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檀州宾馆位于县城中心县委、县政府机关对面,总占地面积1714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785平方米。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最初为密云县政府招待所,仅有几间平房,工作人员不足10人。1973年,在院落东南位置增建砖结构四层楼房1栋,建筑面积3510平方米;1976年,将原平房翻建为五层客房楼,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1986年,在院落东北位置增六层客房楼1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同年1月8日,改名为"密云县檀州宾馆"。此后,陆续建设了锅炉房、配电室、洗衣房;2000年增建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200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檀州宾馆作为县属事业单位,曾经带动密云县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随着郊区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尽管做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由于宾馆为县委、县政府招待所,干部职工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在拓宽经营领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迟迟迈不出新的步伐,加上各职能部门吃大锅饭,清帐率低,年复一年,企业负债累累,经营上举步维艰,月亏损20余万元,债务累计3000余万元,债权仅60余万元,拖欠200余名干部职工5个月工资190余万元。干部职工面对这种情况人心慌慌,消极怠工现象十分严重,对企业发展失去了信心。原有建筑及客房设备急需维修改造,须再投入几千万元。这种状况如不及时解决,宾馆就面临倒闭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通过拍卖引进资金使企业摆脱困境。
一、 宾馆转让的基本情况
檀州宾馆已无力摆脱困境,成为密云县政府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经密云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檀州宾馆彻底转制,将现有固定资产以3000万元价格出售给由超霸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正圆集团、顺鹏贸易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组建的北京檀州富苑酒店有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于2001年10月18日正式签订了《檀州宾馆转让协议书》。转让的核心思想是:引进资金和管理,对宾馆进行彻底改造,促进密云县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密云城市建设步伐。
二、 对职工进行妥善安置
协议签订后,北京檀州富苑酒店有限公司根据密云县委、县政府关于檀州宾馆改制工作的意见,认真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耐心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本着尊重职工意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对檀州宾馆原有职工进行了妥善安置。具体情况是:
1、密云县政府负责安置副总经理以上干部4名。
2、在职固定工、合同制职工148名,其中,办理退休手续的5名;因伤病由县政府安置的2名;自愿选择有偿脱离本企业、自谋职业的103名,按每工龄年2000元经济补偿金,由县政府和企业一次性支付。自愿选择在北京檀州富苑酒店有限公司工作的38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现已上岗工作。以上人员都办理了相关手续。
3、原有临时工70名,自动辞职28名,已于2001年11月16日退还押金并结清工资。其余42名愿意在本店继续工作的,重新登记后按日薪20元安排工作。对自动辞职的职工根据工作年限作了适当补偿。
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转制工作进展顺利,人员基本稳定,宾馆已恢复正常营业。
三、 制定新的发展规划
北京檀州富苑酒店有限公司在正常经营的同时,已开始投资对宾馆进行改造,拆除了邻街的5000平方米西客房楼,重新建造8层高的檀州大厦,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与之相邻的东客房楼重新进行内外装修,使东楼、西楼连为一体,成为一座现代风格的靓丽建筑矗立于市。还将对宾馆附属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到2002年7月,北京檀州富苑酒店将成为集住宿、餐饮、会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四星级会议宾馆。
从管理方面,公司聘请喜来登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进行经营管理,将有500人在此就业。转制后新建成的北京檀州富苑酒店有限公司重新聘请了总经理,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将给密云地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檀州宾馆通过转制,不但妥善安置了职工,避免了职工失业的危险,还引来了1.3亿元的增量。宾馆通过改造,不但改善了经营条件,还引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改造的宾馆不但增强了接待能力,还建成了4千平方米的超市,每年经营额可达到3000万元,实现税收200万元,可安排500名职工就业。尤其是宾馆改造以后,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的宾馆与县委、县政府大楼遥相呼应,增强了城市景观,等于引来了1.3亿元的城市建设资金,可谓一举多得。这种通过拍卖、引进、盘活企业的作法不失为筹集资金经营城市的一种好形式。
摘自王洪钟《经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