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快密云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密云县在加大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实施招才引智战略,一手抓现有干部的培训,一手抓人才的引进。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人才严重不足问题,为加快密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密云县引进外埠高校毕业生情况
1993-2000年我县以每年平均80人的速度引进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其数量占全县干部队伍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这不仅改善了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并且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1年引进外埠毕业生254人,硕究生2人,本科生250人,大专生2人,来自28个专业,113所院校。
引进学生累计624人,涉及76个专业,来自64所高等院校。近几年来引进毕业生在队伍结构及分布上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政治素质好。624名引进毕业生中,中共党员83名,所占比例为13%;共青团员541名,所占比例为86.7%;在校期间任学生干部的有126名,所占比例为20.5%。
2、学历层次高。据统计624名引进毕业生中硕士8人,本科604人,大专12人。
3、专业门类齐全。几年来引进毕业生专业类别涉及了经济类、建筑类、工程类、电子类、政法类、外语类、师范类等76个专业,院校涉及64所国家教委和部属高等院校,引进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解决了我县用人单位的急需,缓解了我县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现状,专业结构不合理现状明显改善。
4、分布范围广。引进毕业生的分布体现我县经济发展重点和方向,其中教育系统28人,占总数4.5%;卫生系统51人,占总数8%;建委系统69人,占总数11.1%;农委系统19人,占总数3.5%;商委、经委系统237人,占总数37.9%;行政机关22人,占总数3.5%;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124人,占总数19.9%;开发区高科技企业74人,占总数11.8%。
5、事业心、进取心强。引进的毕业生绝大部分热爱密云,热爱本职岗位,把密云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全身的投入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为密云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形成加快密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引进毕业生的使用、培养和管理情况
(一)用人单位的主要领导对人才的认识到位,都认识到人才在事业成败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每年各单位都认真分析做出计划,由人事局领导带队,单位一把手亲自引进人才,为密云县的经济发展积蓄人才后劲,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对引进大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
(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引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单位领导在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上非常努力,使他们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都有了正确认识,因此,能够安心。
(三)用人单位善于发展人才,敢于重用人才。密云冶金矿山公司是引进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单位。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对引进大学生的使用工作,积极听取他们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及时给予重用。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引进的大学生朱锡才被分配到该公司所属建华铸钢厂铸造车间工作后,积极发挥所学知识,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技术改造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改进管理的方法,使铸造的淬火质量平均合格率达到96.7%以上,铸造成本每吨下降200元。后被提拔为车间技术副主任,现被县委任命为团县委书记。江苏籍大学毕业生陈启兵来密云后,在密云工业开发区大显身手,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成绩显著,很快被提拔为工业开发区副总经理,去年被提拔为密云县招商局局长。
(四)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采取各种形式精心培养。大多数单位在大学生报到后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岗前培训,介绍县情、单位发展史,讲解工作职能、性质、特点、要求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绝大多数单位都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对引进大学生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注意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有些单位把引进的大学生安排在基层一线岗位锻炼一段时间;有些单位对见习期内大学生坚持轮岗制度,局长亲自过问,新自抓,坚持对大学生定期考察制度,不到两年大学生很快成为科室的主力,有的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有的被推荐到乡镇任副职领导。
(五)生活上关心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使引进的大学生能安心工作,专心事业,奉献密云,不少单位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许多单位给报到的大学生发放1000元的安置费(购置基本生活用品);也有的单位给他们购买了自行车;有的单位把办公用房腾出来改为宿舍,并添置床、桌椅、衣柜和电器;没有食堂的单位为他们购置炉具,解决吃饭问题;许多单位每逢元旦、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领导都和大学生一起度过,使他们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引进大学生的管理,1998年下发了密政发[1998]12号文件(《关于加强对引进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暂行办法》),对用人单位、毕业生从责任、权利和义务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县领导每年中秋节与引进毕业生共度节日,举行联谊座谈会,正是由于全县各级领导和用人单位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积极在政治、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逐步成长,发挥了自身的专长,为密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通过对22个单位填写的调查问卷统计,1993年以来引进的大学生中表现较好的112人,一般12人。现已担任副县长领导干部2人,县属副局级领导干部16人,科级干部近30人。教育系统2名大学毕业生担负着初中和高中的教学重担,均已成为教学骨干。正如三环啤酒厂总经理于井方说:啤酒厂之所以有好的经济效益,这与我们引进的毕业生 公司财务总监在管理上有很大关系,财务清楚,成本算的精,每月一份成本分析报告,对公司在经营决策上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引进大学生在培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单位在对引进大学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面的原因,使用和管理中还存在问题,近年来流失率有上升趋势,队伍稳定令人堪忧。调查显示已有94名大学毕业生流失,占总数的15%。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学毕业生的部分合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满足。首先是实际生活中的住房、工资待遇偏低等问题严重;因为引进毕业生经济上普遍底子薄,加之工资又不算高,毕业时年龄又相对较大,个人问题又不容长时期回避,短时期内住房、积蓄上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是不同单位引进的毕业生在工资及待遇上又不平衡,虽然是客观情况,但待遇低的毕业生难免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稳定因素。
二是个别单位的领导思想上人才观念较差,传统的人事思想严重。比如: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对引进毕业生是一个束缚,因为引进毕业生的前提是缺乏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年龄又相对年轻,富有进取精神与比较活跃的思维,如果引进后还要论资排辈,那么有悖于引进使用的初衷。个别单位引进大学生只知"引",不知如何培养使用。大学生在学校所学只是书本知识,实践能力差,而个别单位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双方心理上的伤害。
对毕业生来说所以能够接受引进,他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环境,能够有不断发展的环境,他们对抱负的实现和知识的积累有较高期望值,更重要是他们为这种期望值的实现做了充分的准备,期望在实践中较快得到转化,正如在走访中有的毕业生说:"我认为一种工作假如中专生需三年的时间去领悟干好,引进的毕业生应该相信他们一年就能领悟,我们既然能挑100斤,总是给20斤的担子,等到年限一到,我们很难说一下子能挑起101斤的担子。"毕业生的这种上进的因素被压抑,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影响,很可能产生恶性循环,导致人才流失。
三是事业上能否成就,自身价值能否实现,客观上造成人才流失。正如在走访中有的引进毕业生说:"我从一出校门胸怀大志,到实际工作中情绪低落,期间是有过好多思想波动过程的,也不断从自身角度调整,但是调整到了不能再原地调整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该考虑是否流动的问题了。"可见毕业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专长与爱好、是否是关键岗位、是否具有挑战性、相应的报酬是否与整体水平相当、是否被单位的领导认同方面很敏感。如果他们感觉到黄金时期越来越短,却没相应的成就感,就会怀疑是否我的职业设计出了偏差,是不是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这样一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四是个别用人单位忽视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主要是缺乏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思想交流。为使毕业生及早适应环境,从领导角度讲应适当安排各种形式的思想交流活动,加强沟通,使他们及早融于大环境之中;所做的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因为引进的毕业生是一个方方面面都不同于本地生源的群体,所实施的教育和培养也应有针对性,如县情、岗位以及以后的发展等方面应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
五是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
其一,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出国热"、"考研热"、"跳槽热"等热潮日渐升温,毕业生产生趋向以上各种热潮的倾向。其二,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的经济效益存在差别,导致引进毕业生住房、薪金、提升、出国等待遇和机遇方面产生了差距,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是不容回避的,难免产生互相攀比的心理,不利于稳定,用人单位在这一方面缺乏主动性的考虑。1993年以来,密云县共引进的624名大学毕业生,共流失110人,占引进大学生总数比例的17.6%,这里边不含有以进京为目的,然后再跳槽的,但也暴露出使用和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大学毕业生引进力度,提高使用、管理水平
密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继续加大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力度,从2002年开始,每年有针对性的引进各类专业人才200名以上,以适应密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
引进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的使用、管理和培养工作也要加大力度,能否取得更好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二是毕业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自然的社会的多方面的外部的条件。我们即要引进高素质的毕业生,又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引进毕业生脱颖而出的环境,实施用"事业、感情、待遇"留人的办法,实践"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引人用人原则,为密云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一)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看待引进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努力在此项工作中形成四个意识
1、树立引进毕业生的人才意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本县生源的本科毕业生能回来建设家乡的越来越少,导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度出现各类管理人才的年龄断档、专业干部断档和年轻干部断档。严重制约我县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县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只有依靠雄厚的人才做保障。没有人才的事业是没有成功可言的,持续的事业发展更要有人才的积蓄,正如江泽民书记所说:"依靠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并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具备事业得以发展的根基。
2、树立引进毕业生的整体开发意识
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来讲,引进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后,肩负着为全县经济发展做贡献的重任,是我县各项事业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但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对这一群体的开发不仅是单独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事,而是要主管部门高屋建瓴,要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培养开发计划,形成一个让这种有着不同专业特长的毕业生有一个协作结合的机制。形成一个整体,发挥整体能力,产生整体效率,这需要各主管部门从思想上有整体开发意识,同时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
3、树立爱才、识才、容才意识,创造优良的用人环境
首先,我们一定要有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概念,思想上要有喜爱之情。其次是识才,这不仅是感情上的投入,也有选才技术上的因素,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一种科学,随意性的主观因素越少越好,建议引进毕业生的时候,创造条件由从事人才工作的专业人士挑选、选拔人才。
再次,选拔优秀毕业生后,既要注重他们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他们较强的各项基本素质,对新事物的接受适应能力,作为领导应有容才意识,允许他们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怕他们有失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空间,不能压抑他们才能的发挥,适时提拔重用,从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不能只是拥有而不开发。这里应注意两点:一是用才,培养人才要在使用中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是在使用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大胆启用新人,锻炼新人,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让其到中流击水才能出落成人才;二是护才,作为人才的毕业生在成长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不仅要启用,更要保护,不能因为一些人头脑僵化,滥发议论而丧失事业中坚力量的培养,丧失我们赖以发展的人才持续积蓄。
4、树立振兴密云人才为本的意识
引进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县的各行各业,密云经济的振兴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工作,人的因素在生产力各要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以人才为本的用人意识,才是最高层次的用人标准。所以一定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要从质和量的积蓄上努力,使人才资源不断增添后劲,发挥基础性作用。
(二)加强对引进大学毕业生队伍的宏观管理和开发
1、进一步落实密政发[1998]12号文件《关于加强对引进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的暂行办法》
加强监督力度,保证用人单位从引进、使用到毕业生培养等一系列选人用人环节都不能具有随意性,而是处于一种规范性的监督和调控下,从已经出台的宏观政策方面吸引高层次毕业生,主要是落实好,使用人单位和引进毕业生双方都有一个归属感。
2、各用人单位要加强对毕业生使用、培养、管理、考核、监督制度的建设
引进、使用和培养毕业生是涉及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面的事情,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应该从一开始确定引进计划,以至以后一系统的过程中都要规范操作,形成一整套的操作规程,从签订三方引进合同、毕业生到位后的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按阶段汇报情况等一系列问题都应有一个规范的、强制的办法做保障。
3、建立推荐后备人才制度,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
引进人才是一个流动的"人才储备库",它不能成为一潭死水,而是处于流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激发人才储备库的作用,从组织部门、人事主管部门来讲,应该从宏观上促使这个积蓄着巨大能量的人才储备库流动起来,这就像一根弹性很强的弹簧,如果在压缩很久以后仍不能释放能量,就会慢慢消退弹性一样;那么怎样才能让它流动起来,就是建立推荐后备人才制度,多从这个库中推荐、重用、调动其他备选人才的积极性,同时随时注入新鲜的活跃分子,而后再从中推荐更加优秀的人才,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人才工作就会成为有源之水。
4、建立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制度
首先作为一名人才,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正所谓:"精一通二会三,"这样的人才才是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其次,作为用人单位,应该让其从整体角度多接触,从各个岗位的角度去锻炼,才能提高毕业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开阔毕业生的思路、具备担当重任的知识储备;再次,作为各级组织部门,多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多提供领办各种实体的机会,才能让毕业生利用他们本身具有的扎实理论基础更好地同实践相结合,也为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发展成长,少出失误作准备,同时也会为我们的干部选拔提供一个更广阔和更高层次的空间。
5、根据密云经济发展现状,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各级乡镇政府,各类型公司企业,都面临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本科以上人才严重不足,但每年本地生源本科毕业生回来的很少,如2000年只回来3人。我县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迫切,但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县属企业及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现状仍然停留在旧的观念上,没有看到近几年我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势头。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本县毕业生回县工作,同时加强本县毕业生科学文化的再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力度以弥补高层次人才的不足。
(三)制订优惠政策,建立多种激励机制
1、建立竞争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虽然引进毕业生分布在各行各业,较为分散,但当务之急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大致包括竞争上岗、转岗、考核、辞职和辞退等一系列的程序,这些都要体现竞争。一是组织部门在选拔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的时候,要对引进毕业生放宽条件,多方考察,适当倾斜,或者单独制定出相应的合适岗位来让毕业生竞争上岗,体现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对能力的重视,消除引进毕业生怕论资排辈的心理;二是建立量化标准的聘用机制,使毕业生能上能下,这样会有利于单位既定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毕业生自身素质增强,紧迫感增强。
2、职称评审改革社会化
将来的职称评审实现社会化是趋势,可以较好地解决论资排辈现象导致的弊端,对有突出贡献的引进毕业生应考虑破格晋级或低职高聘,激发引进毕业生勤奋工作的积极性。
3、在分配机制中引入更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即将技术因素和智力因素作为分配考虑因素
首先,从具有较好激励效能分配机制角度讲,不仅考虑物质资本因素,还要考虑知识资本因素,具体讲除有形的资金资本,专利资本外,还有无形的知识资本,虽然不好衡量,但确实不能忽略这种资本的主导趋势,未来的分配机制要想有较好激励效能,就必须考虑知识资本因素。具体到引进的毕业生,就可以适应设立诸如外来人员补贴类似的项目;其次,设计具有激励机制的薪酬制度,这是对毕业生表示认可的直接表现,符合市场经济法规要求,也是毕业生最直接的需求,安居乐业。待遇问题并不是一个羞于开口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待遇,并体现出差别性。
4、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毕业生予以奖励
县委、县政府今年要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如设立对考核优秀的毕业生奖励500元,表现突出的毕业生奖励1000-2000元,对有重大发明或重大贡献的毕业生奖励2000-3000元的制度,以鼓励其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的积极性。
5、确实解决毕业生存在的困难
俗语讲:"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我们现在研究的是针对现有的金凤凰,如何为他们提供梧桐树来栖身,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困难较大的问题,更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考虑建立集体大学生公寓,为单身或已成家的毕业生提供住所;二是制定优惠售房政策,实行购房补贴,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的住房困难。
(四)加强培训,提高毕业生思想素质,激发毕业生爱岗敬业的热情,培养勇于奉献的精神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毕业生,知识更新,优化结构是必须的,否则,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要加强培训,提高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爱岗敬业的责任感,同时,又要为他们提供长远的必须的培训计划,让他们感到每时每刻都在进步,都在充实,都在收获;不要出现只要马儿跑,不给马儿草的现象。
(五)成立密云县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及政策落实领导小组,主要是确保我县制订的各项政策较好的落到实处,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科委和成员单位组成,其职责是:
(1)负责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使用的各项政策和规定;
(2)负责人力资源培训的组织落实工作;
(3)负责引进外地人才质量的审查工作;
(4)负责每年拔尖人才的评选、奖励工作;
(5)负责知识分子政策检查落实工作;
(6)负责解决知识分子工作中、生活中不便的地方和投诉工作。
总之,加快大学毕业生引进力度,不断改进大学毕业生的管理、使用方法是加快密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县委、县政府从推动密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我国加入WTO后,对人才的引进、使用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引进、使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大胆引进和使用,密云的发展和振兴才有希望。
摘自王洪钟《经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