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宁:100万大学生未就业应迁怒于大扩招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09:16 东方早报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 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8年《社会蓝皮书》”,较系统地分析了2007年中国社会问题之现状和发展趋势。蓝皮书提到的“去年毕业500万大学生仍有100万未就业”,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关注重点,引来无数网民跟帖议论。 浏览这些跟帖可以发现,客观看待“100万未就业”成因的少,宣泄不满情绪的多。我们并非认为不满情绪就不该宣泄,但要指出的是,宣泄不满情绪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进一步扰乱正在急切寻求工作的那“100万”的心绪。 早报评论员以为,把“100万”所带来的窘境抑或尴尬,过分迁怒于高校当年“大扩招”不够客观,对于“大扩招”之利弊得失,还须从政策和策略两个层面作实事求是的解读。 政策层面,“大扩招”启动了中国社会有史以来前所未闻的、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历史进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型。基于其启动时机有点儿仓促,且转型仍处在进行时,不可避免伴生大量的新旧矛盾冲突,且表现乱象纷呈,但大方向却不容否定。 策略层面,上世纪末所启动的“大扩招”,一是为了刺激内需不振,二是鉴于亚洲金融危机与国内通缩“双碰头”所造成的国内就业压力,也就是说,匆忙推出“大扩招”客观上还有将高校打造成“就业蓄水池”的考虑:适度延缓当期就业压力的过度释放,又为日后新增的部分劳动力提供“知识支撑”。话到此,也许有读者把“大扩招”的策略理解为“头痛医头”———“矛盾后延”,但若从当年采取此策略的时局背景着眼,即便放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加以考量,此策略依然是利大于弊。 相较于上世纪末,当下中国社会的基本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另一个突出的社会矛盾,对此,我们也不能回避。不过,冷静分析,当下日益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既存在“实难”,也存在“虚难”。在未来一个时间段里,缓解“虚”与“实”之两难,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较之于“实难”,大学生在高校所学的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这种“用非所学”、学了难以致用的矛盾在“传统型学科”中尤为突出。举个例子,20年前,国内只有几所高校开设新闻专业,到去年,开此专业的高校有600多所,年毕业生15万人,倘若全部进入新闻单位,当年正好将国内现有的持证记者全部换上一轮。就是那些社会有刚性需求的紧缺热门学科所培养的毕业生,其实际掌握的学科知识也往往令用人单位大失所望,这后一种情形,作为“大扩招”后遗症之一,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下去。缓解“实难”非一日之功,须在启动高教实质性改革的前提下,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办学体制的实质性变革。 较之于“虚难”,大学生心态的自我矫正最为关键,也最痛苦。一方面,大抵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取消国家包分配之后,大学生已从社会精英逐步转变为普通劳动者,面对新的就业态势,找工作挑肥拣瘦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高校学费多年来持续走高,对于家庭意味着一笔高昂的“就业投资”,毕业后找个收入较高且稳定性好的工作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现实之残酷,一时半会儿容不下大学生寻求较高投资回报的正当愿望,故而,诚如心态矫正很痛苦,仍在为就业奔波的大学生,不妨从实际出发,先“低就”自食其力再找机会谋发展。 我们再次诠释先“低就”之道理,并非只局限于说教层面,而是立足于可操作层面,譬如,2007年国内新实现就业人数有1200多万人,比国家计划数超出300多万人。这足以说明,越往“下”,就业机会越多,关键看当事人能否先“屈尊低就”,先从最底层干起。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