在,对CASH的经验和理念,我们还在体会和消化的过程中。虽然中国的现实和我们的实力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CASH模式,但他们的思路对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包括现在的版式、栏目的设置、文章的风格,很多都来源于CASH。也有一些当时很看好的设计在悄悄消失。求教于国外成熟的财经报纸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时报——至少它的方向——应当是一份朴实的、扎实的财经媒体的形象。”

  2001年9月开始,时报开始调整部分版面;11月初,CASH专家来到编辑部,为期两周的研讨和培训;11月中旬,刊期调整为周报;12月30日,高翔加盟;2002年1月3日,《财经》及《财经时报》“元老”之一吴鹏自香港回归。

  此时,原定“元旦改版”佳期已经悄然错过。

  为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一些人“开练”了。

  瘦报风波

  改版计划一拖再拖。先是2002年元旦;然后是“春节后”即2月底;再然后,在一个大家都战战兢兢、忙忙乱乱的春节过后,2002年3月1日,《财经时报》变了样子。

  “开始,大家都还不清楚改版的目标。只有一点,这一点我反复强调过: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出现一个让你耳目一新的《财经时报》。但我们追求的标准绝不能低。”在杨大明的预期中,时报将走的路,是“一种缓慢的爬升,不求一鸣惊人”。现在看,这正是改版半年来实际走的路。

  新生儿落地了,而且是一个瘦的孩子。没有欢呼,似乎也没有责难。更多的是怀疑的眼光。一方面,《财经时报》在版式上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变瘦,版心高50厘米,宽28.6厘米。另一个瘦的地方,则是来自于人员方面。

  改版后两三个月里,不少人“心里慌慌的”,人员像流水一般漂来荡去。各方面对改版效果褒贬不一。“那是一种矛盾的心态。怎么说呢,想、又不想,敢、又不敢——让公众都知道你的产品。”

  有一点是确定的,杨大明说,从改版开始,他设定了三个月的“调整期”。“三个月以内是可以调整的,三个月后则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形态。”但这个目标也不易实现。一个市场化的媒体,没有大的投入,大家都在“紧巴巴地过日子”;在内容上,“很难拿捏分寸”,毕竟“我们是体制改革的产物,在夹缝中生存”。

  “提供真实、扎实、诚实的财经新闻”,这是杨大明在《财经时报》灌输的第一个“意识”。任何一个局部和细节,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一旦有冲突,则必须为它让路。运作中,则实践着另一个不言而喻的“意识”:“弱化中层”。以几个“疯狂的”骨干(杨大明、吴鹏、钮文新、高翔),负担了可能需要十数人分担的编辑工作,从而把握和主导着报纸的走向。这可能在任何一张别的报纸都难以见到。但效果明显。至少,在人员高速流动的情况下——现在报社采编人员中改版前的“元老”已所剩无几,而产品得以保持了平稳的、一贯的风格。

  孩子总是孩子,初期的新版《财经时报》听到的更多是批评、建议和质疑。4、5月间,联办内部举行的几次“评报会”上,杨大明们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但如前所述,有人私下里对杨大明说:“你彻底毁了,《财经时报》前途没了,你的后半生也就这样了。”

  对新生儿的关心不难理解。剪断脐带是必需的,但是否要熨平他脸上的褶子,是否要刮掉他身上的胎记,以及是否要催生他快些长高长大?对这些,人们见仁见智。因为过分关切而操之过急、举措失当,有时也是难免的。

  压力渐渐在编辑部内部蔓延。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财经报纸成功的前提,是稳定的新闻来源。”但对于《财经时报》十分年轻化的记者队伍来讲,这又似乎是短时间内最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非常规的做法”,“对每一个人,可能都是比较苛刻的”,杨大明说,“我觉得这一段时间,挺对不起大家的。”

  新生儿落地三个月,多数人觉得,这孩子,悬了。

  转机

  《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在给杨大明的一封E-mail里写到:“感觉你们最近有些急。急不得,现在正是比耐力、比耐心的时候。”

  “急”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操作中,保持平静的、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严肃媒体最终拼的是品牌,品牌的支撑是公信度,而公信度要靠稳定扎实的新闻提供来换取。“一直以来,业务管理层在心态上,在新闻理念上,在操作流程上,都保持了一致。这是这份报纸到现在能够保持缓慢地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杨大明说。保证报纸出版是第一位的。以此为前提,才谈得到稳定地实现报纸质量和队伍素质、业务水平的提高。正由于始终保持了这样一种心态,逐渐地,《财经时报》迎来了转机。

  今年第8期联办内部刊物刊出文章,介绍了《财经时报》在海内外华文报刊上的转载率,为此提供了一个量化的证据。这项统计早就是报社的一项日常工作。但在改版6个月后的“转载率”达到内地同类报纸的领先地位,正如一位专家所说:“这是一个重要标志”。

  10月份,由潘石屹担纲主演的《财经时报》电视广告开始在CCTV-2播出。广告用啤酒、泡沫、潘石屹这几个元素来诉求《财经时报》反对泡沫的主题。在广告结尾,潘石屹用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给你领先的商业新闻。

  表面上的“转机”,植根于内部的趋于稳定。一个年轻的队伍,一种稳定的心态,一种一致的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以及一种氛围、一种趋向甚至一种感觉。作为婴儿,《财经时报》这个“主体”的“意识”逐渐形成。也许,这才是时报最近三个月来正在硬朗的骨骼。

  这也是杨大明始终坚持的“鸵鸟政策”——在耐力和韧劲的支撑下——带来的变化。

  “我认为,我们这帮人在新闻理念和判断上,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说,《财经时报》轻易‘死’不了,而且可以稳定地进步”。这是杨大明的基本判断。他的基本理念是,“做财经新闻,不是举重若轻就能成功的”。那可能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的过程。

  坚持,要靠一个稳定的、甚至是追求完美的团队。7月份行政主管刘靖的加入,使自忖“几个主要业务管理者都是男性,缺少经验和魅力的”杨大明增加了一些踏实感。他说,一年来,一直都很累,最近一个月好些了,“比如可以在星期一二出去开个会什么的。”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财经时报》已经步入正轨,开始了它可能缓慢,但肯定会是不断进步的新的成长进程。应该说,这不仅是杨大明,也是时报集体对自身前途的判断。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5元享用15M收费邮箱 网上购买3分钟开通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2002全球工商领导人网上峰会专题
 相关链接
2002CEO网上峰会嘉宾宫力简介
2002CEO网上峰会嘉宾刘积仁简介
2002CEO网上峰会主持人高在朗简介
2002CEO网上峰会中外企业CEO大碰撞媒体专场
2002CEO网上峰会中外企业CEO大碰撞产业专场
2002CEO网上峰会10月21日将在新浪网举行
信报: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全球CEO十月峰会北京
会议日程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 每月只需5元钱 图片铃声随心换!
· 点击此处、即可得到汽车
· 用图片铃声许下秋天爱的誓言
· 独家推出34种鸟叫铃声下载!!
· 越洋短信 万里传情
· 爱意撩人之--指间流淌的爱情
头条新闻
(30元/月)
体育新闻
(0.2元/条)
非常笑话
(0.5元/条)
两性学堂
(0.5元/条)
你的手机: 手机密码:   > 快速获取密码
图片  铃声  言语  自写短信  游戏  订阅分类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鸟叫铃声独家下载
《薰衣草》
《蓝色生死恋》
《我的野蛮女友》
《桥》-啊朋友再见
[戴佩妮] 你要的爱
更多精彩铃声>>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美国林肯大学MBA
   招聘资讯一网打尽
   云豹吉普首汽专卖
   清凉盛景山间别墅
   美容美发瘦身减肥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游山玩水赢大奖!
:淄博腰腿痛专科
:项目管理资质认证
:深职院语言培训
:十佳楼盘网上展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5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