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荒漠化土地呼唤绿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17日 15:26 经济日报

  本网记者高端芳

  入春以来,肆虐我国北方地区三次强沙尘暴,尽管尘埃落定,但是,人们的心头依旧沉重。多少年了,全国都在植树 造林,全国的防沙治沙工作从未停步,可这沙尘暴怎么还这样年复一年地在空中飞舞?这些问题牵动着亿万人民的思索,同样 更牵动着全国政协委员的心。4月9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防治土地沙化情况介绍会”,
全国政协 副主席胡启立,赵南启和3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听取了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 农业部的情况分析。

  土地沙化、荒漠化为沙尘暴助纣为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262万平方 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7%,其中沙化土地的面积年扩展速度不断增加,80年代初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末 年增加3436平方公里。

  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等已经荒漠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 面积的16.6%,其中,沙地(沙漠)面积为50.4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3%。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 及比例较大的主要在西北、华北和西南的一些省区,特别是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四川等。来自农 业部的信息是:自50年代以来,出现了4次草原大开荒,1930多万公顷的优良草原被开垦,其中有一半已经撂荒成为沙 地。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成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水利部的信息表明:我国土地沙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这个地区 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方。仅以新疆塔里木河为例,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分析,24年间塔里木河干 流区域沙漠化土面积从66.2%已经上升到了81.8%,上升了15.6%,其中流动沙丘等严重沙漠化土地上升了39 %,下游土地沙漠化发展最为明显。大西海子以下长期处于断流状态,土地裸露。这一组组数字在向我们诉说着:我国土地沙 化面积大,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高,这是一个不容乎视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沙地治理取得了成效,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一些地方沙化土地仍呈扩展态势。在过去的11年里,虽然有8196平方公里的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通过治 理和利用改变了面貌,却又有面积为5297平方公里的土地退为沙化地。还有,北方以风蚀为主的沙漠化扩展在加快,70 年代每年为1500平方公里,80年代每年是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则是每年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 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土地的沙化、荒漠化,已令人触目惊心!尽管今春的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但是我国土地 的沙化为沙尘暴助纣为虐。

  每次沙尘暴土地就象被剥一层皮一位内蒙古的农民十分痛心地这样说:“每次刮起沙尘暴,土地就象是被剥去一层皮 !”这层皮,恰恰是土地最肥沃的部分。因为它里面含有水份、矿物质……它是农作物、绿色植被的粮食!

  土地的沙化给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相当严重的危害。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近4亿人口 生活在受荒漠化影响的区域内,仅“三北”地区就有130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风沙的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且不稳定;近1 亿公顷草场由于风沙,严重退化;有600多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的公路常常因为风沙堆积而被阻塞。内蒙古呼伦贝草原是享 誉国内外的“草原明珠”,也是我国迄今保护相对较好的天然草地、世界草地资源研究和物质多样化保护的重要基地。可是现 今该区域的草原退化面积已有399.3万公顷,其中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达188万公顷,沙带覆盖面积超过88万公顷。 流动的沙丘常常侵袭滨州铁路和牧区公路,埋没大面积的草原和一些村庄,迫使一些地方的牧民搬迁。不仅如此,由于的这里 生态变化,同时降低了嫩江和额乐古纳河两大水系的生态质量,加剧与洪涝灾害的发生。土地沙化不仅严重地制约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多数沙区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沙化也明显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生态学家分析:自然 退化占6%,人为破坏占94%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内部。这里远离浩瀚的海洋,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近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这是自然因素带来的影 响。然而,人为的不合理的活动,却占了使土地生态退化原因的94%。这里包括滥垦:1995年至2000年增加耕地的 主要来源是对草地和林地的破坏,其中因开垦草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70%,因开垦林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22.4%。记者 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供的图片上清晰地看到:1986年至1996年甘肃、内蒙古和新疆开垦草地194万公顷、现今已 有一半是撂荒沙化地了。沙化耕地成为沙尘暴重要的起尘点之一。人为的在西部草地过量放牧、使草地质量持续下降,导致草 地生态承载力降低。其中新疆、广西、宁夏、内蒙超载率分别达到121%、81%、72%和66%。在80年代中期,我 国可利用草场有5998万公顷,而目前,可利用草场面积已下降到0.42公顷。宁夏的发菜被誉为珍品。就在前几年,宁 夏每年约有20万人次涌入内蒙古草原搂发菜、挖药材,使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西北地区,水贵如油。这里大部分 地区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可是年蒸发量却在1000至2800毫米之间。

  西北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经营粗放,灌区建设标准化,引水.渠系建筑和田间 配套工种不完善,大水漫灌是这里的主要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平均实际定额为每亩580立方米,新疆 、甘肃、内蒙古、青海实际灌溉定额高达每亩1000立方米左右,最高达到每亩1400多立方米。西北地区用水量占全国 总用水量的15%,GDP只占全国的6.4%,农业用水占全国的20%,粮食生产量仅占6.6%。这里由于用水率低下 ,浪费严重,同时导致土地盐碱化。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由于一些干部群众生态意识不强,生态道德观念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行政领导干部政 绩考核只重经济指标,轻生态指标。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经济指标是与个人政绩相关,而生态建设却没有硬指标,特别是防 沙治沙是一项“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公益事业不被地方行政领导所重视。有些地方干部为了在短期内多出政绩,甚至不惜 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导致盲目毁林毁草垦荒、过度放牧、乱挖矿产资源等现象严重,沙化不断扩展。

  沙化、荒漠化并非不治之症近几年,每遇春季,沙尘暴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其实,沙尘暴并不是不能减轻。

  陕西省的榆林地区这些年坚持防沙治沙,在其境内的860万亩荒沙,已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 到了改善。使沙漠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全国沙漠以1.39%的速度在扩大)。陕西的种府煤田,在建设时,就 注意到了水土保持,它良好的周边生态环境,使江南人都叹为观止。内蒙古的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 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了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 提高了7.5个百分点。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收入300 元左右,人均粮食330公斤,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 到1300公斤,土壤侵蚀率减少80%以上,脱贫率达到90%以上。而且,现今这里已形成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地资 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基础,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合理配置,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的技术体系,有效地治理了风 沙,遏制了风沙的发展。

  由此可见,如果从解决生态破坏的根源入手,重点解决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经济发展不足引起的 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破坏;以调整人的经济行为为主,以生态工程为辅;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那么,自然 恢复即可在较短的时间里得以实现。这一办法曾在内蒙古自治区得到过可喜的尝试。

  有关部门建议:在新世纪初全国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思路应当是:遵循“优先保护沙区植被,积极治理沙化土地,适 度利用沙区资源”的原则,解决好几个问题:树立防沙治沙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步推进的意识,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切入点,找准防沙治沙工作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对全国沙化土地进行科学区划,从国家经 济、生态的宏观区划入手,安排防沙治沙战略布局;从分析导致滥牧、滥垦、滥伐、滥采以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的深 层次入手,研究提出防沙治沙的战略措施;遵循物质利益驱动的原则,从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政策机制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 原动力问题;从守土有责,失土受罚,优土受奖的机制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责任问题;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加快沙区经济 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通过治沙工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第一时间,新品特价
  • 夏日照相机大展卖
  • 进军世界杯珍藏版
  •    精彩游戏火热上市
  • 《黑色通缉令》
  • 《创业大赢家》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