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岑科:警惕“好心”计划经济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11:45 国际航空报

  岑科:知名财经评论员,曾与茅于轼共同编写出版《大家的经济学》等。

  三十年前,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从此,中国社会与计划经济渐行渐远,“计划经济”似乎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今天,大多数中国人很难相信计划经济的回归。但是,如果认真观察经济生活的演变,对照计划经济的内在逻辑,他们会有所警觉。

  在临近岁末的12月22日,财政部和商务部共同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计划:在未来的5个月,政府将在山东、河南、四川试点“家电下乡”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财政部、商务部与三十多家家电生产和流通企业签订协议,由他们限定价格向农民提供彩电、冰箱和手机等产品。农民购买家电后,可以凭有关票证,领取幅度为产品售价13%的政府补贴。如果试点成功,这项计划将向全国推广。

  “家电下乡”计划会成功吗?经济学的答案是“不”。如果“家电下乡”能成功,过去的计划经济也应该成功———但事实不是这样。如果“家电下乡”失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它是计划经济思维的又一次运用。

  计划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不承认市场价格,或认为政府可以左右价格:包括物价、工资、利息等等。制订“家电下乡”计划的人,首先没有考虑,为什么政府想补贴的那些农民,自己没有购买家电?究其根源,除了电力设施不完善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农民当前的支出结构中,有比家电更重要的东西;或者说,相对其他商品而言,目前的家电价格对他们来说还不够低。这是一整套价格体系———包括农民的收入、家电企业的成本、其他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共同作用的结果。

  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体系,对应着每个人的最佳选择和社会的资源最优配置,它是渐进演变的。政府如果希望更多的农民购买家电,最合理的办法是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为农民外出务工或获得土地收益创造更好的条件。政府如果真想补贴农民,最有效的办法是把钱分发到每家每户,由他们自己决定是用来购买家电,还是用来购买别的更加迫切需要的商品。由政府指定用途、指定厂商的做法,不仅降低了补贴的效用,也会制造出大量的贿赂机会。

  据报道,在目前的“家电下乡”计划中,彩电的价格每台限制在1500元以下,冰箱2000元以下,手机则在1000元以下,每户购买的每类补贴产品数量不得超过2台。以全国2.5亿农户计算,政府共需要补贴3000亿元左右。这笔巨款确实能给一部分农民带来好处,但带来更多的是扭曲与混乱:首先,那些本来没有条件购买家电的农户,为了不吃亏,可能采取“先买后卖”(甚至与销售点合谋、开具假发票)的做法,赚取补贴;其次,为了赚取更多的补贴,可能出现假离婚、假分家之类的乱象;第三,为了甄别手续的真伪,政府又将设立新的审批程序与机构……

  计划经济就是这么诞生的:最初,出于维护民众利益的好心,政府对某些商品实行限价。为了保证限价,政府又要对更多的商品和资源限价。其结果,是商品短缺、排队购买,政府机构扩张、全面掌控生产要素。最后,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社会资源按照权力大小分配,拉关系、“走后门”风行,个人自由与创造力磨灭殆尽———这就是计划经济,是我们曾经经历的教训和必须警惕的陷阱。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