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153:19:03□本报记者陈雪根
近日,广东省中山市一个知名度不高的燃气具企业———樱雪燃气具有限公司,接连夺得2002年中国
名牌产品与2002年广东名牌产品的殊荣,樱雪喜夺“双冠”后,某些同行放出风来,说“樱雪花20万元买中国名牌,花
10万元买广东省名牌”,此话一出,广州《信息时报》“家电金牌”就以一个整版的文章《燃具企业质疑“中国名牌”》对
樱雪进
行了“批评”,中国家电网立即进行了转载,并在日前又刊出质疑文章,有人甚至还在网上递贴子攻击樱雪“贿评”,
给樱雪的声誉造成了严重伤害。中国燃气具行业一直有一个爱造谣中伤的恶习,早在1998年,当国家计算机调查研究中心
授予万和“中国热水器销量第一”的金牌时,就有企业对万和进行造谣中伤,声称万和是“花钱买第一”,由此还引发了一场
全国性的新闻大战,最终导致国家十三部委联合发文,禁止搞企业排名之类的调查与评选,万和的“第一”招牌也不得不束之
高阁;2000年,万和被某权威调查机构认定为中国消毒柜销量第一,又引发了另一企业“20万元行贿”的质疑。这次轮
到了樱雪。为此,一直拒绝记者采访的樱雪董事长李荣坤终于忍不住了,他激动地对当地媒体说:“我们本来不想参加名牌评
比,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与海尔等名牌有太大距离,但中山市技监局的领导一直在鼓励我们参选。为了响应市政府的名牌工程,
我们决定试试看,参选资料也是很仓促地在一个晚上完成的,拿个省名牌在意料之中,但拿到国家名牌,这份惊喜的确大大出
乎我们意外。我们绝对没有向任何一级领导花一分钱!”10月初,中山市技监局的吴南乾局长对媒体证实,“樱雪评名牌是
经过我们再三动员的,因为我们多次对樱雪的产品进行过质检,发现樱雪的质量控制绝对在全国领先。”对于樱雪被同行攻击
为“20万贿评”,中国名牌战略促进委员会秘书长荣剑英反驳:这种谣言不仅无耻,而且可悲,请造谣企业站出来,看他给
2000万元,能不能从我们手中买到“中国名牌”这四个字?我们是委托清华大学对全国上千家参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统计后,才评出了123个中国名牌,仅调查费一项就花了数百万元,整个评选活动,国家财政就花了800多万元,区区2
0万元就能买到中国名牌吗?据中山市有关部门介绍,樱雪创建于1998年,当年就被评为“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产
品”及“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推荐产品”,1999年就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0年又通过国际电
工产品长城认证,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对强排式燃气热水器企业的检测中,樱雪在61家合格企业中被列入“强档推荐品牌”
。此次在中国名牌评比中又夺“双冠”,近日,樱雪又名列中国燃气具获得港澳准销通行证的四家企业之一。对此,一位不愿
透露姓名的燃气具行业知名人士认为:樱雪的质量技术虽然不错,市场占有率也上升很快,但这个企业知名度很低,怎么可能
评名牌呢?名牌毕竟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嘛!李荣坤也承认在万家乐、万和、华帝、樱雪这四家“夺双冠”的名牌燃气具企业中
,樱雪的知名度是最低的,这主要是因为樱雪起步只有四年,全部精力都用于解决质量问题,还来不及做品牌宣传。但是,做
品牌九成靠质量水平,知名度实际上还不到一成,这就是樱雪的管理风格。李荣坤说:“产品是企业最有发言权的宣传武器,
如果产品不过硬,宣传文章再漂亮也没用!”对于以前宣传推广上的“不作为”导致的缺乏知名度,李荣坤并不后悔,反而认
为正是企业的“低调”,才使得同行能比较放心地与樱雪合作,使得强大的对手没有将樱雪视为“潜在威胁”,从而为樱雪赢
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李荣坤也不善于目前最时兴的“资本运作”,他既不欠银行的钱,也不欠经销商的钱,因此,企业发
展很稳,但规模生产的提速并不快。李荣坤的看法有点怪:燃气具利润率太低,不是一个适合靠借钱来发展的产业!许多名牌
企业现在负债累累,沦为替银行打工的“搬运工”,值得吗?不刻意去宣传炒作,不刻意追求规模扩张,这正是李荣坤的风格
,也正是樱雪“双夺冠”引起非议的原因所在。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李荣坤怎么想,质量与名气在名牌评比中到底各占多少分
量,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质量好的企业不一定有名气,名气大的企业也不一定质量好,今后评名牌如何将质量与名气进
行综合计分,这的确是一个亟待完善的任务。(15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