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个人专访:三株药业集团董事长吴炳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4月02日 13:49 赢周刊

  特约记者庞道锋/文

  山东三株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炳新

  印象

  民营企业注定是要和热闹联系在一起的:在其红火时,热闹;在其没落时,依然热闹。

  且不说沈阳飞龙老总姜伟的“20大失误”和后来的“中国伟哥”,单就前一段时期以“诚信”的面目重新出山而今又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史玉柱的表现来看,习惯了大家关注的民营企业在没落时依然念念不忘人们的“眼球”。

  但吴炳新的沉默和他们不一样,一再宣称自己“有经验”的他似乎更明白“树大招风”的道理。

  显然,他的沉默是不平静的沉默。他可以不说话,但他心里比谁都明白。

  沉默自有沉默的道理,爆发自有爆发的时机。终于,在一个雨后初晴的下午,在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肖像的办公室里,自认为是“毛主席的小学生”,明确表示要说话的吴炳新和记者进行了一次对话。

  “什么都可以问。”吴炳新说,几年之后,他要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株,一个真实的吴炳新。

  和记者对话,吴炳新不时从沙发中站起来,挥舞着手臂,依稀让人看到当年运筹帷幄的影子。

  这是一个不服输的老人。他一直想证明什么。

  你为什么沉默

  记者:业界好长时间没有你的声音了,你和三株生活在人们的猜测之中。

  吴炳新:这几年,我为三株的发展定了个调子:多做少说。

  记者:树大招风?

  吴炳新:这个社会有一种对抗力,你越觉得自己做得好,越说自己做得好,就越有人挑你的毛病,找你的麻烦。

  记者:你是说“常德事件”?

  吴炳新:“常德事件”只是三株遭受的各种困难的历史性延续。你可以想想,为什么偏偏中国的民营企业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难道问题的根源仅仅都在他们自身吗?为什么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没有出这么多的事情?

  记者:经过了或长或短的沉默之后,当初几个民营企业风云人物纷纷复出,最典型的就是史玉柱。前一段时期,他以“诚信”的面目重新出山而今又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

  吴炳新:我感觉他复出还是有些早了。他的复出加速了脑白金走下坡路的速度。当然,他的策划是成功的。

  记者:我了解,当年史玉柱身陷困境时,曾率高层管理人员来三株学习,你还送他几句忠告。

  吴炳新:是有这么回事,史玉柱来时,我送他三句话:一、现在巨人遇到困难对你来说是个天大的好事,某一方面的失误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你还年轻,早犯错误比晚犯错误好;二、天下可赚钱的地方很多,但一个企业不能什么钱都赚,要选择你所熟悉的行业,做你最适合做的事;三、你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会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

  记者:你送史玉柱的三句话可不可以理解为对三株和民营企业经验教训的总结?

  吴炳新:我当时只是感觉史玉柱看得起我这个老头子,就把自己的一些感悟告诉了他。

  记者:现在,你正式表示要说话,你认为时机成熟了吗?

  吴炳新:我是很关心时政的。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对我们民营企业而言又是一次机遇。这标志着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社会对民营企业完全认可了,我就可以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投资了。当然,我也可以说话了。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我还有能力,就必须出来。我沉默的时候只是在积蓄力量。

  假如没有那场官司

  记者:显然,“常德事件”让你感到了切肤之痛。但不知你是否知道社会上是怎样看这件事的,普遍的一种观点是:三株在一场“小事故”中倒下了。

  吴炳新:大家可以说这是个小事故,但你们根本无法了解做企业的艰苦。平白无故地说你的口服液喝死人了,这能是个小事故吗?这场官司对三株造成的直接损失为40亿元,间接损失上百亿。但这还不是让我最痛心的,我最痛心的是在这个事件后,三株的很多人无奈地离开了。当时,我就抱定一个信念: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但这个官司一定要打赢,因为我们是冤枉的,最终,我们赢了。

  记者:假如没有这场官司,三株会怎样?

  吴炳新:你这个问题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看法,我知道大家有这么一种观点:三株如果没有这场官司,早晚也会垮掉。其实,外人根本不了解三株,即便是三株内部的许多人,了解的也仅仅是某个点或某个方面。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没有这场官司,三株的发展速度也会降下来,但绝对不会一蹶不振。

  记者:但有件事似乎可以启发我们另一个方面的思维:在三株最红火的时候,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来三株讲课,说了句逆耳之言:三株是一座建在松软的沙滩上的大厦。当时,你坐在第一排,带头鼓掌。那份虔诚让人感动。时至今日,三株是一座大厦是没说的,但值得很好思考的是,这座大厦是不是建在了沙滩上。

  吴炳新:我还是比较喜欢听逆耳之言的,但我不认为三株建在了松软的沙滩上,因为三株的根基是坚实的,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有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有相对完善的市场网络。但实事求是地讲,三株高速发展中也的确沉淀了许多问题。但对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打个比方说,一辆有点小毛病的车上了高速公路,仔细开可能没问题,但很不幸遇到了大雾,撞车了。你不能说是因为车有点小毛病才出的车祸。

  记者:对这场“大雾”,三株显然是缺乏准备的。

  吴炳新:这的确暴露了我们在危机公关方面的欠缺,但对三株这辆车上的毛病,我自己是明白的。我在三株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清醒的,你看看我在各个时期留下的文章就明白了。我们一直重视对问题的纠正。1997年初,在三株发展势头最猛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调整、整顿、平衡、提高”的方针,要把发展速度降一降,平衡一下,但外部条件突变,他们不给我时间,一分钟都不给我呀!

  记者:你好像很忌讳说失误。

  吴炳新:一个企业没有失误是不可能的,这也不符合客观规律。三株每天都在失误,而且每天都在改正错误。但在对待失误上,批评家和实干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要做个成功者而不是个完人。做完人要整天小心翼翼,碍手碍脚能做成大事吗?要成为一个成功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记者:长期以来,民营企业流行反思之风,你反思过吗?

  吴炳新:我们做完任何事后都要反思一下,过过“电影”。但反思不应该是民营企业的专利,国有企业不需要反思吗?再者,反思是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没有必要搞得沸沸扬扬。

  为什么不放弃三株这个牌子

  记者:据我了解,三株内部一直是没有沉默的,最激烈的争论是关于三株这个牌子。好多人主张放弃,另起炉灶。

  吴炳新:是有这种争论,而且争论得很激烈,但最后被我制止住了。其它的事情可以商量,但三株这个牌子不能丢。

  记者:前不久,有人又开始以史玉柱的做法启发你了:且不说史玉柱走没走向新的更大的成功,但他却成功地策划了一个复出的计划:先放弃巨人这个品牌,“曲线救国”,然后说话。

  吴炳新:三株和巨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史玉柱当时不打巨人的牌子是明智的。当时他负债累累,什么事没干,债主就追上来了。结果他来了个“金蝉脱壳”。我与史玉柱是不一样的,虽然我遇到了困难,但三株的实力还在,我们几乎没有债务,资金还很雄厚。

  记者:我感觉,不放弃三株这杆大旗,你还有感情上的原因。三株就是吴炳新,吴炳新就是三株。

  吴炳新: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们放弃三株这个牌子的话,我会瞧不起你们。这话对我触动很大。

  记者:看来,三株要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吴炳新:三株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样去修复的问题。三株这个牌子现在的知名度没问题,关键是美誉度有问题。我们做过一个调查:70%的人还认可三株这个品牌,30%的人认为有问题。这说明这个牌子还是有生命力的。自己不去纠正自己的错误,别人不会去为你纠正。要做百年企业,就要正视历史,无论什么样的名字,历史就是历史。三株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三株准备好了吗

  记者:沉默的时候,三株多做少说。现在,你准备说话,显然认为自己做的差不多了。

  吴炳新:三株已经进行了机制改革和业务调整。

  记者:好多人还都不知道三株的总裁不姓吴了。你现在只做董事长,张蔷出任总裁,本来是个不小的新闻,但你们有意识地“捂”在了企业的内部。

  吴炳新:这也是我们多做少说的一部分。

  记者:都说国有企业政企不分,其实民营企业也面临家企不分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三株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是很明智的。

  吴炳新:打个比方说吧,过去,我自己划个圈子,然后再跳进圈内领着大家跳舞,自己很累,也不容易发现问题。现在,还是我划圈子,张蔷跳进去领着跳舞,我在圈子外面观察,一有问题就容易发现。

  记者:你对“家族企业”的弊端是很清楚的。

  吴炳新:简单地说家族企业不好是不公平的,在创业阶段,家族企业的凝聚力是很宝贵的。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社会上的能人无穷无尽,他们的参与能保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我没有思想框框,三株从一起步就不是按家族企业的模式运营的,许多高层干部都来自社会。最近几年里,我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确立公司的“三权鼎立”制度,按照“董事会+总裁+监事会”的模式进行公司管理,使决策权、管理权与监督权分离。

  记者:我了解,当初参与三株创业的好多高层管理人员已经离开,这是不是说明在激励机制方面,三株做得还不够?

  吴炳新:三株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有一个举措值得关注,每年拿出利润的20%给高层管理人员分红。像三株这样的大企业,一年利润的20%不是个小数目呀!这比大家持股来得直接得多,应该是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

  记者:三株有上市的计划吗?

  吴炳新: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准备剥离一部分计划上市。

  记者:从你们的策略来看,三株欲借药品东山再起。从保健品到生物制药,三株能从容地转型吗?

  吴炳新:三株陷入困境之后,我们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科技产业产品与医疗器械产品被迅速剥离,保留化妆品、药品、保健品三块,确立了“以药品为龙头,巩固、发展化妆品,保健品不恋战不放弃”的市场策略。三株在制药行业有着雄厚的生产基础。仅在1997年上半年时,我们就曾一口气吞下20多家制药厂,投资资金超过5亿元。

  记者:这些“大手笔”在三株陷入困境的时候一度成为包袱。

  吴炳新:但一旦我们要在这上面寻求突破的话,在资金的支持下,就会迅速转化为优势。毕竟,三株在收购药厂的同时,还收购了上百个医药品种、品牌。另外,我们还有很充足的资金,制药投入将占到这次总投入的60%以上。

  记者:你有句名言:“除了邮政网以外,在国内我还不知道谁的网络比我大。”如今,你对这个优势依然寄托着很大的希望。但有一点是不容乐观的:三株影响了中国一代营销人才,你们培养的人才已流失很多,而其中的大多数现在成为了你们的对手。

  吴炳新:他们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但和他们竞争我要有新手段,我知道他们的优势与弱点,但他们对我现在的一套却不了解。

  记者:新手段是什么?

  吴炳新:这是商业秘密。

  何时告别

  “吴炳新时代”

  记者:大家关注三株,还有一个谜底需要你来解开:一个和三株最有关系的人现在好像和三株一点牵连都没有。这个人是你的儿子吴思伟。

  吴炳新:他在北京经营一家公司,他不用向我汇报,我也不用向他汇报,我们可以进行合作,有困难时帮一把。

  记者:你对你们父子关系所做的解释很“市场”呀!

  吴炳新:三株的第二代领导肯定是吴思伟,但现在我不想让他生活在我的阴影底下,让他在北京单飞,就是为了锻炼一下统领公司的能力。我儿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跟我打拼的这几年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演说能力很强,写文章很好,他具有独自管理一个企业的能力!

  记者:社会上对三株还有这么一种猜测:吴炳新怎么不让吴思伟做总裁,难道他们父子反目了?

  吴炳新:我知道这个传闻。我立了一条家训:三株今后的总裁都不能姓吴,要从社会上吸引,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挑选。自己的子孙只做董事长,不做行政老总。

  记者:大家还很好奇地关心你这个亿万富翁,一大把年纪了,还不赶快去享受,还在那里埋头苦干什么?

  吴炳新:钱我肯定是花不了啦,我能吃多少呀,一套衣服能穿好多年,我也没什么爱好,有时候感觉自己挺可怜的。但我有一个心愿,要把三株做成百年企业。我今年63岁,我要干到70岁,三株现在处于爬坡的阶段,所有的困难我要自己扛,我要向社会证明吴炳新还行,能够把三株重新搞起来。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想免费学习高级商务英语课程吗?想拥有VIP邮箱吗?快来订阅成功宝典、WTO英语、白领健康手机短信吧!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新浪商城推荐
五一购物好去处
  情趣礼品专题
  • 法国征服者香水
  • U形领薄纱无底内衣
  • 兜肚式娇媚女人装
  • 花瓣造型弹力短裙
  • 日本版ZIPPO火机
  •   五一特价专区
  • 世界杯纪念品大全
  • 2元特价好书
  • 空调底价免费送装
  • 网上小家电总汇
  • 收腹健胸半价香水
  •   软件精品荟萃
  • 金山毒霸钻石版
  • 三国演义电脑mp3
  • 汉王笔挑战者
  • 传奇-秒卡
  • 洪恩洋话连篇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