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但愿荣智健的学费不再白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07:11  新闻晨报

  □晨报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辞职了。尽管在前一分钟,中信泰富还在为有关他辞职的市场传言认真地“辟谣”,但随着中信泰富事件的不断升级,特别是香港警方的介入,荣智健的离职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悬念。

  现在已有公开材料证明,荣智健及中信泰富管理层早在去年9月7日,即此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就已知晓衍生品交易出现约150亿港元的重大亏损,但迟至六个星期后的10月20日才对外公布了这一消息,而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中信泰富的股价从24.9港元逐步下跌到14.52港元,期间出现大量沽空,在巨亏事件公布后,股价一落千丈,最低跌至3.66港元,早先的沽空者显然成功地逃过了灭顶之灾。那么,这些成功沽空者是谁?他们是不是和中信泰富的董事会乃至荣智健本人有关系?中信泰富的董事会有没有刻意隐瞒事件以便让沽空者成功出逃?在公众不知情的这六个星期内的大量沽空,是否存在内幕交易?这一连串的问号有待香港证监部门和警方的破解。显然,如果调查证实中信泰富在上述问题上存在严重问题,那么,等待荣智健的绝不仅仅是辞职。

  中信泰富事件或可看作央企进入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个“央”字头的上市公司像中信泰富一样,参与衍生品套保交易而出现重大亏损。中国远洋中国中铁中国国航,亏损动辄数十亿元,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的高管都安然无恙。至于出现如此巨额亏损以后,是否及时向市场披露了有关信息,更是一个无人追究的问题。同样的事情,出现在香港市场,荣智健为此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而他的惨痛教训则有待内地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认真汲取。

  中信泰富为什么要将重大亏损信息隐瞒六个星期之久?目前,有关的内幕还未揭晓,下结论为时尚早。但是,每一个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历练过的投资者,对于类似中信泰富这样的行为,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中信泰富出现的问题,其实也正是一些央企上市公司的“流行病”,中信泰富只是把央企这套作风搬到了境外,但是很不幸,境外资本市场不能容忍有特殊背景的“另类”上市公司。

  这样的企业虽然成了上市公司,但并没有真正完善公司治理,在参与套保交易时对市场缺少深入研究,更没有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这些央企可能还是更多地停留在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多少损失的认知上,至于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则很少留意。中信泰富之所以将亏损信息隐瞒六个星期之久,不考虑可能的内幕交易和某些个人营私,其沽空行为可能更多地是为了给公司挽回一点损失。但他们全然忽视了最不应忽视的一点,这实际上是以中小投资者之血救上市公司之火。一个以公平、公正为前提的市场是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发生的。

  其实,今天荣智健交出的高昂学费,五年前另一位央企境外上市公司的高管已交过了,那就是中航油(新加坡)的原董事长陈久霖。可惜的是,中航油的教训很快成了“天宝遗事”,更多的央企上市公司,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了风云诡谲的衍生品套保交易之中,酿成了比当年中航油惨重得多的损失。陈久霖的这笔学费算是白交了,但愿荣智健的学费不会白交。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