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改革将成为今后改革的焦点,不管是利率市场化,还是资产证券化,都要求银行成为真正的企业,建设现代企业
制度和与之适应的治理结构,否则改革只会流于形式。
4月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趋好,工业增长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外贸出口的大幅增长是经济运行
的一大亮点,增速比3月份提高13.8个百分点,是一年多来外贸出口增速最快的月份。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
,是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但正如我
们担心的,投资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债项目的提前开工,而且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变成
了集中性财政政策,其长期实施带来的国有投资快速增长的副作用已经引起官方注意,财政部长项怀诚近期明确表示,积极财
政政策要逐步退出。这是进行政策调整的一个信号。
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相比,消费的增长相对缓慢,4月份虽稍快于3月份(0.2个百分点),但明显低于去
年同期9.7%的增长水平。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汽车和家居等消费品销售的大幅提高是一个积极的变化,显示出个人消费信
贷等措施正在发挥作用,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在消费增长趋缓的同时,消费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且降幅(1.3个百分点
)增大,是去年以来降幅最大的一个月份。这表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完全把经济从通货紧缩中解脱出来。
货币投放和基础货币增长的加快似乎预示着货币政策的某种松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加大,国债市场的持续
放量上涨,以及拆借、回购利率的持续走低,似乎也反映了这一变化。然而,在现行体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通畅。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利率管制限制和削弱
了利率的调节作用,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仍然主要依赖信贷渠道,而高比率的不良贷款以及降低不良贷款的要求和压力,又造
成了银行贷不出、企业贷不到的困境,资产价格机制由于股市的扭曲和债市的落后而变形,这一切都与我国金融体制以国有产
权为主的基本特征有关。
目前,金融方面虽有一些变化,但大多是技术性的,缺乏体制性的根本变迁。最近,央行高层透露,银行存贷款利率
市场化年内有望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等过渡方式,最终建立以中
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为中介,金融机构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提
高中央银行利用利率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据报道,利率市场化已经在8家农村信用社试点,被允许的存款利率的最大浮
动范围是30%,贷款利率的最大浮动范围是100%。上个月,今年二期国债发行利率首次低于同期存款利率被认为具有历
史意义,标志着国债基准利率开始形成,目前国债市场、银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以及包括贴现、再贴现市场在内的货
币市场都已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如果存款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中国利率市场化体系基本上可以确立。
另一项有关银行改革的重大措施近期也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央行货币政策司已将中国建设银行提交的个人住房贷
款证券化方案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建行最终修订的方案虽然只是一种抵押债券的概念,但向信贷资产证券化走出了第一步。2
001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含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为1866亿元,占四大商业银行总余额(5072亿元)的36
.79%*。将这样大的一块资产盘活,无疑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对于急需开拓业务和生存空间的中资银行来说具有
重要意义。
银行改革将成为今后改革的焦点,不管是利率市场化,还是资产证券化,都要求银行成为真正的企业,建设现代企业
制度和与之适应的治理结构,否则改革只会流于形式。据有关方面调查和估算,目前我国有大量的民间资本,民营经济发达的
浙江省就有8000多亿。如何发展民营银行,如何推进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制,建立符合上市公司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
是更为根本的任务。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