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湘财证券率先在业内与外资达成了组建合资证券公司的意向,并为此进行了多年的准备。随着不久前《外资
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颁布,湘财与法国里昂成立合资公司的道路也逾显宽阔。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湘财证券公司董事长
陈学荣
记者:是什么促使湘财早在两年就下定决心,要成立一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
陈学荣:从长远看,国际化是中国证券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证券市场早晚将与国际市场对接,中国券商也早晚
要面临与国际券商同台竞争的那一天。虽然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仍有一段保护期,但这段时间不会很长。因此,与其晚
走,不如早走,通过战略合作,找到更多的市场机会。
同时,境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从顺序上看,境内券商首先要面对同业的竞争,先重组兼并,然后才是真正地与外
资竞争。因此,从湘财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走合资的道路,不仅可以使湘财借助外脑和外力,快速提高在境内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又可为今后与外资面对面竞争埋下伏笔。
记者:湘财与外方的谈判过程有多长,其中的焦点又是什么?
陈学荣:我们于2000年8月与法国里昂证券开始谈判,2001年2月8日在北京正式签署协议,并于3月正式
向中国证监会递交成立合资公司的申请。前后历经两年的准备。其中,花在谈判上的时间共有6个多月。在谈判中,我们讨论
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未来公司的控制权这两个核心问题上。
记者:您对控制权这个问题如何看待,会否过多让度于外方?
陈学荣:我们希望在管理权上能让外资有足够的信心。谁拥有控制权不是最重要的,谁能够真正管理好公司才是最重
要的。我们凭自身的实力来赢得外方对我们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当然,具体细节要等到合资公司批准成立后才能作进一步披露
。
记者:在薪酬制度上,合资公司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陈学荣:可以肯定的是,合资公司的薪酬制度将向国际水平靠拢,但是,还不能等同于海外投资银行标准。同时,与
业绩挂钩也是海外同业的通则,在执行中我们也可以效法。
记者:如果合资公司能够顺利获得批准,您认为,合作过程中最艰难的将是哪一个环节?
陈学荣:沟通。合作的过程是交融的过程,一切合作的关键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
主动了解合作方的想法和思路。因此,沟通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体现在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运作模式、我们的执业规范、
我们的运营环境与国际惯例的融合之中。这种交流其实又是另一种"语言"。
记者:针对这一点,湘财做出了哪些努力?
陈学荣:首先,我们已做好了人才上的准备。国际化的前提是要有国际化的人,湘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从去
年开始,多位华尔街精英陆续加盟湘财,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首席经济学家、首席投资策略师都是从海外回来的。
目前,湘财有海外从业、求学背景的员工已有47位,约占员工总数的5%。
其次,进行结构调整。借鉴海外经验,湘财进行了组织结构改革,一个前、中、后台协调统一的矩阵式扁平化结构已
初见雏形。
第三,进行技术准备。湘财请来的境外机构,已对研发、投行、IT和系统分析四个方面的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
第四,文化的准备。这是最重要的准备,为此湘财专门从湖南迁至上海,目的便是要开阔思路,借场造势,统一思想
。
此外,去年底,湘财证券进行了第二次增资扩股。今年3月,资本金已全部到位,注册资本达到25.1亿元。
记者:从目前一级市场形势来看,市场的融资总额在不断下降,同时,券商在承销A股时又受到通道的限制,在这样
的市场环境下,您对合资公司的期望值有多高?
陈学荣:盈利目标应该是第一位的,为此湘财将把一批投资银行业务的精英集中于合资公司。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
,我们更想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找到更大的市场份额。比如今年一季度,我们在一级市场上承销的企业家数排在全国第一位,
但平摊到每家公司的融资额并不高,这说明我们所承销企业的规模并不大。因此,我们想通过合资,引入新的技术,提高执业
水平,增强我们在一些大项目的竞争实力和拓展高端客户群体的能力。此外,成立合资公司,还有助于我们借助对方的海外背
景,寻找到境外融资的客户,进一步拓宽客户群体。
从长远看,我们对合资公司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这家合资公司在未来能占到全公司1/2以上的利润份额。摄影记者
徐汇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