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改配股,发股改发债,发债改贷款,甚至放弃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变化多
种种迹象表明,在证券市场的整体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曾经让投资者较为担心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逐渐趋于理
性。一方面,众多上市公司调整再融资方案,调低融资规模,甚至有部分公司放弃了再融资预案;另一方面,从已实施的再融
资来看,各种手段搭配
较为合理。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1日以来,先后有52家上市公司调整了以前的增发预案,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提出增发
预案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放弃增发预案的公司达13家,延长增发有效期的公司为8家,还有31家公司将增发改配
股。而随着相当数量的公司把增发改配股,再融资额也大幅减少。如东北一家上市公司在增发改配股后,数量由6000万调
低到1800多万,加上价格也下调,其融资规模将只及原来预案的四分之一。很显然,门槛的提高将相当部分公司排除在增
发大门之外。即使有的公司财务指标达标,但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还不规范、投资项目并未经过严格论证等,依然难以通过增发
实现再融资。因此,只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公司才能够进行增发,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增发的市场形象。
引人关注的是,不少公司还宣布放弃可转换债券的融资预案。据统计,目前已有通程控股、威孚高科、彩虹股份等近
10家公司宣布放弃可转债预案,浪潮信息则拟将可转债调整为配股。据悉,股权筹资周期过长、不确定性因素过多,从而影
响公司业务扩展是放弃发行可转债的主要原因。况且,随着其它融资渠道逐渐畅通,尽快启动业务项目已成公司考虑的重中之
重。如威孚高科提出放弃增发,转而决定采用申请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继续实施先前的融资项目。业内人士认为
,这种上市公司主动由股权融资改变为债权融资的做法在以前并不多见。事实上,这样的公司还有多家,如抚顺特钢为保证融
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决定将融资方式由可转债转为向商业银行贷款等筹资渠道。
另外,在股权融资受到市场关注的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投资项目也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在日前沿海一家
上市公司的股东会议上,其大股东否决了董事会提交的发行数亿元可转债的议案。各项指标对照显示,该公司均达到了发行可
转债的条件。据悉,出于对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审慎考虑是大股东叫停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已实施的再融资来看,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再融资额仅为209.45亿元
,同比下降幅度达57%。
从融资方式来看,多种融资方式开始并举:配股筹资额为34.5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幅高达89%。从6月份以
来,各种再融资方式的融资数量则更加接近:其中配股的融资量达13.8亿元,增发的融资量为14.2亿元,三只可转债
的融资量稍多,超过了2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在再融资上趋于理性,并呈现多元化趋势。这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分散市场风险。(刘兴
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