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不仅是对城市整体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而且也对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以打破原有的结构,最终形成符合市场要求的新的结构。
因此,经营城市与农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有着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营城市促进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的融合、置换,许多配置不合理的资源重新定位,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农工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城市发展连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对城市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不仅提供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而且为城市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同时,农业产业化、农业集约化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为城市一部分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新途径。其三,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农业生态改善作依托,农村环境资源丰富,再造能力强,调整空间大,这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经营城市文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根据地缘、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首都饮用水源基地的独特地位,密云县在促进首都居民生活、经济发展和郊区农业现代化方面担负着举足轻重的责任。为此,按照《新世纪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十五"行动》,密云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以打造水源区环境为前提,以增收富民强县为中心,以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与城市发展相一致,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达到自然环境清洁优美、设施环境先进完善、体制环境高效规范、人文环境健康和谐。按照这一总体战略要求,农业结构调整应该实现以下目标:
1、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区域环境、资源优势,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格局,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绿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产品在首都、国内、国际市场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2、多元化投资机制基本形成
传统农业得到彻底改变,农民成为农业投资、经营、受益的主体,市场观念显著增强,农产品商品转化率达到90%以上,农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大引进、大发展"思路得到全面落实,突出完善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基地建设环节,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明显加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发挥主导作用。
4、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升
依托首都科技优势,引进高新农业技术、品种、项目和人才,构建中国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品种优质率达到100%,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5、生态环境保持首屈一指地位
坚持"环境立县",进一步打造优质水源区生态环境,为"绿色北京、绿色奥运"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强化首都的"绿色心脏"地位。
6、农民整体富裕步伐加快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郊区中等偏上水平,并向高水平迈进,山区搬迁工作扎实推进,低收入村户消除工作如期完成,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绿色农业经济观念全面确立并深入人心,打造一流环境、创建一流产业、推行一流经营、实现一流发展。
二、密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和问题
2000年以来,密云县农业结构调整成功地跨越了发动、探索和大规模推进三个阶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1、传统农业得到根本改变,粮经饲三元结构已经形成
将"传统的吃饭农业"转变为"现代的致富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其根本点在于打破单一粮食种植模式。2000年底,我们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全面退出传统粮食生产方案,形成了以经、饲作物为主的生产格局,达到了密云农业脱胎换骨的目的。2001年底,全县粮食作物占地调减到2万亩。随着粮食生产的大幅度退出,充分体现区域特点的特色果林、苗木基地、精品蔬菜、油料作物和优质牧草饲料得到迅猛发展。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精、效益调高"的调整总体要求,全县利用耕地发展以板栗、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果林5.3万亩,苗木基地规模达到1万亩,精品蔬菜播种面积8万亩,以设施园区发展为主的设施蔬菜占地面积达到2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万亩,牧草饲料种植面积突破17万亩。经饲作物实现规模化发展,传统粮食作物逐渐退出生产舞台,标志着密云农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形成,实现了农业的第一个飞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铺平了道路。
2、城郊型农业发展迅速,绿色养殖主导产业凸现
作为首都郊区,大力提升畜牧养殖业比重是加快城郊型农业发展的标志,密云农业在调整结构中明确提出建设畜牧强县和精品渔业强县的发展目标,立足饲草资源和水产资源优势,以绿色养殖为基点,以奶牛、肉羊为主导养殖品种的畜牧养殖业和以名优鱼品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到2001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39万头,发展速度位居郊区前列。肉羊存出栏总计达到45万只,肉鸡产出量突破2300万只,名优鱼品总产达到500万公斤,养殖业总收入达到12.45亿元,占大农业总收入比重78%。 绿色养殖业的强劲发展,促进了种养结构的优化,推进了奶牛、肉羊、名优鱼品大县建设步伐,实现了密云农业的第二个飞跃。
3、引进促发展,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
落实"引进强县"思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累计引进大中型龙头加工企业50家,完善了以伊利集团北京乳品厂、北京祥云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希德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绿色田野食品有限公司、密水渔业开发公司等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下的奶牛、肉羊、仁用杏、板栗、精品蔬菜、水产品、蜂产品等10个产业化经营链条,带动基地规模突破了30万亩,带动农户达到7.37万户,年加工农业产值近6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明显提升。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围绕奶牛、肉羊、板栗、仁用杏等主导产品发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0个,上接龙头、下连农户,架起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也推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进程。全县农户已初步纳入经营产业链,农业跨上了高效发展加速增收的产业化经营的金桥。
4、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取得巨大改观
机制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营机制,农业才能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县注重经营机制的探索与创新。以农户为主体,探索出以龙头大户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联户形成经济共同体发展和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为主的多种经营机制,强化农业发展的"心脏",激活了农民投资经营的热情,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
一是畜牧养殖主导产业高档次起步、高标准发展。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标准规模养殖小区409个,奶牛、肉羊主导品种养殖小区占70%以上,肉羊和肉鸡养殖大院、养殖一条沟模式全面推开,全县舍饲养殖专业户达到1万户。青贮氨化、粪污处理技术在全县推广,绿色养殖成为时尚。
二是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围绕板栗、仁用杏大县建设中心,仅2001年,以集雨节灌、五小网络化为主的水利富民工程完工达到2546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9.2万亩,板栗基地规模发展到21万亩,仁用杏基地发展面积达到3.5万亩,"以林引水、以水护林"的综合开发格局已经形成。
三是农机产业强劲发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机业发展的经营机制得到创新。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1510台件,投资额达到2291万元。挤奶平台,粪污处理、菜田机械、牧草饲料机械等新型机械广泛进入农家,农机服务队成为农机化发展的载体,加速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全县农机占有量达到6万台件,总动力达到3.4亿千瓦。
四是融资渠道大幅度拓宽。资金不足始终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为了保证农业主导产业尽快形成,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优化融资机制,政府与金融部门加大银农合作力度,确保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仅 2001 年,在市农村信用联社支持下,县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向农户发放信贷资金2.1亿元,年内净投放贷款额达到1.3亿元。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全力支持农户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设施资产和经营权担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担保、联户担保、小康资金担保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了全县农户的欢迎。
5、将消除低收入面纳入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帮村扶户工作扎实推进
详细部署,因村宜户,全面推进。采取培育主导产业与搬迁共同实施的办法。政府先后投资820万元搬迁资金,通过资源置换,就业搬迁,分散搬迁,建设新村和房屋置换等具体方式,2001年内完成生存条件恶劣的偏僻小村农户搬迁234户,使这些无希望脱贫的村户达到了"一次性搬迁,永久性脱贫"的目的。通过培育村户主导产业,年内消除了82个低收入村、770户低收入户,消除面达到73.2%和50.3%,使大部分低收入村、户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6、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
农业结构调整发动面和行动面达到了100%,调整主导明确、重点突出,带动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2001年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8.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3.4亿元,比1998年增长了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52元,比2000年和1998年分别增长了846元和1635元,农业结构调整统揽全局,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标。
根据2002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从密云农业现代化发展和达到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来具体分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
1、农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农业结构布局虽然实现了战略性转变,但对于首都、国内、国际三大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巨大机遇,密云农业完全与市场对接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距离,主导农产品生产规模仍不够大,质量仍不够精,品牌仍不够多,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的转化率仍处于低档次,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于提高。
2、产业化经营亟待加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成为现实的基础,也是农业被打造成致富产业的标尺,密云农业虽然有了自己的产业发展龙头,但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代表密云农产品特色的品牌知名度差,市场占有率低。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立足地区优势,引进更大更多的加工农业龙头,带动整体农业进入市场。
3、农业科技水平还不够高
密云地处京郊,背靠首都,科技兴农优势雄厚,但科技优势与农业生产对接还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服务体制仍处在探索阶段,机制不活、体制不顺现象明显;二是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的主体地位不牢固,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批量的优新农业高新技术不能及时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员与市场的嫁接还不成型;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陈旧而单一,推广的途径、手段、内容与农民的需求脱钩,造成推广能力、实际效果和经济效益"三差"的不良后果,使优新农业技术得不到快速推广普及。
4、多元化投资机制需要巩固,农民组织化程度需要提高
资金不足仍然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就在于巩固多元化投资机制。政策可以引导,政府可以强化服务,但根本途径还是农民形成和巩固投资经营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化投资经营格局。只有进一步开放搞活,采取入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加大企业引进力度,整和农业资源生成经济效益,才能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实现农业结构的真正优化。
经过三年的调整,农民确立了家庭主导产业,经营水平有了初步提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合作组织比较松散,管理程序比较混乱,造成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民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问题仍然存在。
三、密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措施
根据密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现实基础、薄弱环节和有利条件,遵循市场发展和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重点要通过以下途径:
1、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加快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档次,高标准"的四高发展原则,与中国绿色经济联盟密切合作,以创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绿色农业产业园区为首任,在密云创建中国长城绿谷,继续大力引进培育大型农产品龙头深加工企业,将密云绿色精品农业品牌推向首都及国内外市场,完成密云农业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持续深化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对现有龙头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稳固并延伸其产业链条,把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部纳入"龙头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2、以全面退出传统粮食生产为基础,加快打造区域主导产业优势,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力
密云县地处首都饮用水源基地战略地位,人多地少的矛盾又异常突出,人均有效耕地资源占有量不足1亩。实现"保水"与"富民"两大目标的根本途径在于摒弃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抢抓城郊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突出首都城市发展的腹地、食品供应的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屏障和城乡居民旅游休闲胜地四大功能,大力培育体现水源区经济特点的绿色农业,达到"保水"与"富民"双赢的目的。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全面退出高成本低效能的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生产,着力发展以板栗、仁用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奶牛、肉羊等草食家畜为主的绿色养殖业,体现区域生态环境优势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精品设施蔬菜业,服务于畜牧发展的优质饲草业及精品渔业。一年来的调整实践证明了这一思路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也收到较好效果,受到了全县农民的拥护。
2002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将坚定不移地沿这条路子走下去,突出抓好畜产品基地,精品渔业基地,果品基地,优质苗木基地,饲料牧草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六大优势农产品基地,推动密云农业向经营方式产业化、生产方式集约化、产业布局区域化、产品市场国际化发展。计划到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鲜奶总产6000万公斤;肉羊出栏30万只;新增名优鱼养殖水面1000亩,全年总产550万公斤,名优渔品率达到70%;新发展板栗9万亩,累计达到30万亩;新发展仁用杏2万亩,累计达到5.5万亩;新发展果林苗木1万亩,累计达到2万亩。饲料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5000亩,累计达到2.5万亩。
3、加快退耕还林和争创无化肥县进程,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一是在全面退出传统粮食生产基础上,加快退耕还林步伐。为了进一步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加快建设首都绿色生态屏障,到2003年底,我县将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5.32万亩,其中年内退耕还林面积达到11万亩。退耕还林不仅为主导产业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大大加快了降低化肥使用率的速度,提升了绿化率,达到打造水源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是继续推进无化肥县发展进程。2001年我县明确提出并落实了争创无化肥县实施方案,确定5年内实现全境农业生产不施化肥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对水源区水质、土壤污染的问题。2002年全县化肥施用量要减少70%。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为实现种植业不施化肥的目标,我县把发展化肥替代品 生物有机肥作为工作重点,将进一步加快以草食家畜为主的绿色养殖业发展,全面推广舍饲养殖和粪污生物处理技术。到2002年底,要累计建成生物化肥厂30个,生物肥加工能力突破 60 万吨。同时,绿色养殖业带动绿色种植业发展,形成"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业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达到创建国内首屈一指环境和实现农民快速增收的目的。
四是加快绿色安全食品体系建设。生产绿色安全食用农产品,不仅加快提升农产品品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将有效加快农民减少化肥施用量。立足净水、净土的水源区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优势,我县将突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以培育密云绿色精品品牌为中心,完善标准化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等体系建设,为实现全县绿色安全食品生产创造条件。
4、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强化农业发展基础
围绕区域特色果林和绿色养殖主导产业发展,将水利工程与结构调整紧密衔接,采取河川拦蓄、灌渠积蓄、路面集雨、集泉等工程模式,突出"四川两山一线八渠"10项重点水利工程和100项示范项目,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成水利平台。2002年内完成集雨节灌工程1000处,五小网络化连接3000处,新增蓄水能力30万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为密云农业集约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水源保障。
5、加快机制创新和科技推广,大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科技水平,增强农民进市场的实力
一是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为实现规模经济创造条件。同时,强化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探索灵活有效的扶持奖励机制、风险共担机制、贷款融资机制、科技服务社会化机制和农村集体资产有偿经营机制,保护和调动农户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确保农民稳步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是以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和农产品质量为核心,完善和发挥现有科技服务机构的作用,强化服务队伍的科技创新与健全服务网络,加大种养业优新实用技术推广和食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力度,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密云绿色农产品品质,与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链接,共创精品名牌,抢占市场制高点。
6、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加快消除低收入面进度,整体推进山区农民增收
认真落实消除农村低收入面责任制,到年底确保实现人均劳动所得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全部脱贫,人均劳动所得1500 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全部消除的脱贫工作目标。作为根除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县政府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继续加大边远山区无发展条件农户搬迁力度,年内再完成500户农户搬迁任务。
摘自王洪钟《经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