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左小蕾:消费券政策要慎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 02:08  《中国商界》杂志

  文 / 左小蕾

  最近,美国次贷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外需下降,导致中国经济形势下滑,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的声音此起彼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经济理论和实践效果做更深入的分析,对消费券应对危机的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政策的效率做进一步判断。

  消费券的一次性效应

  人人有份的发放消费券政策受政府收入的约束,本身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政策。消费券政策是一次性的短期效应,没有后续的投资和资金,不能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的循环,不能达到刺激经济恢复正常增长的目标。更严重的是,人人有份的消费券政策,以政府全部或部分放弃当期可调动和调控经济的资源为代价,使经济增长缺乏民间动力的同时,失去驱动和引导的政府投资能力。

  13亿人口是中国与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特色。综合国力可能做很多事情,分散以后,就微不足道。在经济低迷、民间投资明显下降、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的情况下,以刺激消费增长为目的、人人有份的消费券,可能成为竭泽而渔的一次性短期经济行为。

  流动性陷阱与消费券

  中国经济还没有到“流动性陷阱”的境地。发消费券的做法与凯恩斯的“挖沟填沟”政策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处。应大萧条而诞生的凯恩斯理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利率下降到零也无法刺激投资增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出现大衰退,因为没有“有利可投”的机会,只有增加政府支出和投资,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政府甚至可以采取非常行为,找一批人来挖沟,然后找另一批人来填沟,给毫无实际意义的劳动支付工资,增加社会的支付和消费能力。对无意义的劳动发放工资和发放消费券的作用非常相似。不过“挖沟填沟”多了一层意思,仅够满足基本消费的收入是名正言顺的劳动所获。而直接发放消费券就是“不劳而获”了,按人头平均发放消费券更缺乏理论根据。但是,“挖沟填沟”活动只会发生在“流动性陷阱”,经济处于完全无法正常运行的大萧条时期,而政府只能非常规地依靠赤字和冒着将来高通胀的风险来换取经济的复苏。

  中国还有调控空间

  虽然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呈下滑态势,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的风险也存在。但中国经济并没有处于所谓“流动性陷阱”的困境,货币政策还有调控空间;特别是前几年经济增长增强了国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只要政策更有效率的使用财政资源,比如说有效利用4万亿元政府投资,拉动民间投资而不是排斥民间投资;大力启动农村消费、改善城市消费结构;稳定一般消费品出口;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有序恢复正常运行的同时,开始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

  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并没有恶化到必须超常规扩大财政赤字,靠印钞票来发放消费券维持经济运行。我们切忌自乱阵脚,采取一些得不偿失的做法。

  消费券可发放特定群体

  至于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发放消费券的做法,要特别注意。

  第一,地方政府发放的消费券不是人人有份,而是对一些特定的、低收入的群体。第二,消费券可能是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职能的另一种形式。因为,政府一直都在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各种价格补贴或者收入补贴。在当前的形势下,把过去的现金补贴,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锁定消费时间和消费商品,直接全部变成当地和当期的消费增长水平,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应该是一个正确的举措。特别是这种补贴是制度性的,不是一次性的,带来的效果是持续的。第三,政府转移支付的资金是预算之中的,是有非常合理和合法保证的,并不会增加财政负担。

  在当前情况下,用消费券的形式,适当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应该对消费增长是有意义的。如果为返乡农民工发放消费券,最好效仿“挖沟填沟”模式,作为参加任何一项新农村建设或者社区建设、种树环保、修路建桥的劳动回报,消费券政策的作用就不断拉动了消费增长,而且增加了工作机会,政策的效用将被最大化。

  作者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