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恶意撤离中国,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有关管理层固然应该检讨工作的短视之处,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来看,,投资对象国在经济上的强大与经济安全的维系是不能仰赖外资支撑的。关键时刻,外资肯定靠不住!尽管从工具性价值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力引进外资无可厚非,大量中国企业充当跨国公司的下游组装厂也是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的必然结果;但如果忽视了外资的经济负效应和挤出效应而对外资寄予厚望,则为之付出惨重代价是必然的。
巩固发展成果是当务之急
中国经济面临的显性风险不容忽视。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几乎无节制地向金融市场注入货币流动性,使中国外汇资产面临长期贬值的巨大可能。而在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中国要想把高达1.9万亿美元的外汇货币资产的一部分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从操作层面来看,难度非常大。尽管中国在最近一轮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王岐山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希望美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确保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安全。但我们没有看到美方对此的实质性回应。某种意义上,是美国绑架了中国经济,迫使中国跟着美国的脚步跳舞,这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不幸。如何巩固中国30年来的发展成果,使政府、企业和居民不再享受“财富幻觉”,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培育内生优势需政策革命
应当承认,在国际经济的基本面持续不确定甚至恶化的情势下,中国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努力保持宏观经济不至崩盘确有相当难度。谁都知道,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摆脱目前经济困局的关键之举。但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受到现实条件约束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是以牺牲自身消费基础和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为代价的。在社会保障未完全覆盖,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诸多约束条件面前,要启动内需提振经济多半是说易行难。政府与其信奉凯恩斯主义,不如把注意力的一部分放到切实提高已经处于弱势群体地位的广大百姓的收入上面,并在微观层面帮助企业改善生产环境,扩大竞争性投资领域,让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在提高投资效率的同时也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积极营造条件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和资本积累有效性,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主体的普遍行为,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