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檀:央行大幅加息可能性为零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09:31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NBD评论员 2008年交易年度伊始,美元继续疲软,1月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盘中突破100美元大关,A股市场黄金上市公司涨停,人民币兑美元屡创新高。 这是货币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通货膨胀的典型态势,这样的宏观经济,从安全性方面看,需要布局能够应对通胀的防御型上市公司,从进取一面而言,则需提前介入切实享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公司。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仍然是通胀与产业转型的压力,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GDP增速,国内外资源价格的上涨,石油、电力与煤炭价格继续上涨,石油与电力企业要求涨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从2007年下半年CPI上涨开始的加息吁求会越来越响。 但央行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国际经济形势逆转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可能不是升息压力,而是降息压力与汇率升值压力。 首先是受到国际资金的牵制。明年欧美经济在次贷危机影响下可能继续下行,这迫使美联储率先放弃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可能降低中国GDP增速;虽然政府有意降低GDP的增速到10%以下,但从社会的承受能力来看,下限是8%,一旦突破这一下限,将引发失业率提高等严重问题,这是不得不考虑的难题。如果欧洲跟随美国继续降息,中国的加息政策就难以维系。 2007年,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3次加息,美国则步入降息周期以挽救濒危的金融体系,日本加息一次,而后由于经济疲弱进入观望期;同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分别加息6次和2次,巴西、俄罗斯分别降息6次和2次,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升值10%。在现行的汇率体制下,中国继续加息的后果就是吸引国际资金,如果升值,就降低了加息的必要性。 对国际资金与保护金融机构的考虑从今年央行的加息幅度中就可以看出一二,央行去年六度加息,但加息幅度极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负利率现状,再加上存贷款不对称加息,使得银行的利差收入没有减少。 其次,中国经济受到一定的冷冻压力。原因之一是产业转型与出口退税激励制度的改变,一些低端制造业或者迁移至东南亚,或者转移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迁移与破产将成为社会热点;原因之二是欧美经济的下降可能使中国出口受到一定抑制,中国税收与货币政策一起实行“宽出严进”,将导致通胀水平在下半年逐渐回落。最后,国际资源价格的上涨也可能使中国企业的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 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发展直接融资、加快汇率改革的方向不会变。明年既定的金融方针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这是中央政府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利率的市场化,还是为资本市场降温,债券市场都必须大力发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央行的表态都证实了这一点。中央政府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利率提升过高将会使债市失去吸引力,或者使债券发行成本过高,对于债券市场的发展不利。 央行今年将通过加息、汇率升值与数量调控进行货币紧缩,加息将是货币市场的点缀,而不是货币市场的重头戏。人民币真实汇率近期突涨,表明管理层已经有意识使汇率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金融领域认可汇率适当提高波动幅度有利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给汇率升值提供了理论基础。表现强劲的还有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如巴西雷亚尔、土耳其里拉、泰铢和印度卢比等,它们兑美元的涨幅均在10%以上。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可能上升至10%左右,对美元升值而对其他货币贬值的情况不会再出现。央行去年底厘定的“规模不变,增幅下降”2008年信贷投放原则会继续发挥作用。 对于投资者而言,以不变应万变,布局基础资源抵御通胀压力是安全之着,二是视汇率升值情况,适当布局受惠于人民币资产的公司。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一是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直接控制,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变动,两大风险无法防范,只能诉诸于法治原则。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