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勇做过广告业务员,卖过水果,也做过商情服务公司的市场……今天,杨是经典世纪广告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总资产逾千万,员工达150余人。
杨说公司的诚信经营其实和做人的道理一样。“经典世纪”现在还是一个中小企业,但公司的信誉需要从“小”开始树立。惟其如此,公司才能持续地、健康地成长起来。
胡晓群/文
广告业务员生涯
1993年9月,19岁的杨进勇告别母亲的叮咛和泪水,只身来到北京体育大学求学。不知道是兴奋,还是第一次离开母亲远行,在30多个小时的旅程里,硬座车厢里的杨进勇只休息了不足六个小时,他说,“往事,全在想往事。不知为什么,以前的往事全一股脑儿向我心头奔来。”可能是因为父亲英年早逝,家境贫寒,杨进勇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得多。因此,他备加珍惜自己这次北京之行。
抵京后,杨发现母亲每月给自己寄来的150块钱生活费实在太少了。由于全家仅靠母亲做点小生意赖以维持生计,因此叫母亲多给自己寄点钱显然不现实,况且家中还有正在上学的弟妹。
“为了生存,我别无选择,只能去打工。”杨说。
1994年4月,杨走进了北京展望未来广告有限公司,当起了该公司的广告业务员。“业务员的工作相当苦,相当累,还经常尝到人家的闭门羹。”奔波于中关村浩如烟海的各公司之间,杨首次体验到赚钱的艰辛。
第1天,杨空手而归;
第2天,亦然;
……第6天,杨的虔诚似乎感动了上帝。一位客户跟他联系,约好在友谊宾馆见面。杨欣喜若狂,然而他酒店门前等了三个多小时,那位客户才姗姗而至。“这笔‘生意’终究还是没有谈成,因为他来了之后我立刻走了。”杨说,“我虽然穷,但不屑跟这种人打交道,这次经历使我开始学会尊重别人的时间。坦率地说,我几次想离开,不再等他,但是起初自己很强的功利色彩还是使我没有马上走开,总天真地期盼着他可能马上就要到了,这毕竟是自己拉到的第一个客户。然而,到后来我之所以等他是不想使自己食言。”
天道酬勤,杨终于开始赢来了收获的季节——在加盟了广告公司第11天后,一位经营显示器的客户愿意刊登六条信息。“当然,广告款不足300元,自己的提成才20多块钱。”杨笑着说。
“但当时的心情还是很激动,如果每个月能拉到几个这样的业务,再加上母亲的150元钱,生活费就不用犯愁了。”他自我解嘲:“可能自己当时没怎么见过什么钱,所以特兴奋。”
第一笔生意
在接下来的近两年时间里,杨一边上课,一边奔波于中关村形形色色的公司之间。“要是自己能出一份刊物,汇集各种各样的供求信息,岂不可以少受这种奔波之苦。”杨的心中开始跳动着不安份的元素。
1996年初,他和一个贵州老乡闲聊时,谈起了自己这种想法。没想到自己的这种想法引起了贵州老乡的极大兴趣。一个月后,贵州老乡叫杨到自己注册的金色未来信息公司帮忙,出任该公司市场部经理。
大学生活的第六个学期结束了,已经在中关村“闯荡”两年多的杨已经攒了两万多块钱。他说,这是自己的“第一桶金”。
“其实,这段经历不仅仅使我掘到‘第一桶金’,更重要的还教会了我为人处事的技巧。不仅要成为客户的合作伙伴,更应该成为客户的朋友,现在我的一些客户就是当年交下的朋友。”杨很庆幸自己的那段阅历。
这年暑假,杨进勇没有像去年暑假那样留在北京为生计而抗争,而是回到数千公里之外的贵州家乡。他有个梦想,要使自己手上的两万多块钱在暑假里“翻一番”。他将目光投向了故乡产量巨大的猕猴桃,他了解到北京猕猴桃的销售价格是故乡猕猴桃的产地价格的一倍多。如果将故乡的猕猴桃利用暑假回家探亲的时机贩到北京来,利用中间价格差岂不是“对半赚”?
经过在家乡半个多月的筹划,他从当地老乡手中收购了三吨猕猴桃。并且,自己跟随汽车三天三夜,辗转2800多公里将三吨猕猴桃运到了北京。然而,事情的发展却使他措手不及。当自己将猕猴桃拉到大钟寺农产品批发市场时,批发市场管理机构却不让他在这里经营批发业务,只允许他开展零售业务。
“我要上课,同时还要上班,我哪里有时间在这里再当‘果贩’。”杨对当年的情形记忆犹新:“没办法,只好把这些跟随自己长途跋涉到京城的猕猴桃以1万块钱的低价转手倒卖给了别人。”
“应当说,在返回贵州老家之前,我已经对北京的水果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但是,后来事态的发展自己确实没有料到。如果我静下心来在大钟寺当果贩,还是能小赚一笔。”杨摇了摇头,隐隐约约地体验到商海的无奈。
“但是,这件事让我明白,人必须善始善终;作好最坏的打算,但不能轻言放弃,要往最好处努力。”杨喜欢总结每一次失利。也许,对于他来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是最好的注脚。
转折点
在自己的“第一桶金”只剩不到“半桶”之后,杨继续投入到他的老本行广告市场中去进行打拼。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和贵州老乡不合,1997年下半年,杨和贵州老乡分道扬镳。杨利用自己攒下来的三万块钱并会同从朋友手中借来的三万块钱,把公司盘了过来,自己出任总经理,仍然进行广告代理、信息咨询和策划等业务。这时候的杨刚刚大学毕业——当然档案已被转回贵州,他说自己当时没有找工作。同年,“金色未来”开始和《电脑商情报》合作,出任该媒体分类广告的代理商。1998年5月,“金色未来”又获得《电脑报》一个版面分类广告的代理资格。
“与《电脑报》的合作是自己事业的转折点。”一提到《电脑报》,杨进勇眼中折射出异样的光芒。
1999年,在朋友建议下公司引入CI策划,杨重新注册公司,并更名为北京经典世纪广告有限公司。他说,“经典世纪”要永远“追求卓越,缔造经典”。
“经典世纪”的诚信经营以及杨在打工时铸就的娴熟的公关技巧开始赢得了来自《电脑报》高层的信任。1999年,“经典世纪”击败《电脑报》另外两位分类广告代理商,出任《电脑报》分类广告的独家代理商。
“与其说是‘经典世纪’击败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击败自己,因为他们很少按时给《电脑报》付款。”在谈起“经典世纪”的诚信经营时,《电脑报》广告部副经理张朱峰也认为:“经典世纪”无可挑剔!
杨说,公司的诚信经营其实和做人的道理一样。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德才兼备,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很难办到。因此社会总是首先要求他的品德。“经典世纪”现在还是一个中小企业,但公司的信誉需要从“小”开始树立。惟其如此,公司才能持续地、健康地成长起来。
未来发展
如今,公司总资产逾千万、员工达到150多人的经典世纪广告有限公司,除了稳稳的在北京IT业商情界站稳了自己的脚跟外,于去年10月在东北沈阳设立第一家分公司,今年5月又在山东半岛济南设立分公司。他说,全国IT业其他二类市场如华南深圳、西北西安等地,“经典世纪”也将于今明两年陆续跟进。
2002年,公司在北京建立自己的彩印厂,并同时推出本公司广告商情刊物《速波商情》。杨说:“广告代理业务仍将继续,但从公司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要勇于开设自己的阵地,创立自己的品牌。”
关于经典世纪的未来,杨显得极其务实。他说,IT业作为一个成长性行业,其中的商情服务肯定是块诱人的大蛋糕。杨说,作为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经典世纪以后除了将依托自身业已形成的商情刊物《速波商情》这个平台完成快捷的信息发布外,有必要继续开展与《电脑报》等IT业强势媒体之间的横向联合和互动,紧密跟踪IT业发展的时代潮流,更多的体现自身个性化的客户服务特色。在广告宣传上植入现代传媒理念,为客户选准合适的广告媒体以及最佳的广告宣传时机,真正体现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同时,寻求时机向IT商情的关联产业方向发展,公司本身也由此实现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的转变。
“如果你自信,同时又敢闯,再加上勤奋,是能干出点事情的。”渐入佳境的杨在总结自身性格特点对自己事业的影响时,显得信心满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