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消费方式影响着生产与投资---我国居民收入群体与消费结构研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31日 08:08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情况也有明显变化。在居民总体收入逐渐增加的同时,居 民的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形成了高、中、低不同阶层的收入与消费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消费群体之 间的消费与投资倾向已有很大差异,受此影响,社会消费结构也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了解目前各收入与消费阶层的构成 、消费心理和行为以及投资去向如何,对于把握国内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有很大的意 义

  1、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状况

  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间,这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基本稳定,在满足 日常消费之外略有结余,但是受近几年体制改革的影响,消费倾向下降很快。而且这一层次消费群体的家庭占到城镇家庭总数 的60.98%,收入占到居民收入总数的58%,是我国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 大的,对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启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启动的成败。

  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的资料显示,目前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占据较大比重,处于"多收少支"和金融 资产积累阶段。这部分居民属温饱型消费群体,其基本的消费需求已经满足,正积聚资金向更高一层的消费提升。但由于住房 、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的集中推进,使这些居民预期支出大增,有钱也不敢花。

  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表现为对未来收入与支出不良预期的影响,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造成居民消费 行为谨慎的原因,一是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增加缺乏信心。二是居民对未来因相关改革引起的预期支出增加比较担心。此外, 传统消费仍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群体居民的消费行为起着很大的支配作用。人们崇尚"收支相抵、略有结余",忌讳"寅吃卯 粮",因而即期收入成为当前消费的最大极限。他们极少"负债"消费或"超前消费",不愿意把明天的钱提前到今天来用。

  上述因素导致不少居民消费心理趋于保守,消费行为更加谨慎。大量的购买力沉淀下来,以获得"未来安全"需要。

  2、高收入群体消费状况

  如今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 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 个性化日趋明显。

  吃: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收入群体的饮食观念发生了转变,消费档次也逐年提高,粮食消费比重继续走低, 副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上升,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36%,比城市居民平均水平41%低5个百分点。在 饮食方面,讲究营养和风味,讲吃"精"、吃"怪"。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更新,高收入居民在外用餐支出明显 增加,支出占食品支出的32.2%。如果扣除在外就餐支出,高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就会更低。

  穿:穿着上崇尚名牌,讲究款式、品质和个性。在色彩方面,更注重纯色、浅色及各种柔和的中间色调。选购衣着追 求自然、舒适、浪漫。皮装、休闲装则更受欢迎。穿的消费档次也逐年提高,面料讲究柔软、精细大方,穿着讲究简洁明快, 以表现与众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气质。

  用:主要青睐一些科技含量高、时代感强的高档家电产品,如无氟环保电冰箱、数码纯平彩电、高保真超重低音音响 及家庭影院、制冷量大和噪音低的变频式空调、具有夜视功能的微型摄像机、代表当今科技新水平的数码照相机等。移动电话 拥有量增速加快,每百户中的中高档乐器、电炊具等拥有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住: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平均每户住房建筑面积111.3平方米。居住样式为单元房一居室的占4.2%;,单 元房二居室的占38.3%,单元房三居室的占41.9%,单元房四居室及以上的占11%。高收入家庭平均每户装修支出 金额5.2万元,平均每户购房总金额为21.8万元。

  行: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百户拥有轿车22辆。其中有车家庭平均每户购车支出19.95万元。在有车家庭中, 拥有桑塔纳的占26.4%,奥拓占12.9%,富康占9%,夏利占6.9%,捷达占3.9%,别克占2%,奥迪占1. 9%,红旗占1.4%,其它国产车占19%,进口车占16.7%。

  通讯: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电话普及率逐年提高,手机拥有量逐年增长,使居民家庭移动电话百户拥有量比上 年增长1倍以上。现代化的通讯服务已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涵盖面逐步扩大,对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起到示范作用。

  投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的个人投资渠道呈现日益拓展的发展趋势,居民对购买有价证券依然"情 有独钟"。居民购买有价证券支出继续上扬,人均年增长15%。调查结果显示:有26.2%的高收入家庭已投资于股票; 投资于商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占16.1%;国库券占8.4%。高收入家庭的投资是社会民间投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国民 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高收入家庭今年新增投资意向也显示:有1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向股票投资,向商业和服务业 投资的比重为6.1%。

  高收入家庭在购买保险教育方面舍得花钱。1999年所有高收入家庭平均寿险支出2065元,财险支出1185 元。其中,购买保险的家庭占总样本的49.3%。

  教育:投资教育已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就业竞争日趋加剧,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和竞争 的压力,体会到投资教育的重要性,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据统计,高收入家庭子女教育年人均消费11301元。 其中生活费用支出4183元,学习费用支出为3193元,择校费用支出为3925元。在国有学校就学的比例占89.1 %,在国外学校就学的比例占3.4%,在国内民办(私立)学校就学的比例占7.5%。这一变化说明,高收入居民在文教 类的消费中,已转向重视子女智力开发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旅游:除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外,旅游消费成了"假日消费"热点,外出游览名胜古迹,出境领略异国风情,成为高 收入居民假日消费的重要内容。

  从消费倾向看,高收入居民消费意向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25.6%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通讯设 备(包括电脑),19.9%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贵重家电,14.4%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买住宅(包括装修、家具), 12.8%的高收入家庭准备购车。

  3、低收入群体消费状况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低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家庭年人均 收入为2500-5000元,其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所 以增加其收入是最有效的启动手段。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倾向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 带来较大效用。政府可以考虑以税收和补贴方式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对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补贴,如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增加对失 业(下岗)工人的补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低收入群体也就是指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镇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是指那些无工作 能力、无储蓄或其它收入来源和无亲友抚养赡养的"三无人员"。城镇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的高 就业、低工资、收入平均化造成的。直到九十年代初,受"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的贫困问题一直都集中在农村地区。 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城市贫困已逐步成为一个对城市居民构成潜在影响的社会问题。4、农村消费群体消费特征

  有关部门组成的中国农村家电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国14个省(市)的50个县(市)300多个乡(镇 )开展了专项调研。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除个别的仍十分贫困地区以外,经济水平大体可分为三个消费层次。

  一是温饱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1000到2000元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30%左右(1998年统计)。这 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进入温饱阶段,消费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边际消费倾向强烈,对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呈数量扩张,但由 于购买力有限,有效需求明显不足。这一部分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以及东部少数地区。

  二是温饱向小康过渡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2000到3000元的家庭比重为50%左右,整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 向小康过渡阶段。这个类型家庭的消费特征是对消费品的需求已由数量扩张过渡到质量提高阶段,具有一定购买实力,消费观 念处于由农村向城镇转化阶段,对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家电产品的需求上,已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表现出明 显的关注,但要实现消费能力的升级,还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在预期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即期消费能力受到抑制,这部分地 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大部分地区、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

  三是小康型消费,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20%左右。小康型家庭多分布在东部大部 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西部少数地区,这部分家庭整体生活已步入小康。由于其手持现金和存款已具有满足消费意愿的能 力,因此传统的生产生活消费品基本饱和,特别是住房消费大多已经完成,消费热点已开始向家电产品转移,消费结构的升级 愿望强烈,消费观念明显趋向城市化。而占农村家庭总数5%左右、年收入超过30000元的富裕家庭已开始消费大屏幕彩 电、家庭影院、电话、空调、微波炉等高档商品。

  决定农村家电市场购买意向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家电产品拥有率水平的高低,收入水平越 高购买意向越强,而拥有率越高则购买意向越低。这两个因素在实际购买中常是反向作用的,这势必造成不同的家电产品在不 同地区细分市场上的购买意向强弱分明。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农村居民普遍收入较高,购 买力较强,但由于某些家电如彩电、电风扇、洗衣机、冰箱拥有率相对较高,居民购买意向反而有所下降。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家庭中,家电产品的拥有率以及对家电产品、品牌、家电企业的认知度与城市市场相比仍然 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家电产品拥有率差异较为明显,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家电拥有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家电市场发 展潜力巨大。

  消费政策建议:分层次促进居民消费

  从总体上判断,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基本平稳、大体正常,居民购买力实现程度稳中有升。但由于收入分布不均,使不 同阶层实现购买力程度不同,突出表现为收入高的群体实现程度低,收入低的阶层实现程度高。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一方面低收 入阶层有旺盛消费需求但购买力不足,消费潜力难以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拥有强盛购买力的高收入群体,其消费需求已基本实 现,购买力大量以储蓄和金融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这一反差是形成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应根 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和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引导高收入群体,创造投资环境,促进大额消费

  针对目前民间资本难以启动的特点,应加大政策力度,在投资和保险领域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提高高收入群体的投资 倾向,增加社会消费需求。在消费领域,也要有一个好的消费环境,尽量促进他们在旅游、文化以及大件物品上的消费,关键 是丰富其消费内容、提升消费品位、引导其消费方向。比如开发适合这一群体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减少对汽车和住房等消 费的行政性干预,同时积极改善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最终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

  2、改善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对中等收入群体,刺激其消费主要应以稳定收入,增加和改变其心理预期为主。其一是要给他们以收入将会持续稳定 增长的信心。其二是要尽快出台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改革的明确方案,让他们对未来的支出状况更加明朗,从而改善心理 预期,增加当期消费。对于中等偏上收入者可以以消费信贷等方式引导一部分中高收入者首先购房买车,对于中等收入者可以 增加其文化娱乐消费,对于中等偏下收入者可以增加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与换代。

  3、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购买力

  低收入者的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增加其收入是最 有效的启动手段。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倾向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可 以考虑以税收和补贴方式调整收入分配增加对低收入水平居民的补贴,如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增加对失业(下岗)工人的补贴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等等。

  4、减轻低收入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居民消费

  对大部分农民而言,收入水平低是制约其消费的主要原因。要增加消费,增加收入是关键。在当前的情况下,最有效 的方法是通过其他产业吸收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农副业之外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通过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从而 使居民的各种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同时要坚持并加快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5、促使商品消费从自我 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

  目前我国消费信用与生产信用不对称,既影响了消费结构升级,也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发展信用 消费,使购买高价值商品有提前实现的可能,能够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使有稳定收 入、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居民可以通过分期付款提前实现消费愿望。在市场需求约束强化的情况下,消费者持币观望将严重影响 产业的发展,信用消费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将激活相关产业,进而带动经济的回升。

  6、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大力启动农村消费

  农村在消费层次和消费时间上的滞后性,可以使同一种商品在城市滞销时却在农村走俏。但城乡居民在消费时间上的 阶段性,以及在商品种类

  、性能等方面的消费差异性,并不等于说在城市质次价高的商品在农村就有销路,在城市一些冷、次、呆、背商品, 在农村同样也难以找到市场。农民收入较低且来之不易,购买行为较之城市居民更加精细和慎重,常常是货比三家,分厘必争 。

  现阶段,我国农村市场所潜在的巨大商机与难以启动的种种现实说明,要想迅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就必须贴近农民 、贴近实际,有的放矢。要克服"一切从城市出发的毛病",深入农村搞好市场调研,结合农民消费特点,开发研制适销对路 的产品。

  居民收入调查:谁站在收入的塔尖上

  一、居民总体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居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总体上看,绝对收入都增加了,同时人们的收入差距也拉开了,城乡 居民的收入结构已呈现多层次化趋向。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意味着一部分人绝对收入可能并没有下降,但相对收入下降了。 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消费阶层。

  据初步测算,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收入阶层,人口接近4500万,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占全体人口的3.5 %左右。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0000元,这个阶层的消费倾向最低,恩格尔系数已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 家的平均水平,其所进行的消费是一种富裕型消费。

  处于金字塔中部的中等收入阶层,总人口在4.5亿左右。其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纯收入在6000至7000元 之间,这个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其消费正在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数量追求型向质量追求型 转变。

  处于收入"金字塔"底部的低收入阶层,总人口在7亿上下。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低于2000元,这个 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但收入增长缓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其消费尚处于温饱有余的阶段。在这个阶层中,还有 8000万左右人均纯收入低于700元的农村人口,其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

  二、城镇居民间收入差距

  住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也有所扩大,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至20 00年的0.32,占城镇居民10%的最高收入户的户均年收入13311元,占10%的最低收入户年收入只有2653 元,增幅是最低收入组增幅的7.8倍,差距已由1992年的3.26倍扩大为2000年的5.02倍,比1999年的 4.6倍又有所扩大。从收入增速看,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增速呈阶梯式格局,即收入越高的群体收入增长越快,中等偏上收入 的群体收入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增速。这意味着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不同收入群体分布形态不理想,低收入 群体所占比重很大。从1994年和1999年的分布看,中等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群体,合计只占总人数的28.62%; 而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占总人数的64.15%。

  三、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经营类型的农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拉大。少数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在增长,多数低收入农户的收入 增长不多甚至减收。1996-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由2.53%扩大到 2.64%,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的高收入户比例,则从24.67%上升到35.45%。将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按 纯收入进行5等份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2000年最低收入组农户和较低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802 元和1442元,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和0.6%。中等收入组农户、较高收入组农户和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 005元、2768元和519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3%和6%。收入越低,增长越难。农村居民家庭的基 尼系数由1996年的0.32扩大到2000年的0.35,表明农户间收入差距拉大。

  四、高收入群体基本构成

  为了解高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10个省市抽取了12000户高收入家庭进行 了调查,结果表明,城市高收入群体平均收入在25000元以上,其基本构成在不断变化。

  1、从岗位角度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城市高收入群体中的比例最大,占31%,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占城市高 收入群体的25.2%。知识与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出现了高素质人 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其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2、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在收入分配中的优势地位依然未被动摇,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73%,而女性占27%。

  3、从年龄角度看,30-50岁的人成为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主体。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 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

  4、从学历角度看,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平均收入最高,年人均月收入12000元左右。

  5、从具体职业来看,私营企业经营者的平均收入最高。收入前10名中的另外8种职业是:社会中介服务人员、导 游、股份制企业负责人、三资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IT行业从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工艺美术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等。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凉爽一夏
  • 夏日精品促销
  • 姗拉娜新品上市!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