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博鳌超越达沃斯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4月09日 16:0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特派记者 黄嵘 刘艳

  达沃斯论坛成功的土壤,博鳌亚洲论坛几乎都掌握了。但博鳌亚洲论坛所具有的非政府、非盈利、定期定址的性质,以及强烈的国际色彩、民间色彩和经济色彩,又使其超越了达沃斯论坛挥之不去的“富人俱乐部”色彩。

  博鳌亚洲论坛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免不了和万里之外的另一个小镇达沃斯联系在一起。说起国际性经济论坛,人们往往言必称“达沃斯”,喜欢把博鳌和达沃斯放在一起比较,却不考虑一个已过而立之年,另一个刚刚才满一岁。

  当然,年轻不是借口,“一岁”的博鳌应该视“而立”的达沃斯为榜样,不仅要赶上,而且要超越。记者曾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过一篇题为《达沃斯告诉博鳌》的文章,在文章中,达沃斯以长者之态向博鳌提出了谆谆教导。那么,年轻的博鳌学业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了博鳌。

  哪些值得借鉴?

  被称为“博鳌之父”的蒋晓松坦言,他当初之所以立志创办博鳌亚洲论坛,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达沃斯论坛成功的影响。仔细分析,两个论坛之间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

  达沃斯论坛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第二次经济浪潮背景下的欧洲,其最初的使命是为欧洲服务,受到欧洲国家政府和民间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参与。而博鳌亚洲论坛筹划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正是亚洲发展、崛起、面临挑战的紧要关头,亚洲需要一方以亚洲人的观点宣传亚洲利益的讲台,博鳌亚洲论坛的出现可谓生逢其时。

  其次,达沃斯作为会议休闲场所具有高山滑雪胜地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伴随着欧洲滑雪运动和冬季旅游浪潮的兴起,达沃斯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反而为高层次的会议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在这方面,博鳌与之相比毫不逊色。博鳌地处人间仙境的海南,是热带水上运动的理想之地。博鳌亚洲论坛发起人之一、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说得好:“相对于达沃斯的寒冷和阿尔卑斯的高山,博鳌向太平洋的广阔海洋敞开着。”高山与海岛,寒冷与盛夏,博鳌与达沃斯既迥然不同,又惊人地互补。

  第三,博鳌亚洲论坛同达沃斯论坛一样,都是由民间人士所创办。达沃斯论坛创办人施瓦布教授着眼长远,30年锲而不舍,终于成今天之规模。而在博鳌亚洲论坛组织者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远大的目标、富有创意的策划和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

  可以说,达沃斯论坛成功的土壤,博鳌亚洲论坛几乎都掌握了。借鉴他山之玉,是博鳌亚洲论坛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

  什么不必学?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经济论坛,无论是达沃斯论坛还是财富论坛,其实都是“富人俱乐部”,参加者多为发达国家政要和大公司以及相关研究机构首脑。像达沃斯论坛本身就是由瑞士施瓦布教授创立的一个盈利性的公司,每办一次年会都有上亿美元的收入。博鳌亚洲论坛有必要学他们的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味代表富国和跨国公司利益,很难反映亚洲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多的特点。所以,博鳌亚洲论坛从创办初期就强调自身非盈利的特点。博鳌亚洲论坛代理秘书长张祥告诉记者,不盈利是为了考虑亚洲的不发达国家,如果一味追求盈利,很难实现广泛性,博鳌亚洲论坛实际上是为欠发达国家及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舞台,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弱者也享有表达自己愿望和要求的权力。

  记者在博鳌采访,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论坛的大众化而非商业化。虽然随着论坛知名度的上升,很多发展商蜂拥而入来寻找商机,但人在博鳌,你看不到广告牌、招贴画,满眼都是绿树、鲜花、沙滩。主办者显然没有被乐观的形势冲昏头脑,而是执著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论坛发起者和参与者始终致力于将论坛办成非政府、非盈利、定期定址,并且具有强烈国际色彩、民间色彩和经济色彩的国际会议。

  还要补哪些课?

  当然,1岁和30岁的距离还是显而易见的。达沃斯的成功和权威相当大程度上仰赖其研究力量的强大。达沃斯论坛不仅是一个会议组织,他还拥有自己的刊物和研究力量。他所发表的《年度全球竞争报告》作为最具权威的排行体系,被全世界的政府作为自己工作业绩的衡量基准,成为反映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在这方面,年轻的博鳌尚不能企及。张祥在分析“达沃斯”成功的原因时,不止一次提到了达沃斯专门的研究院。这个研究院通常会花一年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每一年会议的议题,因为好的题目确定后,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方面,博鳌亚洲论坛尚存在差距。

  博鳌亚洲论坛的组织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张祥告诉记者,博鳌亚洲论坛正在积极组建博鳌亚洲研究和培训学院,实实在在为博鳌论坛注入一支脑力“兴奋剂”,目前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院长,一个水平高、有影响的人。

  与达沃斯一样,博鳌亚洲论坛也是一年一次。但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非每年只有一次年会,而是由一系列主题不同的专业分会构成,时间贯穿全年。博鳌如今开始借鉴这点,力求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召开多层次、高水平的系列分会,比如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投资”系列分会就借助了专业财经媒体《国际金融报》的力量协办。借助“外脑”提升博鳌亚洲论坛的质量,不失为一条成功捷径。

  承认1岁与30岁的差距,目的是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胜于老凤声”,在亚洲各国政府和民间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年轻的博鳌亚洲论坛前途不可限量。

  (本报海南博鳌4月8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