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杯 新闻 搜索 短信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低工资的利与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6月04日 06:43 中华工商时报

  2002-6-42:12:15□本报记者王擎嘉宾: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袁钢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 观部主任张立群

   记:低成本的劳动力一直被视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资源,但是随着我们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大市 场,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因为我国产品的价格非常便宜,有时甚至是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价格的1/10或者更低,而造成 产品低价格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
低成本的劳动力价格。贸易摩擦的增多会不会对我国劳动力的价格造成压力?而且随着知识经 济的兴起,现在各国争夺的是高技术、高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我国还像过去那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优势资 源吗?张:劳动力成本低的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资源。这种优势资源表现于:首先,为中国许多产品的市场竞争提供 优势。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轻工、纺织、服装。在全球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划分中,至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中 ,中国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形成中国产业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二,劳动力的低成本也是吸引国外投资者到中国投资 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是外商到中国投资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这就形成中国加入国际分工的一种模 式或切入点。依靠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来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的体制和国际市场体制接 轨的一个前提。第三,也是中国从依托劳动力的资源优势逐步深入到国际分工过程中,通过学习,在国际分工中不断提高位置 。因此,劳动力的成本低廉是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逐步发生变化。 而且与改革开放之初比较,中国劳动力成本呈逐步提高的趋势。而且从未来看,这个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所以,劳动力价格低 廉的优势会随着中国的发展而逐步转变,向技术优势和管理、体制、竞争优势转变。这个转变是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 家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袁:对于使用劳动力的人来讲,当然希望劳动力的工资越低越好。对于出口产品,劳动力的工资低了 ,产品价格就低了,产品的竞争力就高了。因此,低工资是一种优势。但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讲,从福利、收入来讲,低 工资的持续存在是不好的。很简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提高收入,而不是保持低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国 家的人均收入是300美元,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达到800美元。因此,低工资水平只是在经济发展较慢的情况下一种无奈 的状况。记:曾经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阐述过“贫困化的贸易增长”的理论。他说,如果一个国家是以劳力的超低价来刺激 出口,那么出口越多,出口国的生产者得到的收益反而越少,这个出口国也就会越贫穷。也就是所谓的越干越穷。中国有没有 可能出现这种状况?袁: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80年代,深圳打工者的工资已经到了800元,可是20年过去了,现在珠 江三角洲一带打工者的工资只有500元。打工者的收入只能够维持在当地的花销,这就形成了一种“出口越多,竞争力越强 ,打工者的收入越下降”的局面。也就是说,随着出口的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不仅没有随着一起增长,还有可能比原来下 降。张: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因为出口越多,市场份额就大;占的市场份额越多的话,就业机会就越多。而就业显然是有 收入的。因此,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当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反应就是所占有的市场空间不断在扩大,而市场空间的扩大 就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就业的增加,就为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应该说,实现全部的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的就 业,当然农业有一定的必要的劳动就业,这种充分就业的实现是中国经济发展要追求的一个根本目标。那么,这个时候,只有 外贸出口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应该说出口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对经济发展是促进作用。记:如果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产 品的价格会随之上升,这会不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不利?袁:我们目前的工资水平与别的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距离“一旦 提高劳动力成本,就没法出口的”临界点还远。我们要追求收入的提高。而且我们的出口大幅度增加,但从事出口产业的劳动 力收入却下降了,这不正常。何况一旦我们把产品价格卖高了,竞争力下降,这时只能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我们现在在技术 以及资本上无法降低成本,只能降低劳动的成本。而劳动成本降低带来的不是资本家的利润减少。国内出口产业所有者的利润 没有降低,是工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出口的产品很多是外商投资。那么利润到了外商手中,利润并不是 本国国民收入的提高,而是外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另一种是国内出口企业,收益到了企业家手中,他们会尽可能地压低劳动者 收入。如果这些企业是将利润用于再生产,会用更多的工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但是如果由于劳动力价格很低,为了出口竞 争的要求,我们的工资上升速度减慢,甚至是下降,这样就会造成分配不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长并没有体现到国民人均收入的 增长,体现到了资本家的利润上或者是投资上。如果连续好几年如此,就会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记:从我国近年来的 出口格局,尤其是今年一季度的出口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在减慢,比如纺织品出口比重在全部出口中的比例在减 少,而一季度,机电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这是不是意味着价格优势在竞争中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份 额在国际市场上占的份额相对比较小。所以,中国即使劳动力很低廉,也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太多的份额。因此,中国想 要在外贸中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就必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扩展。这些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相当大。所以,仅靠劳动 密集型的产品空间容纳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贸易结构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而 这些结构变化,从收入方面的表现就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在外贸当中,中国进一步 扩大出口规模,不能够再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劳动密集型虽然是必需品,但是它在整 个贸易总额中占的比重是处于逐步缩小的趋势。因此,中国今后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重点还是要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扩 展,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在减弱,而是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从对劳动力优势的过度依赖 在逐步转向也同时发挥其他优势方面,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中国通过外贸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而带来的必然 结果。记:一般来说,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应该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相符。那么,去年我国GDP的增长率是7%,同期城 市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是8.5%,农民收入水平增长4.2%,全体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是低于6%的,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收 入水平增长得慢了些?张:可以这么说,我国目前存在低工资的现状是合理的,而且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致的。在我们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任何人不可能随意把收入水平提得很高。在 这种全面竞争的背景下,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过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把工资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所有工资水平的提高都是和经 济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政府部门公务员工资水平的提高也是和财政收入、税收的提高同步的,所有这个过程都受到整个经济增 长的约束,可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有收入的提高。袁:经济增长一定要建立在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上的增长才能 长期进行下去。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如果收入没有相应的提高,这个经济是支持不住的。低工资的存在实际上是国 内收入的转移。低工资的收益损失事实上转移到了得不到工资的人身上,使得国家的贫困化更为严重。比如,城市的工资提高 了,就有更多的钱去买农村的产品,农村也有钱了,就可以发展起来,然后城里的工资继续提高;现在反过来,城里的工资买 不起东西啦,农村就会更穷,买不起东西的压力就转移到了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一定会有政府的转移支付 将市场经济中的转移平衡。因此,低工资的存在不利于我们国家整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我们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越是 贫困地区的人找工作越难,因为他们没有钱上学。现在在出口产业的企业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这样工人就会形成一个门 槛,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做工人。这样,我们可能会看到工人的来源在降低。所以说,如果一味地追求低劳动成本的生 产结构,那么就会进入一种矛盾状况,要么让工人自己承担这种损失,要么就提高整体工资水平。(4F1)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雪白纯洁情侣兔
  • 实用3型瑞士军刀
  •   夏日精品促销
  • 姗拉娜新品上市
  • 名牌香水四折起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