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君梅
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大家庭”中的一员,规避市场利率不确定变动引发的损失是其根本任务所在。由国债交易的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以成交时确定的价格交收一定数量的国债凭证的标准化契约就是国债期货合约,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就是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利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债价格产生波动的情况下,可将现货和期货市场的损
益加以抵消。而价格发现功能是指国债期货市场能提供各种国债商品的价格信息,反映不同国债的供求情况。这两个功能也是国债期货市场在世界金融市场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国199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了国债期货,并且于1993年10月25日进行了正式的试点。虽然国债期货的发展提高了国债的流动性、活跃了整个金融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国债的发行,但是到了1995年由于一系列违规事件的发生,最终导致了国债期货试点暂停直至现在。通过这次试点我们得到了一下几个教训:其一,利率非市场化和信息非公开化是其失败的根本性原因,这样就造成市场投机过度,国债期货发展缺乏基础并扭曲了前进的方向;其二,当时国债现货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小、分割严重、波动大表明国债金边债券的性质还没有充分体现,因此开展期货交易的基础不牢靠;最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虽然国债期货曾经的失败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也要看到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国债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金融市场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发展国债期货又具备了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仍然还是局部的,不同市场的利率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具有相当的可预测性。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商业银行正在向市场化迈进,更由于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商行的市场化为包括国债在内的金融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奠定了基础。尽管当前我国利率变动还受到政府管制,但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是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能性和必需性也是日益增加。而且今日的国债市场已经不同于往日了,市场总量颇具规模,国债发行额于1994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1997年突破2000亿,2000年发行了4180.1亿元又创新高,因此想要操纵市场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从某个角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随着国债市场的不断发展,恢复国债期货的市场条件已日臻成熟。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