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红漫:从紧不应成中小企业的冬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6:51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马红漫 央行日前决定自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4.5%。与此同时,在本年度经历了5次加息之后,央行行长周小川于近日表示,央行正在研究是否再度加息。从宏观层面看,在我国流动性过剩、CPI涨幅连创新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从紧”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在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可能会更加严重,对此必须提前做出对策安排。 事实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总体而言仍处于资金缺乏、而不是资金过剩的格局当中。所谓的流动性过剩“肆虐”,其实只是由于金融中介机构不发达所致,由此使得资金无法流到应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央行为流动性过剩发愁的同时,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丝毫没有解决的迹象。过剩的资金偏偏会绕过中小企业,表明总体流动性过剩与结构性资金短缺并存于一体,堪称当今中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奇观。 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登记企业总数的99%以上,产值约占全国的60%左右,是我国经济中的活跃群体。但是,它们当中只有10%左右的企业能够从我国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得到借款,贷款总额也只占中国所有商业银行的14%左右。其余的中小企业或是无奈求助于利率高企的民间借贷,或是坐等概率微小的私募投资。 然而民间融资不仅风险大,而且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11月份温州市民间借贷月利率达11.07%,是自2005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私募投资则范围有限,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IT行业。民间融资和私募投资难以支持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融资困难由此成为了掣肘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道门槛,更令它们陷入到“资金紧绷———无力再投入———规模和效益难以扩张———融资更困难”的恶性循环之中。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年,2年内的倒闭率就达80%。 治理流动性过剩绝不能“殃及池鱼”,其中开放资本市场的金融中介竞争至关重要。以上市后即受到热捧的宁波银行为例,其虽然一直专注于其他商业银行所放弃的小企业服务领域,但其经营业绩却是全国城商行之首:截至2007年3月,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36%,资本充足率11.25%,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15亿元(拨备后)。可见,中小企业贷款并非金融机构的“雷区”,只要有充分的竞争意识和风险管理技巧,为中小企业服务也可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 中小企业的整体经营环境将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活力的提升。当年一批民营企业为了获得资金支持不得不戴上“红帽子”,放弃部分股权。如今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理应拥有合理融资的权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然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不能仅靠“鼓励”,还应有更多实实在在的措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