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30日 07:11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一、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自从进入20世纪最后25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时空坐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时间结构的变化来看是有了以I T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新经济;从空间结构的变化来看,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

  按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经济全球化肯定是一个有利于全球福利增进的过程,因为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市场 的规模,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从而使得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利。但是,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后果并非都是积极的与正面的。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 一类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特性相关。与各种类型的国际结盟不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过程,市场机 制的作用过程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其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获利、弱者受损,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并不是稳定的, 而是具有很大的风险的。第二类与每个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不能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有关。在国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 情况下,一个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如果不能因此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或者是没有能力来完成这样的结构调整,那么它们就 会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受损。

  面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全球化风险,当然可以有不同处理方法,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反全球化不仅会降低全球福利 ,而且对于决意推行这种做法的国家、团体或个人也都是不利的。当然,听凭市场机制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控制地发挥作用也 不是一种可行的做法。可以借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化解经济全球化所必然要产生的消极影响,以使得经济全球化真正成为一 种促进全球福利的过程。

  有很多人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认为经济区域化是经 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这种论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混淆了区域经济一 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本质区别。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着主导作用的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 一个国家起着主导作用的进程。在前一种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而在后一种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与化解的。这 一论点源于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罗纳德·科斯(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企业的边界刻画为交换的范围,在 企业里,市场机制被放弃而代之以用权威和指令来完成资源的配置。科斯关注使用市场的成本对契约和交换的影响,并指出当 使用市场的成本大于使用直接权威的成本时,活动就会被纳入企业内部。如果我们把国家或者国家间的经济联盟看作全球化市 场中的企业,顺着科斯定理的逻辑,我们就会发现:当使用全球化市场的成本和风险大于国与国之间的谈判成本时,一体化的 区域经济也会使用国家的直接权威将一部分全球化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

  国家间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推动国际分工的变化。建立在比较优势学说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国际垂直分工的 现象。但是,这种理论无法解释国际水平分工的格局,即要素禀赋相似或相同的国家间存在大量的贸易。

  部门内贸易是指国家之间进口或出口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它涉及不完全竞争的领域,一般不能用建立在完全竞争 基础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从产品的水平差异方面来看,消费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 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部门内贸易。从水平分工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规模经济 是部门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贸易得益的一个重要来源;嗜好越是相似的国家,越有可能展开部门内贸易区域经济一 体化将原本被保护主义分散孤立的国内小市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通过这个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实现大批量生 产等的技术利益。所以,水平差异的部门内贸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我们再来看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分析。维纳Viner,1950在《论关税同盟问题》一文中指出,组 成关税同盟的总福利效应要看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对比之后的净福利,也就是说,如果贸易转移效应超过贸易创造效 应,一国参加关税同盟的净福利将是负的。维纳的理论可以很容易的推广到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但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中,经济学家Kowalczyk(2000)提出了另一种衡量参加区域经济合作 组织后国家福利变化的方法。他指出,贸易转移不一定会降低国家福利。即使在一个只存在贸易转移效应而没有贸易创造效应 的关税同盟,国家也可能由于参加同盟而增加福利。从Kowalczyk的理论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结论:如果一个贸易小 国处于周边国家纷纷加入区域经济组织的地缘经济环境中,该国的明智选择就是加入该区域经济组织。

  三、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化解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顺着科斯定理的逻辑,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把全球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了,有效的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 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地理上接近、文化上相似,市场结构上互补,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经 济全球化来自于市场机制作用过程中的具有随机性的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化解。但是,来自于一国不能在全 球化冲击下做出有效的结构调整所产生的非系统性风险,是可以通过把全球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来化解的。

  其次,我们从金融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必然要求在货币层次的合作。货币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必然趋势和逻辑结果。各国相对意义上的小货币(弱货币)转变为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大货币(强货币),将带来币值的相 对稳定,使国际游资和货币狙击者无法冲击,或者狙击货币的成本高昂。这种货币稳定带来的金融稳定将直接使世界经济受益 ,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世界贸易组织"等全球化的经济组织由于规模较大,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要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程度的 进展必然会有很大难度,而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组织由于参与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的成本较低,可以相对顺利地启动实质 性的合作进程。这实质上也是一种降低广义的交易费用的过程。这种双边的或次区域的经济合作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并且可以迂回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因此,本文的政策结论是:我国应该积极参与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并促进其向更高级的合作形式发展。

  背景链接

  本月1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的经济官员在北京举行第三次中国-东盟经济高官会,就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 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原则、内容、时间框架等问题进行讨论。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 使双方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开拓新的发展机遇,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龙永图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 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 区。

  据了解,过去10年中,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4倍,2001年达到41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 %2。东盟现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精品书推荐
  • 西方工商管理图书
  • 最新最全考研书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圣女之歌豪华版
  • 游戏点卡低价热卖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