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证券领域对外开放超出预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4月05日 12:45 中国经营报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谈得最艰苦、与外方争执最激烈的,金融领域算得上一个了。然而,在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开放条款中,为什么同样是金融领域,关于证券方面的就那么几条,而银行、保险方面的开放条款却那么多?据透露,之所 以形成这样一种结果,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无论欧洲的还是美国的银行和保险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谈判中都花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去游说本国政府首脑,希望在谈判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优惠和利益。例如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保险 为了争取在中国拥有尽可能多的权利,以及尽
早全面进入中国市场,利用美国政府的高层对中国政府的高层做工作。保险业如 此,银行业也如此。相反,欧洲和美国的投资银行在这方面却不太积极。结果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后在中国加入世 贸组织开放条款中,证券领域的少,而关于银行、保险的多也就自在情理之中。证券合资超越“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根据我国 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承诺,三年内允许成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其中外资合营者的出资比例或在合营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可 达到33%,而三年后可增加到49%,五年之后可达到51%。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时间表,仅供操作的只有《中外合营证券 公司审批规则征求意见稿》,除了将合营业务圈定在“股票包括人民币普通股、外资股和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 债券的承销,外资股、债券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并没有具体可操作性的规范条款。据相关人士预测,有关规定有可能 在今年内出台,中国在证券领域的开放进度要比银行、保险公司慢。但是,事实上,外资投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一点也不比 外资银行、外资保险公司慢。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承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只会对金融市场作有限度开放,即在加入世贸组 织后3年内,允许外资设立合资证券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短短数月内,就已经见识了合资证券公司的身 影。3月7日长江证券与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投资银行百富勤签署了构架性协议,成为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进军内地证券市场的 先行者,成立后的合资公司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有意入股内地证券公司一事日前被汇丰银行中国总部 发言人证实;3月29日,被誉为“返乡”者的中银国际终于在上海滩安营扎寨——合资券商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 揭开面纱,同时持有A股承销和经纪牌照的中银国际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重拳出击。其他还有众多的券商在与外资投行秘密谈 判,不久将会不断地有合资证券公司产生。可以说,外资投行参股中国券商、进入中国市场都是在中国管理机构的默许下进行 的,这一点连境外投资者都感到意外。香港贸发局近日发表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九份专题报告,就资本市场作专门 分析。首席经济师梁海国在介绍会上表示,近期内地宣布多项资本市场开放措施,尤其是允许外商与内地证券公司合作经营证 券业务等,这些措施已超越“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高出了外商的预期。这只有一种解释:中国对外资投行的进入表示 欢迎。中国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证券领域的态度是——主动开放!主动开放积极应对其实,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资投行主 动开放是“大胆”之举。截至2002年2月底,我国证券公司总数已达121家,较2000年底增加20家,资本金已达 900亿元。但是,相比起国际大投行,国内券商资本规模小、实力普遍较弱是有目共睹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差甚远。美 林证券一家的总资产是3281亿美元,而中国全部券商的总资产只有3000多亿人民币,加起来也只有美林一家的1/8 左右。同时,国内券商一般侧重于传统业务,一、二级市场业务利润占其总利润的80%。据统计,国内券商手续费收入占总 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0%以上,甚至有的年份达到40%。而像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大投行,每项业务利润不超过30 %,而传统业务利润则不超过50%。它们的业务重点更倾向于像财务并购等投行业的高利润上,这些业务将是未来投行大力 发展的方向。另外,在管理经验和对国际运作规则的理解上,国内券商也与国际大投行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在实践中,许多 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被境外大投行挤压得溃不成军。远的如拉美许多国家的投行业务几乎被国际几个大投行所垄断;近的 有台湾券商在外资投行大兵压境时几乎全军覆没。台湾券商与内地券商在规模上有一定的可比性,如果中国内地应对不当,内 地券商有可能重蹈台湾券商的覆辙。这些前车之鉴,作为管理层,不能不考虑到。而对于内地券商,更明白了形势的严峻性, 快速壮大自身的实力是所有券商的愿望。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放宽证券公司增资扩股条件后,证券业再度掀起券商增资扩股 和兼并重组的高潮。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外资投行的咄咄逼人之势,内地券商均表示,目前主动走出去寻求合作, 正是一种积极应对的方式。一旦中国券商在5年之后,仍然不能在业务上、管理上与外资投行竞争,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与 其这样,还不如放手一搏,主动开放,让外资投行先进来。在这5年的缓冲期内,利用外资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以及其对国际 规则的娴熟运用,壮大国内券商的实力,学习国际先进的投行经营方法,协助自己到海外市场融资等等。总之一句话:在未来 的国际、国内市场上能够看到国内券商的身影。近日成立的中银国际证券的战略目标佐证了这一点。当中银国际证券还在筹备 期间时,中银国际(香港)新任CEO李山就豪情万丈,称中银国际“返乡”是“为了办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投行。”倪建国 ●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商城推荐
  情趣礼品专题
  • 情爱1+1
  • 百利安性感小夜衣
  • 天然丰胸口服胶囊
  • 尤维斯极美素
  • 超越女士香水30ml
  •   精品畅销书
  • 王峻涛如是说
  • 幾米作品大汇展
  • 李阳口语突破
  • 暴力营销 2.8折
  • 《魔戒》最新版
  •   软件精品荟萃
  • 金山毒霸钻石版
  • 三国演义电脑mp3
  • 汉王笔挑战者
  • 传奇-秒卡
  • 洪恩洋话连篇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