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李颖:“把媒体当生意来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3月27日 15:03 中国经营报

  身兼“赛迪”多个重要职位的李颖是个信奉多支点生活准则的人,她不认为自己是女强人,她只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称职的传媒职业经理人。相对于成功的结果,她更看重追求的过程,她说:“最大的乐趣在于过程之中,我不会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中国计算机报》的营业额已经达到近两个亿的规模,李颖说,这种成功是因为我们比别人更早认识到报业是一个产业,媒体是一种特殊商品,并按照经营产品的思路,不断地去发现市场、满足市场。

  经营自己经营媒体

  技术出身的李颖,涉足IT媒体纯属偶然。她在大学里学的是电子技术,毕业后,先在研究所里做工程师,后来在外企做总经理助理。1988年,中国计算机报社一纸招聘启事使得正在筹备出国深造的李颖永远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加盟赛迪的她成了中计报社的一名普通员工,稍后,由她主持运作的大部头书籍《中国名优新电子产品大全》为报社带来了90万元的销售额,这个数字是当年报社营业额的1/2。就这样,从做书开始,李颖开始了她媒体生涯的起点,师从IT传媒业德高望重的开路人——李超云,“扶我上路、助我成长”,李颖说她最感激李超云先生。1989年初,李颖被任命为《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的编辑部主任,1995年,李颖任总编辑。很多创业者都对创业初期的团队有着很深的感情,李颖也不例外,“这是我最值得怀念的一个团队,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1997年始,李颖主持《中国计算机报》工作,通过推动报纸的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报纸、光盘和网站的立体传播,以及IT专业媒体一周两刊的大胆尝试,次年,中计报凭借逾20万的数字跃升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IT媒体,广告营业额也翻了近一倍,一举奠定了中计报在IT业界的领军地位。李颖这样看待《中国计算报》经历的高速增长,她说:“中计报1985年创刊,资金来源主要是友情客户的5万元广告预付款。至于今天的成功,应该说IT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资本运作打造IT传媒旗舰

  作为媒体资本运作的先行者,赛迪传媒于今年3月完成了借壳上市,成功重组“ST港澳”,成为继电广传媒之后的中国传媒第二股。这一大手笔的媒体资本运作引起方方面面的极大关注。

  “其实赛迪集团的媒体资本运作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这是集团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赛迪媒体商业市场服务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赛迪靠相对超前、成熟的商业运作获得成功,未来,赛迪将借助资本市场地推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李颖解释道,“目前传媒进行资本运作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上市;二是媒体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三是媒体通过资产重组和并购等形式进入资本市场,即所谓借壳上市。赛迪之所以选择资产重组的方式,主要是在当时审批制的大背景下,上市指标是稀缺资源,而市场是不能等的,我们必须抓住机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最终选择了在深交所上市的港澳实业作为资产重组的对象”。到目前为止,赛迪已经成为原“ST港澳”的第一大股东。“ST港澳”在摘掉ST帽子后也正式更名为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讯传媒业被确立为公司的发展方向。

  李颖对记者说:“经过资产置换,已经完成了对《中国计算机报》剩余的39%股权的收购,至此,赛迪传媒拥有对中计报100%的控股权,中计报近2个亿的广告额是赛迪传媒稳健前行的首要保障,最大利润支撑。资本运作的成功给赛迪集团带来了战略发展上的巨大机遇,利用资本工具,赛迪集团将有更大的力量去推行它的跨媒体战略,打造IT传媒的旗舰。”

  与互联网风光不再形成鲜明的对照,传媒现在成了资本的新宠。虽然传媒是否是新一轮泡沫的争论依然没有结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传媒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李颖为记者摆出一组权威数据: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全球的媒体产业1999年是6890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将达到9730亿美元,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传媒市场,将由1999年307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4430亿美元,而亚太地区的产业规模将从1999年的154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17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表明,1999年到2000年,媒介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平均利润率比其他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传媒是一个市场规模巨大、回报丰厚、发展潜力惊人的市场。而中国由于传媒业的特殊性,市场开发很不充分,我国现阶段的日报千人拥有量甚至只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70年代中期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末最低限度的一半,而人均广告支出只相当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0%左右。可见,中国传媒市场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资本对传媒的追捧是资本逐利性驱使下的一个正常现象。同时,传媒对资本也有着很大的饥渴,这种饥渴一方面来自于传媒应对未来国际化竞争,谋求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传媒运营的需要,传媒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如:准入资源、信息资源、出版资源等,而资本是帮助媒体实现资源组配的最佳工具。同时,资本也是传媒引入先进治理结构,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决战未来描绘跨媒体战略

  2000年,Tom.com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跨媒体平台的概念,在业界备受关注。而赛迪集团可能是国内最早开始进行跨媒体运作尝试的国有传媒机构,《中国计算机报》在1997年就提出了“报纸、光盘、网站三位一体”的口号。李颖本人从书、杂志、报纸到光盘、网站和影视的媒体职业生涯,正是赛迪集团跨媒体实践的一个缩影,“我们进行这些实践并不是为了建立什么时髦的商业模式”,李颖说,“最初的实践完全是一种朴素的感知,在不断地发现市场、研究市场、满足市场的过程中,根据客户和读者的市场需求进行创新,提供多种服务的组合,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是我们跨媒体的根本驱动力。”

  李颖向记者进一步解说:从国际上各大传媒巨头的发展轨迹来看,构建一个以信息内容资源为中心,由多种介质表现形式、多种传播活动构成的一个有机链条,即传媒产业链,是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只有形成完整的传媒产业链,才可能将高质量的信息内容资源以最高的效率传送给最大覆盖率的受众,从而实现经济的最优化,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为例,这个全球排名第一的媒体巨人出版64种平面媒体,拥有26800万读者,旗下时代华纳贸易公司拥有两个出版社和书刊直邮服务,WB Television Network公司经营着16座电视广播站,拥有全美电视用户的25%,时代华纳有线系统公司拥有有线用户1280万名,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网,控制了全美最大的100个市场中的22个,华纳兄弟国际电视公司向175个国家的电视台发行40种语言40000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及部分电影节目,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在多个国家拥有1000多个电影屏幕,华纳兄弟旗下的影音资料馆The West Wing拥有6500部电影、32000个电视节目及13500个动画节目,AOL拥有2800万顾客,华纳音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音乐内容及产品提供商之一,庞大有序的传媒产业链正是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强大竞争力的根本。

  今天,赛迪媒体的业务领域已经构筑了由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电子出版物和影视组成的立体媒体平台,占有IT媒体市场25%以上的份额。建立传媒产业链,实施跨媒体战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自然就成了赛迪集团新世纪的核心战略。

  李颖表示,赛迪集团的跨媒体战略,就是通过包括纸媒体、互联网、影视和电子出版物等在内的立体媒体传播通道,对赛迪集团丰富的IT内容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最高的效率、最大的覆盖率传送给客户群体,从而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传媒产业是一个对技术发展很敏感的行业,从印刷、排版到互联网及宽带技术,信息技术进步对媒体的发展影响重大。赛迪要继续保持在IT媒体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媒体运作方式。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新橙流利口语专家
   日产精品汽车专卖
   北大文化产业招生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让我送您留学去!
:香车美女车模秀  
   孙平为您打造一切
   先进的电光源产品
:蓝盾安全培训合作
   国际长途0.33元/分
:超高分子项目招商
   2000吨葡萄原汁
:淑女心仪美之集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秦汉文化诚聘英才
:四医大眼科研究所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