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你好!我前些天出差到上海,朋友开车带我满城转悠,谈起城市面貌变化之大之快,他十分自豪。四五年不见,上海
真的变化很大。我问朋友上海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他语焉不详。不知贵报能否给予满意的答案?
湖北省襄樊市读者凌风
过去的十年,是上海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发展最快、变化最显著的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起来的交通拥挤、住房
紧张、环境污染等“三大矛盾”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城市今后的现代化建设有了良好基础。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50亿元,住宅建设投资3500亿元,分别占前
50年投资额的90%和60%以上,相当于平均每天投入2亿元。据了解,近年上海市财政计划内项目投资每年只有20亿
元左右,中央财政在上海的直接投资更是寥寥无几,近几年使用国债资金也不过70亿元。那么,如此巨额的建设资金从哪里
来呢?上海市市长陈良宇给出的答案是: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将社会资金引入城市建设领域,并将市场机
制运用到建设、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上海的投融资道路,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以建立举债机制为重点,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为弥补政府城市建设资金的严
重不足,上海通过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债来搞建设,当时共计融资32亿美元。如著名的杨浦大桥、南浦
大桥就是亚行的贷款项目。同时,上海市成立了十多个各类政府性投资公司,作为融资主体。这是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第一
步。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以土地批租为重点,大规模挖掘资源性资金。仅靠上海财政和贷款,依然无法满足上海大
规模基础设施改造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需求,难以尽快偿还拖延了几十年的历史欠账。上海开始探索土地批租的投融资方式,盘
活存量资源,以此来解城市大发展起步时的燃眉之急。到2000年,土地批租为上海带来了100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
。陈良宇市长说,如果没有土地批租,仅靠政府财力,过去十年完成的旧区改造任务估计需要100年。
进入“九五”,融资难度明显加大,上海又借鉴国际通行的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方法,推出了出让城市基
础设施部分特许经营权的举措,将已经建成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出让,迅速收回投资,转而成为新一轮建设的投入资金。
第三阶段:90年代后期,以资产运作为重点,扩大社会融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土地批租大量减少,
但国内证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居民储蓄存款不断增长,社会富余资金增多。上海不失时机地将有盈利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
场,实行社会融资。如已建成的项目以公司方式上市,筹资超过100亿元。高速公路等可以收费的项目,实行社会化招商,
吸引社会资金100多亿元。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市政府在土地出让、动拆迁、税收、贷款贴息等方
面实行了政策优惠。今年3月26日,负责上海市政府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的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与民营企业———
—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把它在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运营商上海路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9.35%的股权以32
.07亿元人民币全部转让给福禧公司。通过此次转让,福禧公司享有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的运营权,包括加油站、服
务区、广告和通行费及边际延伸收益的经营权,并负责4车道改6车道的扩建工程。这是民间资本首次进入大型基础设施存量
领域。福禧公司董事局主席张荣坤表示:“我们非常看好此次投资,上海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上海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领
域的政策将为我们提供有力的保证。”
同时,上海在城建管理体制、运营模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一是改变城市建设方面的财政拨付体制,变一
级预算单位的统收统支为归口使用包干,因改革方案的实施而积余的资金全额用于城市建设和维护、管理。二是改革垄断行业
。近几年来,上海打破了自来水、煤气等自然垄断行业的垄断,同时引进外资进行竞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益
,大幅度减少了政府补贴,节余的钱被转用到绿化建设方面。三是改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所有的建设项目,都以项目公司的
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推行招投标制度。四是改变建设运营一体的传统模式。如对轨道交通实行
了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将竞争机制引入各个环节。这一举措极大地加快了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90年代初
,上海建第一条地铁花了5年时间,而目前上海有4条在同时建设,并正准备新开工3条线,到明年上海将有200公里、1
00多个车站同时建设,这样大规模、高强度的建设可能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
通过十年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海实现了城建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资金渠道由封闭到开放,投资管理由直接到间
接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这种格局,对上海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
为上海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