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ST中华(000017,200017)的时间不多了,如果2002年继续亏损,它将难逃退市的厄运。
3月12日,ST英达所持ST中华6500多万股法人股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拍卖,ST中华最大的债权人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每股0.36元的价格拍得这部分股权,取代ST英达坐上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华融不得不与时间赛跑。ST中华旋即在第二天召开董事会,聘任华融高级副经理叶晴任常务副总裁,并决定修改公
司章程增选董事。4月16日,在ST中华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华融推荐的四名增选董事候选人全部进入董事会。两天后,华
融深圳办事处副总经理黄俊民当选为ST中华董事长,原董事长、来自莱英达集团的谢如贤退居副董事长一职。
这当中,ST中华又召开了一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莱英达集团机关报《莱英达报》报道这次会议的消息是这样开头
的:会议室布置一新,主席台正上方"卧薪尝胆三载苦斗已求生,破釜沉舟马年决战今逢时"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这篇报道
同时宣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华集团的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激情洋溢的文字寄托的是ST中华1300多名员
工热切的希望,他们希望华融的到来能使伤痕累累的ST中华重获新生。
ST中华董秘李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个人对ST中华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的。而对公司的衰败,这位从ST中
华改组上市之时起就与股证事务打交道的元老,多次表示出深深的惋惜之情。自行车王国的衰落
ST中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出口基地。李海去年到欧洲,偶遇当地小孩在大街上骑"DiamondBac
k"品牌的自行车,见到公司多年前生产的产品,令他百感交集。在ST中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自行车王国里,产销量从最
初的30万辆,鼎盛时达到了200万辆。
ST中华的自行车走出国门,却遭遇到了反倾销。1992年,欧共体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提起反倾销诉讼。李海描
述当时的情景,"他们查都不查,开庭就一句话: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成本是不真实的。"官司打败后,ST中华在欧洲
的销量一落千丈,从90多万辆狂跌到20多万辆。"失去了欧洲市场,当时的感觉是,这个企业不要搞下去了",李海说。
"卖到欧洲去的自行车一辆才赚10个美金,一场官司却花费了400多万美元。官司都结束很久了,律师费的通知单还像雪
片一样往这边寄。"
当ST中华在北美的市场做到100万辆的时候,美国又于1995年提起了反倾销诉讼。"我们的原材料都已经备
好了,却在一周时间里不见了50万辆订单。银行给公司购买原材料提供的短期贴现,本金加上罚息,全被逼成了公司的短期
负债,这是怎样的一个打击啊!"说起当时的情景,李海至今心有余悸。
虽然ST中华最终打赢了美国这场官司,但历时一年半的官司又让ST中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胜诉了又怎样,起
码这一年半的时间你就没有生意做。"
在1992年至1995年间,ST中华在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又遭遇了多场反倾销诉讼,"官司就没停过"。按照
李海的说法,一系列反倾销官司让ST中华一蹶不振,许多合作伙伴失去了耐心,纷纷弃ST中华而去。而加上当时公司经营
班子推行盲目的扩张战略,使ST中华的资金链全线告急,于1997年、1998年连续出现巨额亏损。巨额资金去了哪里
其实,ST中华的衰落并不仅仅是因为反倾销。
从发行上市至今10年时间里,ST中华的账面总资产最高时超过了30亿元,股东权益最多时也在10多亿元左右
,现在,ST中华总负债逾25亿元,总资产却只有5亿多元,变成了一具背着巨额负债、严重资不抵债的空架子。难道这中
间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富被蒸发了吗?
有人戏言,ST中华2001年巨亏22.6亿元,累计亏损38.8亿元,如果拿这个数字去除以销量,得出的结
果肯定会吓你一跳:卖一辆自行车竟会赔上这么多钱!
一位知情人士指出,由于ST中华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公司大量资金被人鲸吞。ST中华应收香港大环自行车有限公
司等关联方巨额款项,最终只能全部计提坏账准备,就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子。
ST中华的外资股东香港大环欠款折合人民币6亿元,而ST中华2001年末总资产只有5.65亿元,单是这笔
坏账就足以使ST中华资不抵债了。此外,关联企业DiamondBack(HongKong)公司欠款2.4亿元,另
一关联企业至高资源国际有限公司欠款1.4亿元。如今三家关联企业或是破产清算,或是停业,或是联系不上。
香港大环等三家公司所欠ST中华的款项年代久远,究竟始于何时难以说清。当ST中华大势已去,成了空壳一具的
时候,香港大环的破产不能不让人怀疑有事先刻意安排的因素。
在1998年以前,ST中华的董事会实际上为外籍或港方人士把持,其控制权并不在第一大股东ST英达手里。S
T中华在其1999年报中就曾承认,过去公司在人员方面是存在问题的,香港大环、上市公司以及香港分公司等混为一体。
这位知情人士指出,这种局面之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改观,ST中华原董事长、来自莱英达集团的范惠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
作用。ST英达为ST中华作出了高达12.48亿元的担保,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很有可能就从ST中华手中流向了不该去
的地方。而范惠明在1998年主持完一次董事会后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资料显示,ST中华曾为旗下在各地(包括海外)遍地开花的子公司垫付了大量资金,后来一大批项目的失败和子公
司破产,又让大部分资金变成了坏账。境外债务重组
到了1998年下半年,ST中华两连亏已成定局。为了拯救ST中华,深圳市政府于当年9月份成立了"中华"解
困工作组,具体工作由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牵头组织实施。该工作组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李承友送到了莱英达集团,并于年
底当上ST中华的董事长。为了配合做好有关解困工作,进一步摸清公司资产和财务状况,根据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的建议,
ST中华改聘注会,聘请了深圳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摆在李承友面前的显然是一个烂摊子,由深圳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此时的ST中华负债超过了2
0亿元。
"对于ST中华的重组来说,前提是债务重组",ST中华董秘李海说,"这个‘盖子’不揭开,无论什么资产装进
来,都难以填平巨额债务的窟窿。"
李海介绍说:"事实上,ST中华的债务重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境外债务重组,一部分是境内债务重组。1998
年公司决定将两部分债务分开重组,先重组外债,再重组内债。"
ST中华董事、ST英达董秘潘世明还承认,当初选择债务重组,并拿更容易的外债开刀,也是为了ST中华保牌的
需要。按照当时的会计政策,债务重组收益可以直接计入利润,如果ST中华债务重组成功的话,1999年扭亏为盈就是一
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1999年底,ST中华与大部分海外债权银行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海外债权银行愿意收回19.7%的现金作补偿
,以放弃对剩余债权的追索。为此,ST中华还卖掉了在美国的一个品牌,才有了2000多万美元还债的现金。
尽管主业继续亏损,但凭借3.6亿元的债务重组收益,ST中华于1999年实现净利润2亿多元,逃过了被PT
这一劫。
"截至目前,按照不超过20%的现金偿还原则,ST中华已解除对17家境外银行的负债,涉及债务金额1.1亿
美元。外债基本得到解决。"李海说。牵手华融
外债的成功解决,为内债重组提供了示范。不过,境内债务重组显然要比境外债务重组难得多。
"总认为欠债还钱,包括利息,不能少一分钱。其实银行也是在做生意,就像厂家收不回货款,那就能收回多少算多
少呗。ST中华已经是个资不抵债的企业了,还欠税、欠工人的工资,厂房、设备该查封的都查封了。如果清盘,轮到债权人
还会有什么。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很理解,但境内银行受政策的局限,敢拍板的人不多。"李海这样说。
华融的出现正是时候。华融作为ST中华最大的债权人站出来为重组买单,似乎这是多方权衡之后最好的一种选择了
,有所斩获总比颗粒无收要强多了。华融拿出了2340多万元,才通过拍卖获得ST中华股权,坐上了大股东的位置。此外
,华融还掏了两次腰包:2001年12月12日和12月29日,华融分别以1650万元的价格和2190万元的价格,
也是在拍卖场上买回了ST中华因抵押而被强制执行的设备和厂房,保全了ST中华的生产经营设施。
华融的有关领导曾对媒体表示,要把ST中华的重组做成一个"精品工程",要将其塑造成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范例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华融对重组形势的估计可能过于乐观。
因为资金的匮乏,还因为欠着海关的关税,ST中华目前自行车的外销无法正常开展,内销的规模则难以有较大突破
。"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没钱,连订单都不敢接。外销做不起来,主业要想恢复盈利根本是不可能的。"李海叹息道。
"我们现在一边在做债务重组,一边也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债务重组的前景,目前还不敢做太多的预测。没
有到最后一刻达成协议,就不能算成功。"李海说。
ST中华大事记
1992年3月31日深中华A股和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8年4月30日公布1997年报,1997年度亏损1.98'亿元
1999年4月30日公布1998年报,1998年度亏损6.53亿元
1999年5月4日公司股票被ST处理
2000年4月26日公布1999年报,因1999年底实施外债重组,该年度实现净利润2亿多元
2000年6月8日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将其拥有的ST中华债权及ST英达的担保债权全部转让给中国华融资产管理
公司
2001年1月17日公司外资股东香港大环自行车有限公司所持6200多万股境外法人股被深圳市中院执行拍卖
,受买人为香港卓润科技有限公司
2001年4月11日公布2000年报,2000年度亏损1.78亿元
2002年3月12日公司第一大股东ST英达所持6500多万股法人股被深圳市中院执行拍卖,拍卖成交价为每
股0.36元,受买人为华融
2002年4月19日公布2001年报,2001年度亏损22.57亿元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